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們畢業》教學設計(通用4篇)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天真爛漫”“凝聚”造句。
(3)能結合課文內容說出一些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對母校、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不久你們就要小學畢業了,你們將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作者在小學畢業時感慨萬千,飽含激qing地寫下了《明天,我們畢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糾正錯誤
(2)了解對部分詞語的理解情況
眷戀憧憬朝夕相處博大精深
3、讀課文,想想課文可分幾段,每段寫什么。
1、學生思考
2、集體討論。
第一段(1)寫想到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和同學,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第二段(2——5)寫我們不會忘記母校,更不會忘記進敬愛的老師。
第三段(6)寫等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梁,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望我們的老師
4、分段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觀察年它們左右的占位情況,比較異同
2、找出上下結構的字,比較各部分的占位情況
3、學生板演,評議
4、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
四、布置作業
1、練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想到明天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1)“眷戀”是什么意思?眷戀什么?
美麗的校園
眷戀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
(2)還會眷戀什么呢?
五彩斑斕的學習生活
(3)為什么呢?
為什么深深眷戀美麗的校園?
為什么深深眷戀五彩斑斕的學習生活?
為什么深深眷戀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
二、學生分小組討論,相互啟發,教師巡視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回答
(2)欣賞畫面,體會校園的美麗。
引讀:我還清楚地記得,6年前,我們依偎著爸爸媽媽,懷著對學校的憧憬、對老師的敬仰走進校園。……
(3)校園這樣美麗,可明天就要畢業了,你想對母校說什么?
帶著對母校的熱愛、眷戀之情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聽錄音,欣賞錄象
(2)出示句子
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1)“五彩斑斕”是什么意思?課文描寫了怎樣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從清晨跨進校門、早操、上課、中午的寫字、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等方面體味校園生活的五彩斑斕)
(2)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6年過去了,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能,懂得了怎樣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歡樂和幸福.母校啊母校,這些都是您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怎么能忘記!
(1) 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校園生活這樣多姿多彩,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母校的熱愛和贊美嗎?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交流
(2)出示句子:
在我們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樹,你是海洋。
(1)聯系課文,理解為什么說“老師是天使,你是大樹,你是海洋。”
(3)你們的每一點進步、每一點成績也離不開老師的心血和汗水,你有切身的體會嗎?
過渡:在這離別的時刻,敬愛的老師,我們要送給您一支歌(欣賞音樂),讓您休息的時候聽聽我們的心聲;我們要把火一樣的詩句塞在您的枕下,讓您在睡夢中也能感受到我熾熱的心跳。
(1)交流體會句子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
總結:明天,我們就要畢業,。我們眷戀美麗可愛的校園,(因為)它是那樣誘人;
我們眷戀五彩斑斕的學習生活,(因為)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
我們眷戀朝夕相處的老師,(因為)在我們的心目中,你是天使,你是大樹,你是海洋。讓我們同唱一支歌,說聲“謝謝,母校”“謝謝,老師”“謝謝,親愛的同學”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第4、5自然段
2、作者眷戀母校、眷戀老師,想以怎樣的行動來報效母校和老師呢/
二、講讀第三段
1、漫步美麗的校園,作者看著6年前親手栽下的小樹,產生了一個心愿,是心愿呢?
2、出示
等到這些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等到我們也成為祖國的棟梁,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看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我們沒有辜負您的希望!”
(1)“棟梁”是什么意思?
(2)這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體會同學們立志成材、回報老師的心愿及對母校、對老師的深深眷戀。
三、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5 明天,我們畢業
6年的學習生活 學到了 懂得了 更感受到了
敬愛的老師 是天使 是大樹 是海洋
眷戀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1、 回憶自己的校園生活,重溫快樂時光。2、 通過論壇寫下自己的畢業留言,表達自己對母校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校園生活的回顧,抒發自己對母校的眷戀之情。 教學準備:峰小moodle網絡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一導入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4課《明天,我們畢業》。作者在告別校園、告別老師和同學時,心中涌起了深深的眷戀之情。2、老師根據課文內容把它改編成了一首小詩,想不想看?點擊教學平臺的《一首小詩》版塊來讀一讀。3、即將畢業離開母校,作者最眷戀的是什么?(是六年中五彩斑斕的學習生活 是與他朝夕相處的同學 是他最敬愛的老師) 二回顧校園生活1、六年的學習生活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作者非常巧妙地選用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場景概括了六年的全過程,讓我們跟隨他一起重新體驗了六年的學習生活。2、那么你六年的小學學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有哪些地方最值得你眷戀?哪些場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可以點擊教學平臺上的《校園生活》版塊,讓這些圖片幫助你重溫快樂的時光,一會大家來交流交流。3、生交流。4、是啊,六年來,學校里開展了那么多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學習和課余生活。這里留下了我們活潑的身影,這里灑下了我們歡快的笑語。。 三體會愛校深情1、其實,不僅是我們這些即將畢業的六年級同學對我們的母校懷著深厚的感情,全校的老師和同學都和我們一樣。在學校最近組織的“愛我峰影”征文中,全校領導、老師和同學都積極參與,借著這個大好機會,抒發了自己對峰影小學的滿腔熱情。請點擊《愛我峰影》版塊,選擇欣賞一到二則老師和同學們最樸實、最真誠,又最富代表性的作品,讀完之后說說你的感受。2、生交流 四抒發畢業感想1、是啊,如果峰影是一棵大樹,我們全校每一個人都是這顆大樹上的一片葉子。現在我們即將離開這顆大樹。此時此刻,你的眼前一定浮現出老師對你孜孜教誨的情境,你的耳畔一定回響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在這離別時刻,大家肯定有很多話要說。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把你此時最想對老師表達的情,最想對同學說的話,寫在“畢業留言”版塊中。讓我們留下臨別的贈言,互相勉勵,表達美好祝愿吧。2、留言版中已經有了老師想對同學們說的話,可以在后面跟帖回復,也可以自己另添加一個新的話題。3、別人已經留言的,你也可以打開看看,在后面加上你自己的回復。請大家一起來交流,大聲說出你最想說的話。 五課外拓展畢業是每個學生的必經之路,很多人在離別傷感的時刻,都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母校的依依惜別之情。老師在網絡上也搜集了一些其他畢業生的畢業留言,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打開看看。(平臺上出現《課外拓展資料》)同學們,分別總是讓人依依不舍。明天你們即將畢業,但請你們記住:無論你們走到哪里,我們這美麗如畫的校園,你們的朋友兼老師的我,都會為你們深深地祝福。待到十年、二十年后,你們都成為祖國的棟梁再回來時,你們的母校一定會伸出熱情的雙手歡迎你們的到來。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設計 篇3
教學重點: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從字里行間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念之情。
教學難點:體會重點詞句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起學生對小學生活的回憶和眷戀之情。
導入:同學們,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明天,我們畢業》,學習了課文一、二兩個自然段。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匆匆,一晃六年就要過去了。出示一組欣賞反映學校生活、成長的照片。
今天,還有短短一個月時間我們就要分別了,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回憶起小學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記憶涌入我們的腦海。
2、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寫了小學生活的哪些場景?自由讀,概括地交流。
3、指名5人分別讀讀。交流時指出省略號的作用。
作者構思多么巧妙,他把小學六年的生活濃縮在一天當中,選取典型場景來進行敘事。小學六年的生活怎么樣,你們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嗎?交流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4、六年的生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也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能講講你六年來印象最深的事嗎?全班交流。
5、六年一晃就要過去了,引讀第三小節最后三句話。
課件出示,你想說什么。
三、學習課文第四小節,感受老師辛勞,激起對老師的無限熱愛。
1、這六年來,我們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誨,老師就像我們的媽媽、又像我們的朋友,陪伴著我們茁壯成長。
2、請同學們讀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出對老師怎樣的情感。
3、誰能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表達出對老師濃濃的感激、眷戀之情。
4、我們一起再來讀這段話,把這種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體會對老師的感謝、關心和留戀。配樂朗讀。
5、讀了這段話,是不是也觸動了你的心弦,讓你聯想到了自己的老師,能說說自己想到的老師嗎?
6 、出示:“老師呀老師,您以自己的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我們心目中,您是天時,您是大樹,你是海洋。”你理解嗎? 你能照著樣子再說幾句來贊美老師嗎?
在我們的心目中,老師,您是 ——
五、學習課文五、六兩節,激發對老師、母校的熱愛、和依依惜別之情。
1、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該怎樣表達這種依依惜別之情呢?請同學們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引讀:我們要送給老師歌,送給老師火熱的詩句,來表達我們的感激和熱愛,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讀——以詩的形式出示第5節。
2、要表達這種感激、熱愛和深深的眷戀,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理解“熾熱”。
交流后出示最后一句話,體會“小樹”和“大樹的含義”。
3、總結:同學們,明天我們即將畢業,讓我們在歌聲中贊美老師,在歌聲中暢想未來吧,就像文中所說,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來回報母校,回報老師,你的母校——南京市同仁小學會為你感到驕傲。
跟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六、布置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以《話別》為題,給老師、同學或母校寫一封信,表達你對小學生活的難忘,表達你對老師的感激和贊。
《明天我們畢業》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眷戀之情。
2、在欣賞咀嚼語言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語言的表現力。
3、結合自己的體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欣賞咀嚼語言的同時感受濃濃的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讀)
師:大家讀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感覺,有什么收獲?
生:作者非常眷戀母校、老師、同學,校園中的每一個事物都讓他眷戀,不想畢業,很想永遠在母校生活下去。
師:大家聽清楚沒有,他剛才用了一個詞來表達對母校的感情。是哪個詞?
齊:眷戀!
師:在課文中找到這個詞了嗎?讀讀有“眷戀”的句子。“眷戀”的意思相當于?
生:相當于“留戀”、“依戀”。
師:想一想,“眷戀”和“留戀”一字之差,之間有什么區別?(生答不上來。)
師:(請學生查字典)“眷戀”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深深的留戀”。那也就是說,“眷戀”的感情要比“留戀”—(深!)
師:還讀懂了什么?繼續交流。
生:我覺得我們也快畢業了,就像文章里說的那樣,我們眷戀美麗的校園,慈祥的老師,活潑的同學,這篇課文也點出了我們的心聲。
師:你能聯系自己說出了真實的想法,很好!還有嗎?
生:我從第四段中的一句話中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感情很深。“粉筆的灰塵,已把您的青絲染成了白發”,我從這一句看出,老師教授我們知識,卻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寫得很有感染力。
師:你已經在開始欣賞了。
生:我讀懂了作者先是說了自己很眷戀自己的學校,接著就寫了很多在學校里發生的事,也就是寫了校園生活,最后又寫了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
師:你很會思考,一下子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是不是按這個思路寫的。
(學生瀏覽思考)
師:你們很會讀書,有的從作者表達的情感角度交流,有的從文章的內容角度交流,有的從作者的寫作思路角度交流,還有的同學對某些語句談了自己的感受。這樣說來,我們對文章的情感、內容、思路基本了解,那么這是不是真正懂了呢?讓我們繼續走進文章,進一步讀懂作者如何表達這種眷戀之情,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欣賞。
二、欣賞文本。
你們想先學習哪一段呢?(大多數學生說:第四自然段)
(一)學習第四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這段
師:第四自然段是如何表達我們對老師的眷戀的?
生:第四段選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來表達我們對老師的眷戀。
師:是大量嗎?哪些是排比句?
生讀:是您……是您……是您……
生:我也覺得作者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寫出了老師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比如文章中寫到的“我們每一點成績,都凝聚著您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您的幫助和教誨”,我們對老師的感情就是在這點點滴滴中,年年月月中慢慢變深的。
師:(教師先糾正從嚴格意義上這句不算排比句)是啊!這六年來,我們和老師至少有一千七百多個日子朝夕相處。他們之間的感情也就在這年年月月中漸漸深厚起來的,都六年了,能不讓人眷戀嗎!
生:我在讀“日夜操勞……染成了白發”這句話時,想起了我們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文中寫到“您的皺紋是為我而生,您的白發是為我而白”。是老師教育我們一點點成長。
師:剛才你們有的發現了文章用排比這種修辭手法來表達感情,有的能夠聯系學過的句子來談自己的感受,也有的……但是沒有從整段的結構這個角度來說說。
生:這一段先寫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接著概括地寫了幾件事,最后贊揚老師。
師:一開始是在寫老師對我們的教導嗎?(學生交流:是感嘆)
師:這段話先感嘆—再敘事—再感嘆、贊美,把抒情和敘事交揉一起。
師:那么假如我把中間這個排比句刪去,僅僅是缺少了排比句這種修辭手法嗎?
生齊:不是!
生:這個排比句是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老師對我們的無私培育。
生:如果沒有這些概括的事情的回憶,感謝贊美就變得空洞,干巴巴的了。
師:對,就變得無病呻吟。我們平時寫作文,也不能總寫今天我很快樂,今天我開心極了,而沒有寫什么事令你開心快樂,這樣是無法感染人的。
師:文章像橄欖,越嚼越有味道。還是這個排比句,不用這種排比的形式說,可以怎么說?(學生一時愣住)
聽老師讀讀:您一絲不茍地向我們傳授各種知識;和我們一起參加“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為了指導我們科技小組搞小發明,您利用星期天跑圖書館,查閱資料。
師:什么感覺?
生:讀起來干巴巴,情感不夠強烈,缺乏氣勢。
生:把“是您”放在前面,可以突出是“老師”而不是別人更加的辛苦和勞累,如果放在中間顯得平淡無奇。
師:那你們一起來讀讀這三句排比句,再感受一下。
師:我和你們在一起,很快樂,我們彼此都有收獲。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剛才我領著你們欣賞了第四自然段,現在讓我們來讀讀第三段吧!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讀了第三段,有什么收獲?
生:這一段可以分成三部分,“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lán)的畫卷!”是總寫,“每天清晨——歡樂和幸福。”是敘述了在學校里的生活,最后感謝母校。
師: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我不同意,應該從“每天清晨——有的制作標本……”。(其他同學紛紛點頭,剛才那位學生主動站起來說自己搞錯了。)
師:那你們覺得這一部分是怎樣來表達眷戀的?(學生遇到困難,大都不能自主欣賞)
師:那我們先來看第一句,這一句寫了什么?(有意放慢節奏給學生引路)
生:寫了每天清晨,我們走進大門,校園里就有了歡聲笑語。
師:讀讀第二句,寫了什么?
生:寫了早操開始了,我們排著隊進入操場做早操。
師:那第三句呢?
生:上課了,我們聽得專心,讀得動情,議得熱烈。
師:讀讀第四句。
生:這一句寫了中午15分鐘時間,我們在描紅臨貼。
師:最后一句呢?
生:寫了每周兩次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我們各自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
師:這樣一句一句地理解似乎很小兒科啊,知道我為什么讓你們這樣一句一句地說?讀讀這幾句,發現了什么?
生:作者從清晨一直寫到中午,還寫到興趣活動。
生:也就是他從早到晚寫了在學校里一天的學習生活!
師: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一千多個日子,難忘的事說也說不完,他就選取了典型的一天,具體寫了一天的學習生活。這樣寫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他們一天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的,但又是豐富多彩的。
師:課件出示濃縮了的一段話(即把第三段縮寫了)讀一讀,這樣寫不也寫了一天的學習生活嗎?
生:不行,這樣寫好象有點不通。
師:是不通嗎?有其他意見嗎?
生:這樣寫就沒有活潑感了。
生:我也覺得不行,因為第一句說:“6年的學習生活像幅五彩斑斕的畫卷!”,如果把中間的5句話變得簡煉、概括了,那么就不能說明“學習生活像五彩的畫卷”了。
生:這樣簡單地寫就不能深深地表達他們對學校的熱愛了。
師:你們都說到了點子上。那請你們再讀讀這一段,抓住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具體說說如何寫出校園生活的美好。
生:我從“在課堂上,我們聽得專心,讀得動情,議得熱烈,就像棵棵幼苗盡情地吮吸著汩(gǔ)汩流來的甘泉。”這句話中感受到我們像幼苗一樣吮吸著汩汩流來的甘泉,就是在學習知識。
師:讀讀前后文,能說說他們像幼苗一樣汩汩吸著哪些知識的甘泉嗎?(學生議論略)
師:吸收知識本來是——(學生接:無聲無形無息的)但是這樣寫能讓我們仿佛看到幼苗在——(學生:長大),汩汩的聲音仿佛就是幼苗拔節而高的聲音。讓我們來讀讀這句話,感受比喻的妙處吧!(生讀)
生:我還發現前面寫了我們像棵棵幼苗,后面又寫了“我們在這里茁壯成長”也把我們比成了幼苗,前后呼應。
師:你能聯系文章的前后思考,很有眼光。繼續交流。
生:“每天清晨,我們迎著朝陽跨進學校的大門,沉寂了一夜的校園頓時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這句話寫出了校園有我們的歡聲笑語。
生:讓我感受到了同學都是充滿活力的。
生:我覺得我們就如同剛升起的朝陽一般,充滿活力,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生:我覺得校園是因為有了我們才充滿了歡聲笑語,才充滿了活力。
師:“那把這句話改為——每天清晨,我們迎著朝陽跨進學校的大門,沉寂了一夜的校園頓時有了(或者改為充滿)我們的歡聲笑語。”你們再讀讀。學生經此沖擊,目標鎖定了“蕩漾”這個詞語。
生:“蕩漾”這個詞用得好,蕩漾是有一種水的柔情那種感覺,又有點似母親的感覺。我感覺學校像一位母親,我們在她的懷抱里,盡情嬉戲,盡情學習。
生:我感覺歡聲笑語也像水波一樣在蕩漾。
師:嗯,大家都看到過水波蕩漾吧,水波是——學生接說:一圈一圈蕩起來,漾開去的,有漣漪的。師:那么歡聲笑語“蕩漾”,讓我們仿佛看到——學生接說:歡聲笑語也像水波一樣一圈圈地蕩漾開去,蕩漾開去。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在我們的耳邊、在我們的心房——學生接說:回蕩、碰撞、蕩漾……師:我們被歡聲笑語包融了,我們沉浸其中。
學生朗讀這個語句。朗讀整個語段。
三、小結。
師:因為時間關系,這一節課就上到這,這節課我們只完成了兩個任務,讀懂和欣賞,還沒來得及批評。這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師寫的。她是站在一個老師的立場,是以一種成人的眼光來想象你們的心情來寫的,可能會有不足的地方,課后你們好好去發現發現。
生:老師寫得沒有童趣。
生:他沒有寫出我們心里的真實想法。
師:哦,帶有一種成人腔是嗎?
生:我覺得在6年的學校生活中,不只有高興,還有許多痛苦和挫折。
師:你說的是沒錯。這篇文章只是從“留戀”這個情感角度去表達的。課后找找毛病,修改修改文章,請你們的老師轉交給我,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