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案例
課文主題: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是肖邦彌留之際的請求,是他靈魂深處的吶喊,是他愛國情懷的充公表現。情感深沉,真摯動人。怎樣通過具體的語文材料,感知并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情感成了本課入情悟道的主要任務。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實錄:
師:(板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句話是誰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嗎?請迅速找一找,說一說。
生:這是波蘭音樂家肖邦在彌留之際說的。
生:書上第五自然段告訴我的。
師:請大家仔細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你還能讀懂些什么?
生:(邊讀邊思考,不時地劃出一些詞句,有的還寫上批注)
師:大家讀得非常認真,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
生:我從“緊緊握著”這個動作中讀懂了肖邦臨終前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請姐姐一定要記得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讓自己長眠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
生:我從“喃喃”這個詞中讀懂了肖邦彌留之際說了一遍又一遍,他盡管已經說不動了,可是,他還是一次次地叮囑姐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臟帶回祖國,他不愿做異地他鄉的鬼。
師: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為什么當初要選擇離開呢?(師做出不解樣)
生:(手紛紛舉起,七嘴八舌地說)他的祖國被俄國人占領了。
師:請找出具體的語句說明自己的觀點。
生:我從第一自然段中讀出來的,我知道當時波蘭的領土十分之九被俄國占領,人民陷入了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所以當時肖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師:同學們,我這有個資料,看完了,相信你們就更能理解肖邦當時為什么是“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了。
生:(自由看老師發的資料,資料上介紹當時俄國人讓肖邦做沙皇的首席鋼琴演奏師)
師:肖邦會不會答應沙皇呢?
生:他不會答應,那不是做亡國奴了嗎?
師: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不答應沙皇的要求,肖邦就不能在波蘭從事他的音樂創作,一個天才的音樂家難道就這樣被毀掉了嗎?
不!他深愛他的音樂啊!可是,他又怎么能用心愛的音樂為侵略者服務呢?多么無奈啊!在這樣的情勢下,肖邦不得不滿懷悲憤離開自己心愛的祖國!他“悲”的是什么?“憤”的又是什么呢?
生:他悲的是自己的才華不能在自己的祖國展示,不得不遠走他鄉,他憤的是沙皇俄國對波蘭的奴役!
師:肖邦于是帶著如此無奈的心情,帶著悲憤,在一個飄著薄霧的清晨告別了自己的親人,告別了自己的祖國,離開了首都華沙。可是他的老師和同學多么舍不得肖邦離開啊,他們紛紛來到城郊為肖邦送行,那情那景,十分感人!請大家讀第二自然段,劃出你最感動的地方,寫出自己感動的原因。
生:(邊讀邊劃邊寫)
生:我讀了埃斯內爾的話非常感動,他不僅深情地叮囑肖邦時刻記著自己的祖國,而且還送了一個禮物給他。
師:什么禮物?
生:特殊的禮物。
師:特殊在哪?
生:特殊在,那是祖國波蘭的泥土!老師要讓肖邦想家時就看看這杯泥土,想親人朋友時也看看這杯泥土,想祖國時也看看這杯泥土!
師:(感動地)是啊,多么深情的囑托,多么深厚的師生情啊,肖邦“再也忍不住了……”(師深情讀出)多令人感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