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
【教材分析】陶瓷是中國文化藝術的重要部分。而中國瓷器的發展,則以青花瓷器為最早,在世界享有盛譽。本課講述了“以青花為業,以青花為榮”的一家父子倆的生動故事,贊美了青花瓷藝人的執著的創新精神;也從另一個側面寫出了中國青花世代相傳、不斷發展的原因,那就是從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倆那樣的瓷器藝人在為中國青花的發展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認識中國的青花瓷藝,體會作者對文中所寫青花瓷藝人的追求完美、不斷創新精神的熱烈贊頌之情。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一些重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4.幫助學生認識本課生字新詞,會寫“鬢、訪”等7個生字;理解“兩鬢斑白、鍥而不舍、瑕疵、紛至沓來、迷惘、鄭重其事、如饑似渴、茅塞頓開”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我”是怎樣尋找制作青花的祖傳配方的。理解“修復和復制,都不是青花的歸宿。”這句話。了解“我”的努力,讀懂父親的表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關于青花瓷的多媒體電腦課件和文字材料、圖片、歌曲等。
學生準備:課前搜集關于青花瓷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導學內容:
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書寫。讀熟課文,初步感知。學習課文1——4自然段。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課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視聽兩方面欣賞青花之美。
2.師:這些漂亮的瓷器有個美麗的名字,叫“青花”。(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后的“學習鏈接”,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青花瓷的資料,認識青花。
4.教師小結:XX年11月6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上,一個明代永樂年間燒制的青花扁壺以100萬英鎊的高價成交。(課件出示圖片)XX年北京奧運會的頒獎禮儀小姐的禮服,設計靈感也來自于這完美的青花瓷。
青花為什么有如此高的價值,為什么能成為“人間瑰寶”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青花的動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帶給你很多啟示。
(圍繞“青花”,從欣賞圖片到朗讀文字,感受青花之美,調動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閱讀課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自學生字,理解新詞。
3.學生獨立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3.自學反饋,全班交流。
(1)分段指名朗讀課文,集體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