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 練習(通用3篇)
古詩兩首 練習 篇1
一、填空
1、《冬夜讀書示子聿》是 朝 所寫,是用 來教育兒子子聿的。這首詩告訴人們 。
2、《觀書有感》是 朝 所寫。這首詩借
來喻 。這首詩告訴我們 。
3、我國古代許多詩人往往借詩喻理,請寫出三句蘊含著深刻道理的詩句,并簡要闡述其意義。
、僭娙 《 》中的“ , 。”它告訴我們:
。
、谠娙 《 》中的“ , 。” 它告訴我們: 。
、墼娙 《 》中的“ , 。” 它告訴我們: 。
4、詩人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黑發不知勤學早,
。
二、選擇正確的說法。
1、下列詩句中沒有描寫春風的一句是( )
、匐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②野火燒盡,春風吹又生。
、劬淼仫L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④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2、下列詩句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是( )
、俾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五故人。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哪句寫的內容是作者的想象?( )
、賱ν夂鰝魇账E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②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蹍s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④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4、下列哪組詩表現的主題是一樣的? ( )
、佟顿x得古原草送別》《江南春》《春望》 ②《涼州詞》《己亥雜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③《送元二使安西》《贈汪倫》《過故人莊》 ④《芙蓉樓送辛漸》《贈汪倫》《春望》
5、下面哪組詩都是描寫西湖美景的?( )
《飲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望洞庭》
《飲湖上初晴后雨》 《題西林壁》 《泊秦淮》
《飲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三、根據要求填空:
有的同學作文時言之無物,苦于無內容可寫,老師啟發他們:“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增加積累,朱熹所說的‘ ’便是這個道理。但書本知識終歸有限,還要多參加活動親自實踐才能獲得鮮活的素材,正如陸游所說的‘ ’”
四、下列詩中各用的什么修辭手法?請寫在括號中。
①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
、谥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
、蹆砂对陈曁洳蛔,輕舟已過萬重山。 ( )
④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
、荽饲粦焐嫌,人間能有幾回聞? ( )
五、寫出下列詩句的出處及作者
1、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 》 ( )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 ( )
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 ( )
六、讀讀背背。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春 日
陸游 朱熹
三萬里河東入海, 勝日尋芳泗水濱,
五千仞岳上摩天。 無邊光景一時新。
遺民淚盡胡塵里, 等閑識得東風面,
南望王師又一年。 萬紫千紅總是春。
1、“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边\用了 的修辭手法,表現了
。
2、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中,我們體會到陸游
。粡摹洞喝铡芬辉娭校覀凅w會到朱熹
。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古詩兩首 練習 篇2
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使學生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和農民勞動的辛苦,要尊重農民,愛惜糧食。初步了解詩人所反映的當時的不平等的社會現實。
教學重點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生字卡片、插圖、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我們學過哪些古詩嗎?能背誦嗎?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古詩。板書:古詩兩首。解釋“古詩”的意思。詩歌以“首”為單位。
3、先學《鋤禾》
二、初讀指導
1、板書:鋤禾,領讀。解釋字意。
2、教師范讀、領讀全詩。
3、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教師用小黑板揭示:鋤禾當午粒粒辛苦盤皆
(1)自由拼讀,讀準字音。
(2)指名認讀,提醒學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記住這些字?學生自主學習,然后交流。
4、指導朗讀,注意重音和停頓。
5、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指導。
三、精讀訓練
1、指導看書上的圖。這幅圖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畫的什么?自由說說圖意。
2、當眾交流。
3、教師講“當”、“正是”等字詞意思。板書:日當午汗滴盤中餐辛苦
4、講解。
5、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四、作業
1、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組詞。
2、讀拼音,寫漢字。
3、用“辛苦”說、寫一句話。
4、用自己的話講〈鋤禾〉的意思。
5、背誦〈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朗讀《鋤禾》。
2、用自己的話把《鋤禾》這首古詩的意思講一講。
二、初讀指導
1、板書課題,領讀。農民什么地方值得人們同情呢?
2、教師范讀,領讀。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詞。收閑田農夫粟猶自由拼讀,讀準字音。熟記、練寫生字。
。2)指導朗讀,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頓。
。3)自由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指導。
三、精讀訓練
1、教師介紹粟。
2、學生查字典,弄懂“無”和“猶”的意思。
3、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所以講一講。同桌試講,共同糾正。結合講解板書:春一粒秋萬顆餓死
4、檢查試講情況,指名講解。
5、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說說圖意。
6、為什么豐收農民還要餓死呢?
7、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四、作業
1、畫去括號內不恰當的拼音。
2、解釋。
3、詩句中“一!钡摹傲!北硎荆叭f顆”中的“萬”表示。
4、用自己的話講《憫農》的詩意。
5、背誦《憫農》。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
2、指名用自己的話講〈鋤禾〉、〈憫農〉的意思。
3、背誦〈鋤禾〉、〈憫農〉。
4、再次朗讀〈古詩兩首〉,想:這兩首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禾午粒辛苦農收閑夫。
2、這幾個字里,你認為哪幾個比較好寫?說說你是怎么寫好的。學生自學后逐字講每個字寫時的注意點,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補充和小結。
3、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選擇一首古詩,用自己的話把詩意寫下來。
主要板書
20 古詩兩首
鋤禾 憫農
日當午 汗滴 春
一粒 盤中餐 辛苦
秋 萬顆
餓 死
古詩兩首 練習 篇3
一、默寫這兩首詩。所見 尋隱者不遇 清 袁枚 唐 賈島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這兩首詩都是( )絕句,《尋隱者不遇》是一首問答詩,詩歌記敘了詩人( ),課文主要寫了( )與( )童子的問答,體現了隱者( )的性格以及詩人對他的( )。2、《所見》是清代詩人袁枚的作品,詩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 ).作者在對鄉村自然的描摹過程中,抒發了自己對( )之情。拓展練習:1、古詩文賞析。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 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2、成語積累。寫出幾條非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