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說課(精選14篇)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
一、教材分析
《為人民服務》是八年級下冊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前后內容邏輯性較強,所以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課文,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2.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3.初步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4.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難點
1.理解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
2.讓學生掌握圍繞主要觀點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方法
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我采取了教師點撥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為人民服務》這節課的主要教學過程主要分為六個步驟:揭題導課、初讀感知、研讀探究、回顧總結五、課外拓展、結束寄語和布置作業。
(一)揭題導課
“知作者→析課題→究主人公→明背景”四個教學環節層層剝筍,環環緊扣,一則展示預習情況,增加課堂信息量;二則鏈接相關知識,使學生在學習前就對這篇看似“平鋪”的文章有一個立體的認識,從而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二)初讀感知
讓學生讀通課文,掃清字詞障礙,這是一個比較單調且往往被老師輕視的環節,這樣設計,以便讓每個學生扎實有效地讀書、寫字、積累詞匯
(三)研讀探究
研讀探究讓學生動筆畫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標題予以批注,旨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篇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寫了五層意思,每一段又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論述,列提綱既符合“把厚書讀薄”的理念,又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概括能力。學生自主探究與老師引導提問相結合的方式學習課文可以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發言空間,從而形成一種師生互動、爭先發言的熱烈課堂氣氛。
(四)回顧總結
回顧總結緊扣文本,既檢查了學生對本節課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又使學生注意力回歸;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回歸到對課文的整體理解。
(五)語文教學的拓展、升華
通過聲情并茂朗誦,使學生在心里埋下了一顆“要活在人民心中”的種子,從而讓“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啟蒙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
(六)結束寄語和作業布置
結束寄語和作業布置既讓學生鞏固深化了課堂知識,又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趣味性,同時也把把課堂內外有機結合起來。
四、板書設計
由于本課是是一篇講演稿,各部分內容邏輯性較強。所以本課的板書設計我采用了提綱式的板書,這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學生一看便一目了然。
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
黨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死的意義: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3、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受到“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內容。
2、如何感受主席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聚情感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國慶60周年慶典的閱兵式盛況。(多媒體播放:國慶閱兵盛況)
2、同學們,“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從上個世紀開始,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永恒不衰。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的題目。來,整齊響亮地讀一遍!(板書課題:為人民服務)
3、介紹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主席參加一名普通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在會上發表的一篇演講。那你們對張思德有哪些了解呢?交流收集到的資料,初識張思德
二、了解體裁,掌握學習方法
1、師導:在半個小時的演講中,主席沒有看稿,卻字字珠璣、慷慨激昂、一氣呵成。而且,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增添了演講的感染力。
2、同學們預習過課文,有沒有發現這篇課文很特別?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樣的文章呢?對,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既不是寫人,也不是記事,它很特殊,這種文體就是議論文。[板書:議論文]
介紹議論文:
它沒有精彩的故事情節,沒有細致的描寫,沒有華麗的詞藻,它跟你講道理,分析問題,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你們知道嗎?這是咱們小學階段遇到的第一篇議論文.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這篇議論文的觀點是什么?課文圍繞這個觀點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讀后交流:這篇論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隊應該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4、了解議論文的學習方法
這里要特別跟大家介紹個規律,這議論文、演講辭啊,每一段話都有要說的重點、要點,這些重點要點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話的開頭或者結尾。只要你掌握了這個規律,再難的議論文也會引刃而解。我現在抽其中的3段請你們來讀一讀,既想了解你們預習的情況,還想和大家一起尋找每段的要點
5、理清脈絡,了解各段重點
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2—4自然段的重點句和關鍵詞
板書:死的意義
不怕批評
團結互助
6、小結:主席圍繞“為人民服務”談了哪些問題?指名回答
三、了解觀點,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從這段話中找出與中心聯系最密切的一句話,并勾畫出重點詞語。
2、交流,理解句子
(1)出示句子: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找出重點的詞語,理解“完全”“徹底”
(3)體會議論文語言的嚴謹性
(4)朗讀感悟
3、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死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死觀
1、請大家放聲自由地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2、學生自由讀,交流:死的意義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
(一)、引用名言
(1)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2)指名讀這個句子,了解詞語意思:固,本來。或,有的。于,表示比較。
(3)我們在課內外積累了許多關于生死的名言,你還記得嗎?交流課外積累的名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景皓)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二)接下來,主席又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觀點呢?(對比)
(1)出示:“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2)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說這句話其實講的是哪個字?(死)
(3)(點擊課件: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換個詞解釋它嗎?(獻身、就義、犧牲、捐軀······)
我們把剛才的解釋放在這兒(點擊課件: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嗎?(上西天、下地獄、見閻王、命喪黃泉、一命嗚呼、嗚呼哀哉、送命……)
(4)指導朗讀
(5)小結:同學們,在主席的演講中,在你們有感情的朗讀中,我們感受到這對比呀,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輕重,比出了——是非,讓我們記住這個說明的好辦法——對比。
(三)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對比的辦法之后,還用了什么辦法證明自己的觀點?(舉例子)
(1)張思德是誰?主席為什么給張思德這么高的評價,他到底是什么樣的戰士?平時怎么為人民服務的呢?指名讀課后“資料袋”
(2)多媒體播放張思德電影片段,幫助體會
(3)小結:張思德就是這樣一個平常的人,普通的人,他的一生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共同的主題——為人民服務。
3、總結:這一段很有特點,主席先總的說……接著引用說……然后對比說……最后舉例說……讓我們帶著方法一起讀一讀。
4、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張思德永遠離去了,但我們也永遠記住了這個年輕的好戰士,可親可愛的好戰士——張思德!我們更記住了他身上最可貴最樸素最永恒的精神——為人民服務!正是靠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歷經了風風雨雨,從勝利走向勝利。
板書設計:
死的意義
為人民服務 不怕批評
團結互助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設計意圖】
學生在本單元學習了一些關于革命英雄的事跡,一定心有所感。讓學生課前準備,寫一篇演講稿或抒情散文,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另一方面也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寫好演講稿或抒情散文。
【教學過程】
請每一位學生都登臺演講或朗讀,并由同學自己做出評價。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同學們,《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走進這篇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二、朗讀課文,以讀悟情
1、教師范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技巧。
2、小組內讀,各小組可自由采取自己喜歡的形式,但是要求每一個人都參與進去,都有鍛煉的機會。
3、指名讀,檢驗評價。
三、小組討論,自學質疑
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同學們自愿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最本篇課文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各小組將問題匯總。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
1、“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痹谶@句話中,“完全、徹底”兩詞可不可以去掉?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怎樣理解?司馬遷是誰?
3、“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是什么?
4、毛主席借追悼會發表演講,講了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四、抓住問題,深入理解
1、劃分層次,理清脈絡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師生通過討論,擬出層次提綱:
、僮谥迹和耆、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谒赖囊饬x:重于泰山輕于鴻毛
、鄄慌屡u,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懿慌吕щy,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菁耐邪,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劃分層次時,也可以分成4層,把第四第五自然段合成一層: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在文章的第一段中提出本文的中心,即中國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宗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后面四個段落圍繞這一中心展開論述。
2、逐層分析,深入理解
、龠@一層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請同學們劃出表示中心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著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啟發同學回答“完全”與“徹底”不能去掉,這兩個詞語說明,革命隊伍除了為人民服務,再沒有任何別的目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為人民謀利益。
、谶@一層引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明生命的價值,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時期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用二十余年時間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本文引用的話選自《報任少卿書》。
、壑赋鰹槿嗣穹⻊站鸵暼秉c,改正錯誤。請同學找出這里舉了一個誰的例子來證明上述觀點。
④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努力奮斗。
這部分要結合時代背景來理解,這篇作品寫于1944年9月8日,當時抗日戰爭尚未結束,革命仍需艱苦奮斗,所以毛主席提出,為了全民族的解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氣,不怕犧牲,要互相關心,搞好團結。
、葸@段是整個演講詞的總結語,再次號召人民要團結起來,抱成一個整體。
五、再讀成誦,以情激情
讓同學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組內同學聽。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4
《為人民服務》教學雜談
【廣東省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黃 茳】
〖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點滴談·審題悟意,滲透德育教育〗
《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從課題看就有著很強的德育教育意識,抓課題悟文意。讓學生了解張思德同志的故事,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备形蛭谋竞x滲透德育教育,使學生受到這樣的教育:“為人民服務”是從小事、身邊的事做起,我們小學生也可以做到,而且能做好,從而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
《為人民服務》教學談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雙新小學 黃 賢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讀課文,是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如何將老課文上出新意,如何在這篇課文中深入地挖掘出課文的內涵,這些都是我們重新拿起這篇課文時所思索的問題。
《為人民服務》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內容非常豐富、深刻。全文圍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依次講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為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等多方面的問題,思路十分清楚。通過自己的反復誦讀,覺得這篇課文實際上講了人活著是為了什么的問題,是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的極好教材。
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了知識、情感、能力三個目標:
1、通過學習,讓形式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中“固”、“或”的意思。了解“固”的古義與今義的區別。
2、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樣的死是輕于鴻毛。
3、讓學生知道普通人應怎樣為人民服務,培養形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與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以上4點都是。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普通人應怎樣為人民服務。
這篇議論文說理性很強,不太符合現在學生的口味,應怎樣上呢?設計前我作了調查,百分之八十的同學不喜歡這篇課文,覺得它枯燥無趣。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并真正地受到革命人生觀的教育,培養他們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呢?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說:首先我直接導入,復習舊知識,回憶每一段都講了什么,全文主要圍繞什么來寫的后,讓學生說說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隨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固”、“或”字和句子的意思。
談:學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古人把死與泰山和鴻毛聯系在一起,讓學生理解什么樣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樣的死是輕于鴻毛。課件出示死重于泰山和死輕于鴻毛的人物圖片。(死重于泰山的有毛澤東、諾貝爾等名人、偉人;死輕于鴻毛的有希特勒、拉登恐怖分子等)緊接著我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人物及事跡。讓學生了解死重于泰山和死輕于鴻毛的人物,豐富學生的積累,知道這些名人、偉人為我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問:課件中閃現的都是一些名人、偉人,學生肯定也會說出一些名人、偉人的名字,那普通人能否為人民服務呢?我講述李素麗、徐虎、張思德同志的事跡,讓學生理解他們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服務,請學生想一想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人也在為人民服務呢。
練:通過句式練習:為人民服務,_________把學習這篇課文的感受說出來。讓學生理解為人民服務不分大小事,不分時間,不分年齡等
讀:學生用最喜歡的方式讀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并試著背誦,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5
徐辛夷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三、引導學生細讀課文。
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然后組織大家討論。
1.第一段,課文用“革命”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性質,用“為著解放人民的”“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點明我們這個隊伍的任務。第三句話指出張思德同志生前參加了革命隊伍,而且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什么不同。”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總(起)分(述)關系。這樣說可以啟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義,從而充分肯定張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績。
3.第三段共六句話,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連接的三個表示條件關系的復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加強了語言的力量,突出強調了“我們這個隊伍”堅持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層。第一層指出“我們這個隊伍”現時的任務:要團結全國大多數人民,去爭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層和第三層指出怎樣才能完成這個任務:要努力奮斗;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5.第五段在講演結束時仍回到追悼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緊扣講話中心,又進一步表達了對張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導朗讀和背誦,檢查并幫助學生對討論中著重分析的詞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演講詞的一般特點。
2、培養邏輯思維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
3、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努力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
一名工交車司機在行車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下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的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
2、2007年感動中國頒獎晚會視頻材料—
二、聽錄音或聽老師范讀課文,初步了解演講內容,并體會演講者的感情。反復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朗讀指導:要以演講者的身份讀出真情實感,即要讀出對張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讀出鼓舞群眾斗志、促進人民團結的激qing。
三、學生分組閱讀,討論
討論題:1這篇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圍繞這一主題,演講者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這篇演講詞內容豐富,演講思路清晰。
這是一篇政論型演講,這類演講最大的特點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實,邏輯性要強,要自始至終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毛澤東同志圍繞“為人民服務”這條線,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闡明自己的觀點、見解和主張。
3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有教育意義的被人們視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義。
2、了解本文嚴密的論證及逐層深入的結構特點
。1)、嚴密的邏輯思路
推理論證練習:根據邏輯思路,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句子。(投影或板書)
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是隊伍中的一員,所以
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 ,所以張思德死比泰山還重。
仿照這樣的邏輯推理寫一段話。
(2)、用具有組織說服力的事實進行論證。
要求:從第三段中找出事實診所并說說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舉出李鼎銘精兵簡政的建議被采納的這一事例,證明我們能夠做到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從而堅信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事實論證增強了說服力,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群眾的斗志。
(3)、逐層深入的論證結構(學生討論后歸納)提示:
首先提出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著論述論點: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發出號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團結一致。本文的論證結構與一般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大致相同,演講思路十分清晰
四、演講指導后,小組推薦代表參加班級演講比賽。每位參賽同學從本文中自選兩個小節進行演講。每組推薦評委一人,根據評分標準打分,最后評出班級演講優勝者。
評分標準如下:滿分10分,每項2分。
姓名 大方得體 感情充沛 節奏感強 普通話準確 動作適當 總分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準備參加班級演講。
寫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個夢想是什么?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夢想?
3、“我”準備怎樣去實現這個夢想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7
一轉眼,從教近十年了,公開課也做了不少。對于公開課,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種新理念的嘗試,一種理想的追求,一種藝術的雕刻……是陽春白雪,是冰山雪蓮,是孔雀展屏。然而,當教研員讓我在“區際交流 和諧共進”沈河、和平語文學科教學研討會上執教《為人民服務》一課時,我著實感到困惑了。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作的講演。這篇講演著重論述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梢哉f這是一篇典范的演講詞。可是我一直在想:這篇課文學生能喜歡嗎?教材為什么要選這篇課文?時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學生是否完全接受?況且,本文的第四、五兩段似乎與前面幾段論述的不是一個問題,分析起來有一定難度。這樣一篇課文,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我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么?
經過對教材、學生等反復的思考與沉淀,我把這堂課的教學設計為一節演講課:讓學生感知演講詞針對性、啟發性、感染性的三個特點,從而能夠進行簡短的即興演講。針對教學目標,我預設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通過分析演講詞的結構、語言,緊緊抓住嚴密、準確、有表現力這幾個詞語來體會演講詞的特點,從而掌握演講的基本技巧。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們熱情的反應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這更多應該源于他們對于演講這一的喜愛,這篇課文完全成為學生們學習演講詞的一個載體,因此,他們樂于朗讀、品味、分析、總結,并把學到的知識在即興演講中加以運用。
回顧這一節課,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讓語文課語文味兒十足
總以為只有古典詩歌教學過程中意境的渲染能夠讓語文課語文味十足,其實不然,語文應是聽說讀寫的結合,要讓一堂課更具有語文氣息,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美,還應該進行扎扎實實的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讓語文課“實用”起來
語文課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重要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鑒賞的能力、表達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面臨現代社會中交際越來越重要的現實,讓語文“實用”起來。
(三)讓學生思維動起來
有時候,一些課堂熱熱鬧鬧,師生和諧愉快,可是教學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學生并沒有認真深入的思考,因此語文能力提高比較緩慢;我們應該選擇恰當的教學切入點,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動起來。
(四)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
我們學習、領悟課改的新理念,我們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注新課改的實踐,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與尷尬。忽視語文教學特點而過分追求新形式,會讓我們的課堂走入誤區。如何讓課堂環節靈活、高效,帶給學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語文課,我們究竟應該帶給學生什么?應該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
公開課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收獲。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8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是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舉行的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也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接觸到的夾敘夾議的文章。學生領悟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中下生,讓他們明白:本文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論點從五個方面去論述什么是“為人民服務”,這種逐層深化,條理清晰,突出主題的寫作特點,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另外,從文章“為人民服務”這一內容想開去,學生可以通過名人故事,身邊事跡去感悟什么行為叫“為人民服務”,但從學生學完本課寫出來的讀后感中,明顯的感受到學生所理解到的“為人民服務”比較抽象,比較縹緲。如果你再進一步問他,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你打算怎樣做?大部分學生要么搖頭,要么回答“不知道”。是呀,對于“以我獨尊”的現代獨生子女來說,理解“為人民服務”遠比在實際行動中做出來的“為人民服務”容易多了!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昨的講演。
課文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結構相似,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舉例說明來進一步闡述這個觀點,使我們對生死、批評有了正確的理解。教學時,我采用扶放結合的方法,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再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中的重點,我注意引導學生分層理解逐步學習,第一步給此段分層,并概括層意,第二步抓重點詞句,領悟道理,由于教學時我立足于綜合運用小學階段的基本功,從題入手,理清脈絡,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導行,使比較難理解而又比較枯的論文變得易學,有趣。
《為人民服務》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演講辭,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縝密,層層深入,是對學生進行良好革命人生觀教育的良好教材。但由于文章內容背景距離學生生活實際較為遙遠,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有一定難度。課前我注意引導學生收集整理與文章寫作背景相關的信息資料,以便學生更好理解課文。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張思德同志的追悼會上所昨的講演,它從五個方面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結構相似,都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或引用古人的佳句或舉例說明來進一步闡述這個觀點,使我們對生死、批評有了正確的理解。教學時,我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再放手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的重點,我注意引導學生分層理解,逐步學習,抓重點詞句,領悟道理。由于教學中我注重從題入手,理清脈絡,抓中心,悟道理,由理及情,由情導行,使比較難理解而又比較枯的論文變得易學,有趣。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反復的朗讀課文,理清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掌握演講詞和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面對聽眾,能圍繞一個中心,感情鮮明的進行演講;會區分論點、論據、論證及其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味感悟文本的情感與思想,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為人民服務。
教學重點:細品演講辭的特點及蘊含的思想。
教學難點:體味、感悟人物的情感與思想,并進行演講。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請您欣賞四句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學生齊讀。)
師:“你怎樣理解這四句詩的含義呢?”(找兩名學生回答,教師并做出評價)
師:“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在廣大人民心中,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這樣的人,他的名字叫——張思德(板書)。就是這位戰士在他犧牲后,一代偉人毛澤東親自為他開追悼會,并發表演講,那次演講,被當時的人命名為“為人民服務”(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教學過程:
。ㄒ唬┲R儲備
師:讓我們先認識一下“張思德”。
。ǹ创笃聊,讓學生齊讀,具體內容如下:張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加入紅軍。1935年,他跟隨紅軍退出根據地,開始長征,負過傷。1937年10月,張思德加入了共產黨,是一個忠實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和黨的需要出發,1944年夏天,張思德與戰友到安塞縣燒炭。完成任務后,為了多出炭,與戰友又開挖了一孔新窯,9月5日中午時分,窯洞即將挖成時突然塌方,張思德奮力把窯口的戰友推出洞,自己則被砸埋在窯里犧牲,時年29歲。)
(找兩名學生談各自的體會)
師:本文是毛澤東作的一篇演講,什么是演講?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看大屏幕,讓學生讀。具體內容如下: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場合,面對聽眾把自己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的看法較為系統全面地說出來,這就是演講。演講時所說的內容就是演講詞。在內容上,應視有關集會或活動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確,言之有物;在表達上,偏重于議論,說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記敘、抒情,力求條理清楚不繁雜。)
師:由此看出:本文既是一篇演講詞,又是一篇議論文,這節課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第一次感知文本
師:歷史不能重演,但可以假設。請同學們把自己假設成毛澤東,并大聲喊“我是毛澤東”。請帶著你的這種體驗去讀課文,讀完后,我們找同學展示自己的朗讀水平。
。ㄈ┑诙胃兄谋
師:每一段用什么樣的語氣和感情進行朗讀,要依據本段內容而定。現在以小組為單位共同確定各自然段的語氣和感情。討論結束后,每小組推薦一人,先說用什么語氣、感情,再朗讀。
。ㄓ筛餍〗M推薦學生進行朗讀展示,學生進行評價)
(三)第三次感知文本
師:讓我們來聽電影中的毛澤東是以什么語氣和感情進行演講的?(放電影《張思德》中毛澤東在追悼會上演講的片斷)
。犕曛筇釂枺
師:毛澤東演講時的語氣、感情如何?歸納整理出來。(時而沉重緩慢,時而慷慨激昂,即含有對張思德的崇敬悼念之情,又能鼓舞群眾的斗志。)
。ㄋ模┑谒拇胃兄谋
師:請帶著這樣的語氣和感情去讀課文,讀完后,再找同學朗讀,看有沒有提高。
(學生讀課文)
。ㄎ澹┑谖宕胃兄谋
師:由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朗讀。
。ㄗx完后,讓學生評價這次誰讀得最好。)
。┥钊胛谋
師:思考討論如下問題。(看大屏幕:演講的聽眾是誰?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圍繞這一中心講了哪些內容?聽眾是根據地的軍民。圍繞的中心是:為人民服務。1、指出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2、指出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3、指出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4、指出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5、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團結起來。)
師:獨立思考如下問題。(看大屏幕:本文的論點是什么?以二、三段為例,說出用了什么論據和論證方法?本文的論證結構是什么?本文的論點是: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論據:道理論據、事實論據。論證方法:道理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首先提出論點:為人民服務。接著論述論點: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為人民服務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為人民的利益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發出號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團結一致。)
。ㄆ撸┭由
。ǹ创笃聊唬“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一句古老的話,其實就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綜觀歷史,了解現實,舉出兩三個當代社會為人民服務的實例。在學生舉例的基礎上,教師出示兩位人物的事跡及圖像:①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谛毂居——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里,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也許一個人力量還不能讓孩子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著。徐本禹點亮了火把,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ò耍┻\用
師:模仿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詞,請你為“張思德”同志寫一篇頒獎詞。
。ㄒ幎〞r間:4分鐘寫完,并點名讓學生讀,共同欣賞)
。ň牛┥A
在以后的人生路途上,你將樹立一種什么信念?(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送他們一句話:不是人人為我,而是我為人人。)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0
教學目標 :
1、學會七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徹底、司馬遷、鴻毛、興旺、目標、炊事員、送葬、哀思。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小學生初步接觸這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使學生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難點是如何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怎樣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板書課題,簡介背景。
1. 一進北京大門,朱紅的影壁墻上“為人們服務”這五個金黃的大字便映入眼簾了。同學們已經查找了一些 資料,誰來告訴大家,這幾個字是誰題寫的?
《為人民服務》(板題)這篇課文是毛澤東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召開的會議上所作的演講。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毛澤東主席針對這一情況,講述為人民服務的道理,號召大家學習張思德同志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團結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爭取抗戰的最后勝利。
張思德是什么人?誰來介紹?(指名介紹)
二.新授課:
1. 請同學們看自學要求:(課件1)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真讀課文,看文章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覺得含義深刻的句子劃下來,并想想從中體會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按要求自學,同桌交流。
3、交流: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根據回答,板書)
宗旨
死的意義
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團結,戰斗
寄托哀思,團結人民
4、質疑問難。
5、把你劃出的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三、總結。
在這節課的最后,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讓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牢牢地記在我們的心中。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1
薛法根《為人民服務》課堂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讀題,預習過了,喜歡嗎?亮出觀點說說理由到底喜歡不喜歡?
生:喜歡。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課文中的張思德同志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毛主席為他寫文章寫得很好
師:張思德是好人所以你喜歡。
生:喜歡,因為張思德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師:有不喜歡的嗎?全班不約而同,是嗎?我知道一開始肯定有人不喜歡,但是真正讀進去了你就會喜歡它。
師: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即興作的演講。這樣的文章我們先要發現觀點,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觀點,課文第一節一開始就提了出來,打開課文讀一讀找一找是什么觀點。
生讀課文。
師:發現了請舉手。
生:他們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
師:課文中毛主席提的觀點是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還有不同看法嗎?找是哪句話。
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的。
師:為了人民的利益工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人民服務。仔細讀第一節這里的服務和我們一般生活中的服務有什么不同。仔細再讀課文,用筆圈一圈關鍵的地方。
生讀課文。
生:毛主席所說的為人民服務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平常生活中的服務是普通的,給人幫助給人方便的。
師:毛主席這里的不同請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師:大聲一點,充滿信心好嗎?)
師:生活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服務,醫院里為誰服務?馬路上警察為誰服務?駕駛員為誰服務?營業員為誰服務?學校里面老師和員工為誰服務?這些服務與毛主席講的服務有什么不同?你發現了嗎?
生:平常的服務是一個職業指定的為一個人服務,毛主席是為共產黨服務的。
師:聽一聽老師來讀,看看到底有何不同。讀完問,他對這個要求與平常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生:徹底。完全。
生:是徹底完全地為人民利益地服務。
師:毛主席在這里提出來的觀點
生:毛主席所說的服務是為了解放人民的。
師:當時有個重要的使命就是解放人民。因為當時還是抗日戰爭時期。
生:毛主席說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徹底地解放人民的。
師:怎樣的是完全的徹底的?
生:只要對人民有好處的就要為他服務。
生:無論有什么困難,只要能做到就為人民服務。
師:生活中是要有回報的,這里的呢
生:是不需要回報的。
生齊讀第二句話。
師: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容易嗎?
生:不容易。
師:生活中容易,但是要做到全心全意,一般人做不到,這是一個最高的道德要求,所以毛主席這里說的誰要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生:他號召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為人民服務。
生:共產黨和現在的人民政府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師:現在的政府是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的軍隊,現在還有八路軍、新四軍嗎?現在你能夠找到誰?
生:人民政府。
生:解放軍。
師: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時期叫人民的軍隊。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最初叫什么?
生:紅軍
師:工農紅軍。解放時期的叫什么?
生:解放軍
師:你現在看到哪些是人民解放軍系列的?
生:交警。
師:你只認識交警?因為只有交警為你們服務過的是嗎?
師:還有武警等。你是人民嗎?
生:是
師:我們大家都是人民中的一員。毛主席號召軍隊政府要為人民服務,而且要完全徹底地。他不是要所有的,是特指的人。
生讀第一節。
師: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是很不容易的,而張思德同志就做到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生:是任勞任怨肯吃苦的人。
生:是不求報酬的人。
師:你覺得他是人什么樣的人?
生:偉大的人。
生:平凡的人。
生:品德高尚的人。
師: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學習、尊敬、景仰、紀念。所以毛主席在追悼會上做這樣的演講。毛主席他圍繞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他一層一層地論述。每一個自然段論述了一層意思。請你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讀,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了哪一層意思。有的自然段需要你概括需要你歸納。劃出重要的語句。
師:同學們坐得非常端正,表情非常嚴肅,學習可以輕松一點。
生讀。
師巡視:每一個小節它都講了一個意思;有的學生劃了許多句子,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 這位同學能夠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
師:我們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來學習概括,先看第二自然段,你找到那層意思的句子的請舉手。
師:舉手說明你有沒有信心,一年級舉得很高, 中年級就低了,高年級就不見了。
生:第二節寫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是不同的。
師:是怎樣的不同?
生:有的----有的------
師:你怎么知道有的比泰山還重有的比鴻毛還輕?
生讀課文。
師讀課文,共三句,最后毛主席想說的是什么意思?
生:張思德同志死的比泰山還要重的。
師:到底哪個意思?
生:死得要有意義。
師:什么意義呀?這篇文章不是很容易讀,要真正讀出意思來我們來看他是怎么說的?
生讀第一句。師:哪些意義呢?不清楚,再讀第二句話。生讀。
師:人死有什么不同?一是——(重于泰山)
師;什么叫重于泰山?
生:就是死得有價值。
師:還有一種是?
生:輕于鴻毛。
師:這句話是司馬遷說的,不是毛主席說的,所以這一句叫引用。
師:毛主席到底要說什么呢?讀第三句。
生讀。
師:這句話中用了個什么標點符號?
生:分號。
師:這個分號表示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是并列的。你們看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聯系嗎?分句前面的再讀讀。
生讀。
師:看看這兩個分句的意思有什么關系?
生:意思是相反的。
師:對是相對的,相反的,是運用了一個對比,從正面和反面兩個方面來講人死的意義是不同的。告訴為人民利益死是重于泰山。用的方法是對比。再讀最后一句話。
生讀。
師:評價張思德同志的死有沒有價值只有一個標準,是什么?
生:他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師:話沒說清楚。標準是。
生:這個標準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
師:應該這樣講張思德同志的死是不是完全為人民的利益。
板書: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層意思。同學們畫的都是第一句,但第一句沒有把這一節完全透徹地說明白,先總說,再說不同的意思,然后說怎樣的死才是怎樣的,最后下結論。
師:第三節寫的什么?
生:讀第三節的第一句。
師:他劃的是這句話有沒有不同的。
生讀最后一句。
師:到底兩人的有什么不同,一起來讀一讀,男同學讀一句,女同學讀一句。
師:男同學讀的和女同學讀的意思一樣嗎?
生:一樣。
師:都講了什么意思?
生:都講了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
板書: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師:在寫法上一樣嗎?看看男同學的四句話,發現毛主席說話有什么特點。
生讀。
師;毛主席說話有什么不同?
生:很堅定。
師:怎么看出來。毛主席說話怎樣?
生:他用了一個關聯詞。
師:一個嗎?他一連用了幾個。我們讀一讀。一句就有兩個。因為——所以,如果——就。讀第二句。不管——都。再往下。只要——就。再往下,——就——。一連用了四五個關聯詞,論述的時候用了這些關聯詞就更嚴密,更清楚,就讓人感覺很嚴肅很堅決。讀時要注意。再一起讀。
師:這兩句話中還講了“精兵簡政”這件事。這段話和剛才的話有什么關系?
生:是毛主席舉了個例子。
師:這個意思說的是?
生;黨外人士只要提的意見有好處,我們就采用。
師:也就是說只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我們就采用,如果做錯了就要改正。其實就只有一個意思。一連說了幾次?(三次)中間一次是用事例來說的。演講時用了三個意思來說就深刻了,用事例來說就更有說服力了。
師:下一節圍繞這個意思加了什么內容。(第四節)這一節隱含在其中,自己輕聲讀一讀。
生讀。
生:這一節寫了為人民服務要不怕困難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師:她會概括的,讓我們聽聽她是怎樣概括的。
生沉默。
師:是自己概括出來的嗎?
生:這些課文中都有的。
師:你是怎么讀出來的,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你概括得很好但說不清楚是嗎,誰來說清楚。
生:課文中說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就是——。因為他們是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就是死得其所,所以根本不怕死。
師:什么叫死得其所,所是什么?
生:處所。
師:死得有處所。那死在什么地方?
生:死人民的利益而死。
師:死在為人民利益而工作而奮斗而戰斗的崗位上。這叫不怕犧牲,他對待犧牲是不怕的。
有決心嗎?
生:一連用了幾句排比句說明他不怕犧牲的決心。
師:真好。同學們有的概括要真正能從課文中讀出意思來。這里就講了為人民利益要不怕困難。
師板書:為人民利益不怕困難,不怕犧牲。
師:能不能一個人奮斗?要團結起來一起為人民的利益工作奮斗所以要講團結,要講互助。所以這一自然段中毛主席講的主要意思要概括的。
師:什么叫五湖四海。知道什么是五湖嗎?
生不會,師回答。
師:四海是哪四海?
生不會。
師回答。
師:用五湖四海來表明什么意思?
生:中國的每個地方。
師:對了,這表示全國各地,這就是五湖四海。讀書要讀認真。
師:革命目標是什么?懂嗎?絕大部分同學還沒有想清楚。
生:是解放全中國。
師:講對了,當時是抗日戰爭最緊要的關頭,我們國家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著,所以共產黨的最主要的任務是解放全中國,全民族,除此之外還什么?那就是為人民服務。當時的主要目標就是解放全中國,就是全民族的解放。所以黨人民軍隊要團結人民一起奮斗。這里有個小知識點,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當時中國總人口多少?(四億)有多少人口在革命的根據地上沒有被日本帝國主義占領,只有四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形勢嚴峻、殘酷,因為有四分之三多的中國人民正被日本帝國主義壓迫著,蹂躪著。所以毛主席說要不怕————————讀。
生讀。
師:一連用了三個要,如何讀出氣勢來。再讀。
生讀:我們的同志——
師:你發現這樣讀體會到毛主席在演講時是怎樣的?
生:一個比一個強烈。
生;情緒比較激昂。
師:演講時就是要有激情,不能冷冰冰,再來讀一讀最后一句話。
生讀:我們的干部——
師:這一句話也是一個排比句,是不是要很激情呢?注意這是毛主席在對戰士人民群眾作的演講,這個演講該怎樣讀,聽老師來讀,聽好了談一談這個演講給你什么體會。
師讀:毛主席當時可能就是這樣演講的。
生:我覺得毛主席講得很激昂很堅定。
師;這段話同學們好好地讀一讀,要像老師這樣作演講。
師:再讀最后一節,講的什么。
生:讀。
師:最后一節講的是我們要悼念死去的人,尤其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要開追悼會,以此來團結我們的人民。
師:課文學到現在我們來看看黑板。這篇課文難嗎/
生:不難。
師:難嗎?
生:——難。
師:一開始很簡單,但是要真正讀懂是要認真的細細思考的,讀書不能浮光掠影,淺嘗則止,我們來看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毛主席提了觀點發出了號召,他號召——讀板書。
根據板書總結:先講了——然后講了——接著講了——最后講了——
師:每一層都圍繞了一個中心,就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師:這是毛主席對我們黨我們公務員提出的最高道德標準,但現在讀起來仍然非常親切。下面想象一下當一回毛主席,面對群眾,面對人民,該如何演講,同時用兩只耳朵聽一聽你這個毛主席是怎樣演講的。這回讀了,再談感受和感覺。
生讀。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2
徐辛夷
《為人民服務》是一篇講演稿。講演,是一種強調闡明觀點和宣傳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論說方式。講演稿屬于論說文的范疇。
教學《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是:讓學生反復讀課文,在朗讀和默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老師應該從“深文淺教”出發,花一番功夫設計教學方案。
一、教師講述背景材料。
出示課題后,讓學生看課文后面的練習第二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講的”然后由教師簡明地講述有關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在對敵作戰不斷取得勝利的同時,各解放區都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對支援戰爭、減輕群眾負擔、鞏固和擴大解放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軍戰士張思德(屬中共中央警衛團)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窯崩塌而犧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為悼念張思德同志召開大會,毛澤東同志在追悼會上發表了著名的講演《為人民服務》。
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
1.全文生字少,學生初讀時不會有困難。但是,課文有不少由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在理解上卻有困難。教師除了要提示他們查字典獨立理解一些詞義(如“鴻毛”“固”“或”“賣力”等)外,還應出示小黑板補充一些注釋,如“司馬遷”“法西斯”“精兵簡政”等。學生第一遍讀課文,要求他們抓住詞語,初步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為悼念張思德,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對張思德的革命精神進行了熱情贊揚,同時對他的犧牲表達了哀悼之情。組織學生第二遍讀課文時,要他們思考課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達了講演人對死者的評價和悼念。
課文的第一、二段表達了對張思德的評價:張思德生前是“完全”“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第五段表達了講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學生重點閱讀第三、四段,并畫出表達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
一切革命聯合會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4.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通讀全文,概括地說說各個段落的大意。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3
一、我能看拼音寫漢字。
jiě jiù sǐ dé qísuǒ āi sī zhòng yú tài shān
。 ) ( ) ( ) ( )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qīng yú hóng máo lì yì míng jì
( ) ( ) ( ) ( )
二、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組詞。
徹( 。 掉( 。 哀( 。 炊( 。
砌( 。 悼( ) 衰( 。 吹( 。
鴻( ) 遷( ) 族( 。 鼎( )
宏( ) 懺( ) 旅( ) 頂( )
三、我能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興旺——( ) 光明——( ) 減少——( )
正確——( ) 批評——( ) 安靜——( )
提高——( ) 緊張——( ) 團結——( )
困難——( ) 生存——( ) 痛苦——( )
四、我能在括號里填上適合的關聯詞。
1.( )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
2.( )你說得對,我們( )改正。
3.( )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正確,( )應該堅持到底。
4.在人生的道路上,張海迪( )不是懦夫,( )是生活的強者。
五、我理解了課文內容,并能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2.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六、我能閱讀課文段落,并回答問題。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1.這一段話是由 句組成。
2.第一句講的是 。
3.第二句講的是八路軍、新四軍這個隊伍的宗旨。這個宗旨是 ,是 。
這個句子中的 和 四個字明確地指明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與 的密切關系。
4.這一段話是《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它指明了的答案
《為人民服務》說課 篇14
a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司馬遷、鴻毛、興旺、炊事員。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4.初步領悟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或課件
2.重點句子的課件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導入新課
1.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見過“為人民服務”的字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毛澤東在1944年9月8日為紀念張思德同志而發表的一篇演講(板書課題),相信同學們讀后你會對“為人民服務”有一個正確理解和認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文,畫出文中生字新詞。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注意生字要讀準字音。
3.同學互相推薦讀,教師鼓勵讀書不太好的同學展示自己。
4.默讀課文,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還有什么疑問?準備與同學一起交流。
三、同學交流,理清思路
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
1.課文是圍繞什么來講的?(圍繞“為人民服務”來講的)
2.文中講了哪幾個方面的意思?(從三個方面講了怎樣才能為人民服務。a、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b、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改正錯的。c、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各小組代表提出小組同學的疑問,準備下節課共同解決。
學生可能提出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要為人民服務?等一些問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生字和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質疑入手,品讀課文。
怎樣才能做到為人民服務呢,帶著上節課疑問,我們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找出體會深刻句子畫一畫,簡單作一下批注,匯報時可結合自己熟悉事例來介紹。
1.學生默讀課文,自主學習。
2.小組內交換自己看法,準備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難點。
1.根據學生匯報,出示重點句子,談自己體會。
①結合生活熟悉事例談自己對生死觀看法。(學生可從李大釗或郝副營長等熟悉的事例談談對生死觀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钡木渥,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②引導學生讀好二段。
、弁瑢W們理解的很好,出示課件“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你怎樣理解這段話?
。ㄈ龑右馑迹1.總說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怕別人批評;2.是闡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們工作中的不足或缺點;3.只要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去做。)
④指讀課文
出示重點句子“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苯Y合你知道的事例,談談對此句話的理解。(因為我們是革命的隊伍,是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團結,互相愛護,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2.讀課文1段,談談各自理解。從“完全”、“徹底”詞語中你體會到什么?齊讀1段。
三、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1.《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小學階段首次接觸的一篇議論文,說一說你領悟到什么?(圍繞主要意思分層論述)
2.“為人民服務”是1944年毛澤東在追悼張思德會議上的一篇著名演講,同學們趕快用自己喜歡方式把課文背誦下來。
四、說演結合,提升素養。
調查搜集新時期“為人民服務”事跡,在下次語文活動課中講給大家聽。
(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第一小學 鄭淑麗)
b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前文,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對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跟隨時空的轉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澤東主席的深情演講。(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感知
《為人民服務》這篇演講稿你們的爺爺奶奶曾經背過、爸爸媽媽也曾經讀過,文中究竟散發著什么樣的魅力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過課前閱讀“資料袋”和預習課文,你知道《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做的演講?
2.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讀收獲
a 認讀生字詞
b 指讀課文,校正讀音
c 交流討論: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詞句,理解感悟
圍繞“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主席是怎樣層層深入,進行具體表述的?細讀課文,隨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們會感受到毛澤東主席語言表達的魅力。
1.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課文開頭明確提出誰為人民服務,為什么為人民服務?
a出示句子:“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 去掉“完全”、“徹底”兩個詞,比較讀,體會兩個詞語中包含的意思。
、 說說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犧牲的事例。
b 再讀開頭,感悟寫法。(直接點題,亮明觀點)
c 根據提示背誦: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 )、( ),是(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 )的,是徹底地( )的。張思德同志就是( )。
2.讀2—5自然段,理解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a 默讀,思考:課文從幾個方面說明怎樣才能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
b 再讀,動筆劃出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c 根據學生發言,順勢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先理解帶點字的意思,再說說句意思,然后舉例說說哪些人的死比泰山還重。
(可聯系剛學過的課文里的李大釗、郝副營長等戰爭時期的人物,也可聯系和平時期為人民利益勇于獻身的人物。)
⑵”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這段話圍繞怎樣對待批評講了哪幾層意思?是怎樣一層一層講下來的?
⑶“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聯系過去的或現在的事例,可以是眾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邊默默無聞的,說說怎樣對待別人才是為人民服務。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1.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你們──21世紀的少年朗讀著《為人民服務》,收獲到了什么?
2.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讀寫字詞,加強積累
。ㄖ攸c指導“鼎”的筆順,讀寫詞語盤點中本課的詞語)
二、品析片段,感悟寫法
1.品讀課文2.3自然段,說說毛澤東主席在論述“人死的不同意義”和“正確對待批評”兩方面內容時,分別采用了什么方法來增強說服力的?(引用名言、舉例子)
2.這兩段都圍繞中心意思進行了分層表述。再次朗讀,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三、讀背摘抄,積累內化
1.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2.課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為我們生活的座右銘。選擇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寫下來。
(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沙河鎮二小 杜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