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讀七滹沱河上的兒童團員
[課文說明]《滹沱河上的兒童團員》是郭小川作為三五九旅的戰士,第一次(1939年8月)到冀中時創作的。他用親切、明快、活潑的筆調,頌揚了滹沱河畔手持紅纓槍站崗放哨的一群孩子(兒童團員),讓我們從孩子身上看到人民群眾不可戰勝的力量,看到中國人民不可辱的民族氣節。整首詩從頭到尾,采用了很多冀中方言,充溢著童聲童氣童心,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為本單元提供一個快速閱讀的材料,同時也是本單元思想教育主題的拓展。詩中的“你”并不指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每一個兒童團員的代稱。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從字里行間感受兒童團員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機智勇敢的品質。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建議]
1.因為本課是選讀課文,教師可以因地制宜,靈活處理教材和安排教學時間。可以是一課時完成,也可以是全單元的總結拓展延伸,還可以作為課外閱讀指導中的一個材料運用。
2.這篇課文可以完全采取自學、互相交流、拓展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
3.因為本課主題和前面的課文主題一致,教師可以借這首詩歌對本單元主題進一步深化總結,激發起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參考資料]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河北豐寧人。他的詩作的總體特色是: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閃耀著哲理的火花。賀敬之曾評價郭小川的詩為“一位畢生為祖國和人民事業而斗爭的忠誠戰士的心靈中發出來的歌”。無論是歡呼新中國的誕生,還是描繪社會主義建設的欣欣向榮的圖畫,他的詩都洋溢著真摯的革命激情,這是他詩的靈魂所在。上個世紀60年代,他創作了《廈門風姿》《鄉村大道》《甘蔗林——青紗帳》《祝酒歌》《西出陽關》等一批作品,形成了自己雄渾而深邃的藝術風格。
滹沱河:冀中的母親河,滹沱河的孩子熱愛母親河,因此決不允許她被強盜侵犯。郭小川正是抓住了孩子們熱愛滹沱河的童心,恰如其分地寫出了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懷。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能夠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從詩歌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學習兒童團員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對兒童團員的由衷喜愛和贊美,學習兒童團員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團和抗日小英雄的資料。
[教學時數]
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