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素雅的青花瓷》說課稿
本課的教學目標:在過程與方法:在欣賞、交流與嘗試過程中,學習圓形適合紋樣與花邊紋樣的設計與繪制方法。在知識與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基本特點以及圓形適合紋樣的相關知識。初步學會繪制圓形中的適合紋樣及花邊。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青花瓷獨特的藍色美感以及圓形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體會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升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學重點是圓形適合紋樣的設計。教學難點是適合紋樣與花邊紋樣的協調
在“克隆”小動物時,學生已有組織排列圖形形成連續紋樣的體驗。針對一個具體的事物(器皿)進行適合紋樣的設計,對學生來說還未曾接觸過。對于如何把現實生活中事物的圖形轉化成適合紋樣這一圖案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要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去了解。在嘗試過程中,激發學生美化生活及器物的興趣。
本課屬于繪畫類型的課,在了解了青花瓷的特點基礎上,為圓形紙盤繪制藍色的適合紋樣,設計紙盤有一定的主題內容。通過課件的導入與各類青花瓷盤的欣賞,讓學生感受美的同時也很好的引發了學業習的興趣。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掌握把現實生活中事物的圖形轉化成適合紋樣這一圖案設計的基本知識與技能,感受適合紋樣的設計與運用。
在前一課《美麗的花掛毯》中學生已經學習過對稱紋樣的設計,嘗試練習可以讓學生鞏固對稱紋樣的同時也對適合紋樣有了認識,了解如何進行適合紋樣的設計與繪制。并能欣賞發現比試樣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來表現,紋樣才會多樣又豐富。
學生在生活中較少看到青花瓷,在導入時出示了各種青花瓷的圖片供學生欣賞,觀察,發現其紋樣特點。本節課在評價這一過程中時間上沒掌握好,由于學生繪制比較慢,評講這個環節就是一并代過,也沒有讓學生自由的去評價作品。在青花瓷以藍色為主上,學生做的還是比較好的。在欣賞同齡人作品這一點上似乎應該放在這前會比較好。今后應該在上課前試講一下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