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和泛讀
你去找本理論書,用首尾句閱讀法來試試。
中心詞跳讀法也是一種很實用的方法。只讀自己所需要的同特定主題有關的詞語,而略去其他的段、句和詞。現在出現在我手里的是一本由中國攝影出版社出版的《攝影創作實踐》。我用中心詞跳讀的方法掃描了一遍其中的一篇“抓拍十法”:
一、攻其不備法……乘被拍對象沒有防備……抓拍……;二、聲東擊西法……對準距離,等待機會……“三角對焦”……;三、欲擒故縱法……
用這種跳讀的方法把這些重點連貫起來,構成一本書的“濃縮本”。拿到一本書可以用這個方法先讀一遍,然后決定是否需要精讀這本書。
語法詞跳讀法也很簡單。注意句子中的結構詞,如“因為……所以……”、“總之”、“由此可見”,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
此外的隨意跳讀法,完全根據你的興趣和思路來找閱讀的注意點。跳讀中有主動的閱讀目標,因此大大增加讀進去的信息量,并同時進行著快速的分析和綜合的思維活動。
跳讀,在瀏覽式的閱讀中是常用的。
富蘭克林的讀書法
19世紀的美國大科學家富蘭克林說:“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我從不把時間浪費于酒店、賭博或任何一種惡劣的游戲;而對于事業的勤勞,乃是按照必要,不厭不倦。”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富蘭克林出身貧寒,從小沒上過多少學,12歲便進了印刷廠做印刷工人。他的讀書方法是:
1.借。由于家境貧寒,當印刷工的報酬也很低,他便從自己認識的幾個書店的學徒和一些藏書多的人那里借書讀。借來之后,他趕快回到家,點起一盞小油燈來讀。讀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臉,坐下來繼續閱讀,直到讀完為止。第二天,他準時把書還給朋友。朋友們稱贊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讀書迷”。
2.摘。富蘭克林除借書讀之外,對特別好的書,他也去買。買下的書,他在讀的時候,總是勾勾畫畫、圈圈點點,把最精彩的字、詞、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來。他讀過電學、地學、植物學、數學、化學等許多書,光摘抄下來的讀書筆記就有滿滿的好幾筐呢。
3.背。富蘭克林讀書,有一個好習慣。對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總要背下來。例如,他在讀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時,摘抄和背誦了下面的話:
“我主張地球是動的。”
“地球除自己旋轉外,還有某些運動,還在遨游,它其實是一顆行星。”
“在所有的行星中,太陽是中心……”
“我不會在任何人的責難面前退縮下來。”
4.寫。除了寫讀書筆記之外,富蘭克林還常常練習寫作。他寫作的方式有二:①仿寫。讀過一篇文章他仿寫一篇。寫完之后,他把自己寫的文章與原文對照、比較,發現自己在寫作上的問題之后,再進行修改。②創作。在讀了許多書之后,富蘭克林結合自己對科學技術的樂趣、愛好,練習寫自己的研究與發現,闡述自己的觀點。
富蘭克林這樣讀書,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