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林的低語》教學設計(研究課)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守林人默默無聞、甘愿奉獻的精神。(重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4.體會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大興安嶺美麗景色的課件。
2.學生談談看后的感受。
3.出示一篇白樺林,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散文《白樺樹的低語》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搜集的有關大興安嶺的資料。
3.出示詞語,領讀、跟讀: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4.分段朗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從課文中你了解了看林工人的生活怎樣?
三、細讀品悟:
(一)講讀第1-5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
2.作者一直念念不忘的“你”指誰?你有什么疑問?
3.讀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你?
學生自學,把感受寫在旁邊。
學生交流:從語言、神態、工作等方面談。
4.出示句子:你有煙癮,但在崗位上,你的口袋里絕沒有一撮煙草、一根火柴棒……
指讀。
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看林員為什么要這樣做?
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練讀、指讀、讀后評議朗讀情況。
(二)講讀第6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
2.自由讀。
3.如果你是這位看林人,這樣的生活、這樣的工作,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4.你認為看林員寂寞嗎?想象一下,看林員會怎樣回答?你從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5.大聲地、有感情的朗讀這段話。
(三)講讀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段。
2.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
3.美麗的大興安嶺還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4.有感情地朗讀。
(四)講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從白樺林的低語中你聽懂了什么?它還會向我們訴說些什么?
3.此時,作為這片森林的看護者,他又會說些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1.從這篇散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話想與大家分享?
小結:從白樺林的低語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是平凡而偉大,什么是淳樸而可愛。那種耐住寂寞,苛求自己,心系大地,緘言無語的品質;那種經年累月,默默無聞,甘做犧牲的奉獻精神正是看林員的寫照。讓我們向具有這種精神品質的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