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和泛讀
請你閱讀下面的這段文字,比較一下,如果你采用掃讀的方法(劃線處為你略讀時讀到的詞匯),是不是要比逐字逐句地閱讀要快得多?
幽默,可以表現出說話人的熱情、溫厚、可親近性、心情輕松開朗,從而容易使大家喜歡接近他。幽默,又可以表現出說話人具有充分的信心,是一個強者。他正處于優勢地位、主動地位。因為一個失去自信心的弱者,是不可能輕松自如地出語“幽默”的。在危難中,幽默往往比糧食和水都重要,它是鼓舞士氣、增強信心的有力武器。著名的挪威探險家圖爾·赫伊葉達爾達勒在為“野馬號”挑選船員時,就十分注意他們是否有足夠的幽默感。他曾經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六個人乘坐木筏,在洶涌的洋面上漂流了好幾個月。在這種條件下,開開有益的玩笑,說幾句幽默的話,對我們來說,其重要性決不亞于救生圈。”
我們在掃讀時,要學會一瞬間不是看一個字,而是看一個或是幾個詞匯。當然,這種掃讀的方法是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才會獲得的。你可以找一篇比較通俗易懂的短文來進行訓練,使自己目光一次能“掃視”六七個字。經過經常的訓練,閱讀速度就能大大提高了。
學會“一目十行”式的掃讀,是通過比較快的速度對讀物大略地讀,以獲得讀物的大體印象或找到所需知識信息的閱讀方法。掃讀,雖沒有精讀那樣深刻細致,但仍然不能忽視閱讀所應達到的目的。所以掃讀也不能漫不經心、馬馬虎虎,同樣需要嚴肅認真的態度。掃讀能幫助我們優選讀物,為精讀探路,增進閱讀的效果。
不能只重視精讀,忽視掃讀。一個善于讀書的人,必須學會掌握“一目十行”的掃讀本領。
跳讀
跳讀與“一目十行”的掃讀不同。“掃讀”是“一目十行”的掃描式閱讀,而“跳讀”是跳躍式的閱讀。“跳讀”在閱讀過程中,略掉一些東西不讀,“跳”過去,而“掃讀”是一頁頁掃描著閱讀。
心理學研究證明,視覺接受文字信號的速度遠遠低于思維速度。視覺通過耗時0.2-0.25秒的眼停才能讀到文字信號,因此接受速度很慢,而思想的速度極快,并且以概念為單位展開。以致會出現,看在眼里卻沒有讀進去的情況。而跳讀,恰好通過省略次要信息從而縮短接受文字的時間,使閱讀與思維同步。
那么,如何來跳讀呢?
一種是標題、重點語、圖表等為主要閱讀對象。每本書大多有小標題,有些作者還在他認為重要的地方用黑體字、劃線或用重點符號等標出。有的書在每一章節前還有一些重點語段。我隨手從書櫥里抽出一本書,書名是《數字化生存》。把書中的小標題、重點語歸納出來:
1.重建世界/信息dna/比特和原子/比特究竟是什么?/媒體世界/改頭換面智慧在哪里?
2.人類新空間/無限帶寬/從涓涓細流到浩浩江河/龜兔賽跑/地空大轉移/光纖:自然之道/少就是多/把1000000比特壓縮為1……
書籍的基本框架已經一目了然。
還有一種是首尾句閱讀法。只讀每個自然段落的第一句和最末一句。一般論述性的書籍,每小段第一句話往往是提綱挈(qì)領的一句話,末句是承上啟下的一句話,中間則推理、補充、例子等。運用首尾句讀法,可以迅速順著全書發展主線,展開思路,而較少被細節問題所干擾。
再隨便找一本書《創造心理學》,翻到第五章“創造才能的顯露”第一節。第一節“創造潛力的顯露”的首句是:“創造才能照例很早就在個人身上尤其是那些‘神童’身上萌生。”這一節的尾句是:“富有創造能力的學生喜愛這種沒有精確答案的習題,他們常常圍繞習題展開熱烈的討論。”第二節“心理測驗”的首句是:“心理學家研究出了許多種測量智力的心理測驗方法。”這一節的尾句是:“切實有效的心理測驗方法,還有待于心理學家進一步研究和創造,尤其需要結合對創造才能的研究來制定出心理測驗的一般性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