學與做(3)”《讀報和剪報》教學談
國標本蘇教版小語教材遵循“課標”的要求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從五年級上冊起獨具匠心地設計和安排了“學與做”系列語文綜合性學習項目。它主題明確,活動系列化,歷時長,影響遠(可能是一個星期,也可能是一個月,還可能是一個學期,甚至是幾年或一生;關乎一個人的終生發展),其各個分項活動的實施時間可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如六年級上冊“學與做(3 )”《讀報和剪報》就是一次主題綜合實踐活動,精心設計環環相扣的“讀一讀”、“做一做”、“考考你”、“學做剪報”、“成果展示”等活動項目。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開宗明義,在黃底灰邊的方框里,用簡短的文字,從顧憲成的對聯談起,教育學生要關心國家大事,并扼要闡述了讀書剪報的作用——及時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素養,鍛煉瀏覽和搜集信息的能力。這段文字是本次主題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總導言和“奠基石”,篇幅雖短,作用卻大,不僅有助于學生積累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調動學生讀報和剪報的內驅力。
2. 為了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讀報的益處,學習正確的讀報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讀報的自覺主動性,編者特意安排了“讀一讀”這個活動板塊。
教材先形象而簡明地描述了讀報的好處,在引起學生閱讀期待的基礎上,商榷性地提出讀書任務。學生采用什么樣的讀書方式讀書,達到什么閱讀要求,沒有作具體規定。這就給教師和學生發揮能動性和創造性,自主確定閱讀目標,自主選擇讀法和自主控制學習進程留下了較大的空間。
在這個活動板塊中,還安排了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最喜歡讀什么報紙?通常有幾個版面?各版面是怎樣分工的?你平常喜歡讀哪幾個欄目的文章?這樣,圍繞讀報這個主題,將讀和說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突出了語文能力訓練綜合化的特點,并巧妙地向第二個活動板塊“做一做”過渡。
3. 為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材將明理和導行緊密結合,安排了“做一做”活動項目:明確要求學生在班級黑板報上開辟“一句話新聞”專欄,輪流負責編寫。教材進行具體細致的方法指導:輪到的學生要認真翻閱幾種當天的報紙,從中篩選出最重要的國內、國際新聞,在仔細閱讀的基礎上,整理出幾條“一句話新聞”來。還提醒學生,別把學校發生的大事忘掉。這項活動,有前一項“讀一讀”活動打下的堅實基礎,加之內容新穎,要求明確,方法具體,學生有興趣做,也容易做好。
4. 語文綜合性學習姓“語”。不管學習活動涉及哪個領域、哪門學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腳點都應該在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上,而不是刻意追求其他學科知識的掌握。所以,教材在“考考你”這個活動板塊中,安排了讓學生猜一猜在報紙上經常出現的新詞語:脫貧、炒股、地球村、豆腐渣工程、一頭霧水、白色污染……猜不出來,可以向老師質疑或向詞典請教。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此活動項目預設了培養探究精神和學習探究方法的目標,努力落實“課標”提出的“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的第二學段語文綜合性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