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文字》是蘇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學習有方”。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動形象的介紹了大自然的文字以及辨識這些文字的作用,從而引導學生學會認識自然,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及辨識它的意義,難點在于通過文字揣摩作者如何圍繞課題去說清相關知識的寫作方法。由于學生曾經學過課文《石頭書》,再加上課文只有三個生字,語句直白、內容淺顯易懂。所以理解文章內容對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不大。教學時宜采用“以讀代講,自主學習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交流中開啟思維,積淀情感,并輔以填空拓展的方式,使學生對文本加深理解和體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并了解一些自然現象,品味課文寫作特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一)由詩引出課題。板書:大自然的文字
(二)齊讀課題。看了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一)帶著你的好奇,去文中尋找答案。放聲自由朗讀課文。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三)理清“介紹大自然文字”部分的條理。
1.為具體介紹大自然的文字,作者列舉了哪幾種大自然的文字?快速瀏覽課文找出。
2.給大自然這本書分冊分目錄,并定書名。
3.課文中有一句話把這本天書和地書天衣無縫地聯系起來了,你能找到嗎?學習過渡段。
三、認識大自然的文字
(一)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讀一讀,想一想從這些大自然的文字中可以知道些什么?用橫線畫出來。學生自讀。
(二)交流討論:學生先讀選擇的目錄內容,再談一談從中知道了什么。出示填空輔助理解:大自然是一本書, 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寫在_____,告訴____ _。
四、拓展練習
1、大自然這本奇妙的書里僅有這些文字嗎?出示: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腳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抓住“每”,理解大自然的文字無處不在。
2、大自然的文字太多太多,作者不能一一寫盡,所以采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介紹了這四種文字。
3、現在請同學們試著給大自然這本書再添上幾頁精彩的文字,出示:
螞蟻搬家,蜻蜓低飛,魚兒都露出水面,告訴人們( )。
( )告訴人們( )。
4、學生本子上練寫再交流。
五、總結延伸
下節課我們再一起學習如何認識大自然的文字,探索大自然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