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課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學期第四單元復習
教學建議:
這些成語都出現在略讀課文中,不要求學生能完全掌握,但從語文發展的角度講,需要積累并了解其大致的意思。(在復習的時候建議老師們再回顧課文內容,作一下提點,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或者借助詞語手冊再回顧一下詞語含義)。
二 句子復習重點及教學建議:
1、修辭。
同樣由于是譯文,在文章中出現了很多修辭方法的運用:
例:
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夸張)
天空撒滿了快活地眨著眼睛的星星,天河顯得很清楚,仿佛為了過節,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聯想)
許多小樅樹披著濃霜,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等著看哪一課該死。(擬人)
忽然不知從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來,箭一樣地竄過雪堆。(比喻)
他在破船里拾到許多錢,但錢在荒島上又有什么用呢?(反問)
教學建議:
積累:教師明確摘抄目標,引導學生分類自主查找,摘抄。
理解:教師出修辭填空或者判斷句要求學生判斷正誤。
運用:仿寫。
2、日積月累中的雋語積累要能背誦,能默寫。
三、閱讀復習及教學建議:
(一)本單元兩篇精讀課文的寫作手法上都采用了“對比凸顯”這一方法。《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現實和幻想的對比,《凡卡》是通過凡卡在鞋匠家受到的非人待遇和鄉村生活的自由、快樂之間的對比。在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大多數老師都應該發現了這一現象,并據此展開板塊教學。那么我們在本單元復習的時候要做些什么呢?我個人認為:
1、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閱讀訓練的第一個重點。
教學建議:
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在課文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已經練習過了,在復習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引導學生說說這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引導學生明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抓住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者6要素(起因、經過、結果)來寫;同時利用課外找尋的補充材料進行練習。
例:《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著名作家 的作品,文章敘述了
。
2、 體會文章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
從文本材料的字里行間感受、體會文章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是本單元閱讀訓練的第二個重點。
教學建議:
這一部分的內容,我想課堂作業本上已經有了相關的練習: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摘錄句子談感受(課堂作業本26頁),《凡卡》中的理解凡卡在鞋匠家的悲慘遭遇的內容以及談自己的感想(課堂作業本28頁),以及兩次小練筆都屬于表達內心情感和感受的練習。在復習的時候,我想只要利用舊有的練習加以復習,鞏固就可以了。
(二)略讀課文
重點把握:略讀課文中最重要的應該是人物的精神品質的感受。
教學建議:
首先,在復習的時候,我們要對文本中魯濱孫堅強、勇敢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湯姆·索亞的機智、勇敢再次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