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鄉孩子的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用“多么......多么......”等關聯詞造句。
3、理解重點句的意思,抓住關鍵詞,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二)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抓關鍵詞,邊讀邊想,理解含義
深刻的句子;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情感。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激發學生對文學家巴金爺爺的崇敬和愛戴之情,激勵學生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并懂得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教學重、難點:能夠抓住關鍵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揭題、復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八課《給家鄉孩子的信》。(板書課題)2、復習詞語(:課件1)
開火車讀詞:爭先恐后.吃力.杰出.無限
.奉獻.享受.維持.生存.珍惜.浪費.羨慕
師回顧課文內容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87歲高齡的巴金爺爺收到家鄉孩子的40封來信后,心情十分激動,從內心感謝家鄉孩子給他帶來了溫暖。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巴金爺爺想回到家鄉嗎?(生:想)
師:你是從哪句話知道的?第二自然段:(出示課件2):“我今年不能回家鄉,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們,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么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抓住“多么......多么......”讓學
生感受巴金對孩子們的愛。學生試用關聯詞造句。(指名讀這句話,再齊讀)
師:是呀,巴金爺爺是多么想回家鄉,他能回到家鄉嗎?為什么?指名回答。(可見他的身體狀況非常的不好,你還從哪一句話體會到這一點呢?)
師:說得真好,(出示巴金回信時的圖片3),讓學生找到相關的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讀一讀,談體會,著重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不聽指揮”、“千斤重”.“終于”體會巴金回信時的困難。師:伸出你們的右手,拿出一支筆,你們的感受是什么?一支輕如鴻毛的筆在巴金爺爺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筆給家鄉的孩子回信,這種困難可想而知,巴金爺爺明知自己的手腳不靈活,可他為什么還要堅持給家鄉的孩子們回信呢?
生:因為他很愛孩子們。
師:說得多好呀! 巴金爺爺是多么愛孩子們多么關心孩子們,讓我們以這種親切的語氣讀讀第二自然段)
三.重點感悟第三自然段
過渡:是呀!見信如見人,巴金爺爺在信中還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三段。(帶著以下兩個問題用心地、細心地聽男同學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邊讀邊畫下與問題有關的答案。
(出示問題4):
(1)巴金老人是怎樣評價自己的一生的?
(2)巴金老人是怎樣看待生命的意義的?
2、匯報交流問題(1):隨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 課件5)
a、不要把我當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
b. 我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這一生 。(很謙虛)
師:巴金爺爺在文壇上
c.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這句話寫出了作者創作的動力,是源于作者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愛,只有愛才能感動讀者,撥動心弦。)“不是……而是……”是選擇關系的一對關聯詞,誰能用它來說句話?指名說。(生回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