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
6、知道分角色朗讀。
三、作業
將劇本改寫成一篇記敘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分角色朗讀第二幕劇本。
過渡:在第二幕劇本中,我們認識了勇于改過的廉頗,對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臨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進一步了解藺相如,還得認真地讀讀劇本第一幕。
二、精讀劇本第一幕
1、輕聲讀這一幕,想一想;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體現在什么地方?
2、分組討論。
4、指名說。
(行動:在路上有意避讓廉頗的車子;好幾天不上朝,避免與廉頗見面。
語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國,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將軍鬧翻了,后果將會怎樣?”)
5、深入體會藺相如的語言。
(1)指名說;藺相如避讓廉頗為的是什么?
(2)討論:假如他們倆鬧翻了,將會出現什么結果?
(3)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6、分角色朗讀這幾句話。
三、分角色朗讀。
四、學生質疑。
五、總結課文
學了本課,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
負荊請罪
廉頗 藺相如
對不住你 過去的事別提了 要是……
寬恕我
背荊條 扔在一邊 避讓
跪下 扶起
(勇于改過) (顧全大局)
為了趙國的利益
6. 最后的姿勢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還記得XX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嗎?(四川汶川里氏8級地震)
那些日子,我們有流不盡的淚水,因為痛苦,因為悲傷,因為感動;
這些日子,我們有講不完的故事,發生在瓦礫之間,發生在救援途中,發生在災區的千里之外。面對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難,四川省災區教育系統廣大教師舍生忘死搶救學生,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學生們牢牢地把守住了生命之門,危難時刻體現了高尚的師德和情操,用生命詮釋了人性的光輝。我們今天要學的《最后的姿勢》,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師愛的贊歌,用鮮血鑄造了高尚的師魂。
二、揭示課題,了解譚千秋
1、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最后的姿勢》,就是發生在地震中的一個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譚千秋
2、簡介譚千秋
先請學生說教師再補充。
過度:在地震中譚老師怎樣保護自己的學生呢?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 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
2 譚老師“最后的姿勢”是什么樣子的?用在文中畫出相應的語句。(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文中還有兩處也可。
四、朗讀詞語組塊,概括主要內容
1.分組出示詞語,朗讀,交流預習中理解的詞語
(1)廢墟坍塌塌陷塵埃
(2)震撼詮釋生死攸關
(3)妙語連珠大公無私師德靈魂愛與責任
2.瀏覽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時候,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