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人教版)
總結:
就讓我們一起行動保護地球,讓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爭當一名優秀的小公民,好嗎?
作業設計:
在我們現實當中,還有很多破壞環境的現象,你調查到哪些呢?
板書設計: 14、 大瀑布的葬禮
為什么舉行 保護大自然 保護地球
課堂練習:
1、選擇正確答案。
(1)總統主持葬禮是因為 ( )
a.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教授都來了,總統主持顯得更加尊重客人。
b.為了能喚醒更多的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c.許多人都在關注此項活動,他必須得參加。
(2)這篇文章主要講 ( )
a.塞特凱達斯瀑布已經消失了。
b.巴西總統和人民為瀑布舉行了一場葬禮。
c.塞特凱達斯瀑布的輝煌以及毀滅,通過特殊的葬禮告誡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課后小記:
5.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學目標:
1.學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圣潔、駿馬、雄鷹、潺潺、回蕩、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嬰兒、眷戀、閃閃發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4.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投影儀,收集關于美國印第安人和首領西雅圖的知識,了解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發表演講的時代背景。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一、設疑,引入新課
1.完成填空練習:( )的土地
學生口頭填空,教師板書詞語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來到這樣一片土地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解題。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極其崇高而莊嚴,不可褻瀆)。
過渡:“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為什么用“神圣”來形容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填空,突出“神圣”這一題眼,中心十分明確。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 交流主要內容,了解“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補充介紹文章背景。
19世紀50年代,“華盛頓特區”的白人領袖想購買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本文是根據當時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的回信編譯的。西雅圖對白人很友好,為了紀念他,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白人居民還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紀念碑。
設計意圖:對寫作背景的了解有助學生理解課文。
3、 圍繞“神圣”,理清文章脈絡。
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神圣”講了哪些內容?
1~3自然段:總寫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達了西雅圖酋長對白人的強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牢記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和大地的關系,指出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于大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三、研讀課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學們剛開始上課時所說的,我們常用廣闊、肥沃(列舉學生填空時用的詞語)等詞語來形容土地,而作者卻選擇了“神圣”這個詞語。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邊讀邊想邊勾畫,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