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做(3)”《讀報和剪報》教學談
5. “學做剪報”活動板塊,先向學生簡要說明剪報的意義,這是明理之舉,有助于學生形成剪報的自覺性、主動性。再讓學生將報上有用的資料分門別類剪貼成冊,這是導行之措,學生通過身體力行的“剪貼”,能夠獲得直接經驗。
6. “成果展示”活動板塊,是對學生一段時間以來所做的剪報工作的交流評比。該活動項目是促進學生養成讀報、剪報習慣的動力加油站,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是尊重和保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多樣化地剪貼報紙。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還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二、教學建議
1. “讀報和剪報”主題綜合實踐活動的前言部分,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多讀幾遍。文中的兩副對聯要讓學生在比較朗讀中了解意思;初步知道讀報、剪報的意義作用。課后還可以讓學生將兩副對聯摘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上,鼓勵學生恰當地運用于今后的言語表達中。
2. 組織學生交流學習《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一課后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學生的視線從書本引向生活,讓同桌或同組同學相互說說:平常最喜歡讀什么報紙?通常有幾個版面?各版面是怎樣分工的?平常喜歡讀哪幾個欄目的文章?這些引導學生說話的問題,最好用小黑板或投影展示在學生眼前,以充分發揮其導思導說的功用。教師最好也能現身說法,參與其中,將自己平常讀報的情況與學生作一些交流。
3. “做一做”是時空跨度大、參與人數多的活動項目。可以在兩個月前實施。讓學生推選繪畫特長生在班級黑板報上開辟“一句話新聞”專欄,寫好標題,配好插圖(寫字繪畫的人員和插圖的內容可以常換常新,這樣可以培養和鍛煉更多的學生),再請班級干部排定輪值表,要保證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有至少一次的機會。要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讀一讀專欄里的“一句話新聞”,這既是對同學勞動的尊重,也是學習的現實需要。定期評選“最有價值新聞”,保護新聞發布者和讀者雙方的積極性,使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能持續搞下去。
4. “考一考”活動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自主猜測,在此基礎上,指名學生說說哪些新詞猜出了意思。實在猜不出意思的新詞,再向老師質疑或向詞典請教。課前要布置學生帶《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學生猜出的有關新詞的意思,大致正確即可,沒有必要苛求和詞典上的說法完全一致。因為此項活動的實質意義在于引導學生在讀報獲取有用信息的同時,主動自覺地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猜想或者向他人和詞典請教的方法來探求新知。因此,教師在完成教材規定活動內容的基礎上,可適當拓寬延伸——讓學生說說自己在讀報時還發現了哪些新詞,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弄懂的。
5. “學做剪報”活動,要準備好小剪刀、美工刀、直尺、膠水、報紙若干和粘貼本。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讀讀“學做剪報”標題下面的那段話,明確剪報的作用,增強剪報的主動性。其次,教師可以采用邊演示邊講解的辦法對剪報進行必要的指導:(1 )使用剪刀或美工刀要注意人身安全。(2 )將報上有用的資料剪下來,力爭做到完整,即資料有標題、作者姓名(有單位名更好)、內容、發表的時間等。(3 )將剪下來的資料粘貼在相應類別的本子上。(4 )剪貼本可以按照“動物天地”、“植物王國”、“科學常識”、“人體醫學”、“自然之秘”、“天文地理”、“軍事博覽”等分類。一類一個剪貼本,可以寫上相應的類別名稱,畫上漂亮的裝飾圖案。當然,初學剪報,也可以在一個剪貼本上分類剪貼。(5 )做好檢索目錄,以便日后快捷查找。再次,要強化實踐操作。讓學生在剪報實踐中學會剪報。剪報可以各自為陣,分類粘貼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加強巡視和個別輔導。最后,要告訴學生,用來剪貼的報紙,應該是自己讀過的或者是別人讀過并廢棄的報紙。要持之以恒地做好這項工作,養成習慣,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