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設計(精選2篇)
月光曲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nèi)容,從而體會到貝多芬同情勞動人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3、從課文中找出一些像“幽靜的小路”“斷斷續(xù)續(xù)的鋼琴聲”這樣的詞語,并抄下來。
教學重點:
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貝多芬在一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譜寫了《月光曲》,以及《月光曲》的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知道貝多芬是一位同情和熱愛勞動人民的偉大的音樂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當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我總是喜歡坐下來,聆聽一段優(yōu)美的音樂放松心情,有時還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今天,老師就將自己喜歡的一首曲子送給你們,想聽嗎?
播放《命運》交響曲分析旋律-----激昂
再-播放《致愛麗絲》
生談感受,沉浸在音樂中;教師順勢指導:這就叫陶醉;分析旋律-----舒緩。
師:看來,今天我算遇到了知音,你們也對音樂有著強烈的熱愛,的確,音樂中的旋律不同,也在表達著作者不同的感受,只有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才能真正領悟音樂中的意境。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名家“貝多芬”和他的《月光曲》,相信在這個傳說中會帶給你更深的體會,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板書:月光曲)
一、學文
生讀文
師:讀書時及時做好批注,是一種將文章讀出要點和問題的好習慣。
師:你讀出了什么?
生:(從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會讀書的人總會把一篇文章讀成幾句話,這就是文章的要點。
生:讀出了課文的順序,
師:學會讀課文的順序,也是學會寫作的一條捷徑。
貝多芬地點的轉移:小路——走近茅屋——進茅屋——飛奔回客棧
事情發(fā)展順序:盲姑娘彈琴——貝多芬彈一首曲子——彈第二首——記下《月光曲》
貝多芬心理變化:聽到琴聲疑惑——看到家境感動、激動——盲姑娘懂音樂更激動
師:同一篇文章抓住不同的順序理解,會有不同的收獲。
我覺得這樣的文章如果抓住人物的心理變化來理解,能幫我們更好的分析課文,就讓我們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去體會,再讀課文,有需要可求助小組同學(生讀文,小組交流)
三、交流
注意傾聽,當別人和你分析的是同一人物時,可做適當?shù)难a充,當別人說的和你不同時,可提出疑問,進行評價。
要點:盲姑娘 懂事:抓住“隨便說說”理解
熱愛音樂:這首曲子多難彈呀,要是……該多好啊!(生讀出“多”的體會)
師:就讀出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癡迷
生評價1、感覺2、抓“多”“總是”“要是”
師:一個“多”字卻道出了盲姑娘對音樂無盡的熱愛
懂音樂:彈得多純熟啊!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讀出激動)
出示:一個 的人在 的情況下,對音樂如此癡迷、熱愛,從中,我仿佛看到了她 。
皮鞋匠 作為哥哥,疼愛妹妹------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
有責任感 --------為維持生活,日夜在修皮鞋
有禮貌 --------先生,您找誰
師:讓我們通過朗讀再現(xiàn)那當時感人的畫面。同桌讀,讀出兄妹倆相依為命、對生活的熱愛。
師:聽了這兄妹倆真摯的對話,怎能不叫貝多芬心生感慨呢!于是,才讓他走進茅屋,為盲姑娘彈奏了她想聽的那首曲子。
貝多芬 關愛窮苦人民,有同情心
有才華、有禮貌
出示:一位 在 為 彈奏曲子。從中,我更體會到貝多芬 。
師:此時此刻,你一定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把你的理解寫在書上。
生:貝多芬被眼前的盲姑娘、皮鞋匠相依為命,對生活的熱愛所感動,眼前的盲姑娘雖看不見東西卻如此懂音樂,真是遇到了音樂中的知音,心中萬分激動。
師: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皮鞋匠對妹妹的疼愛,貝多芬對窮苦人民的關愛和同情,是這真摯的愛充盈著貝多芬的內(nèi)心,在萬分激情中,才讓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
這首曲子也一定在表達著貝多芬的內(nèi)心,讓我們閉上眼睛,隨皮鞋匠一起去想象其中的意境。(師讀、配樂)
師:出示:想象的畫面:
音樂的旋律:
貝多芬的心理:
引生理解:畫面:月亮初升——越升越高——洶涌澎湃的大海
旋律:舒緩——漸強——激昂
心理:同情、感動、激動、不滿、憤怒……(生讀文)
師:音樂是心靈的迸發(fā),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常常會被一些人或事物感動著,就會爆發(fā)出創(chuàng)作的火花,這就是靈感。讓我們用心再次去想象、感受那人、音樂、月光交融在一起的美妙景象。(放音樂)生齊讀
師:美好樂曲的產(chǎn)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
二、總結升華
師:貝多芬曾經(jīng)這樣說:“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這一點該是多么幸福!”
此時此刻,出示:貝多芬是幸福的,因為 ;
是幸福的,因為 ;
是幸福的, 。
師:是啊,無論貧窮與富有,無論健康與殘疾,不要抱怨,只要心中常懷感恩的心,只要心中常有美好的追求,就會時時感到幸福,只要關愛他人,同情弱者,就會時時創(chuàng)造幸福。
師: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四、作業(yè)
師: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然而他創(chuàng)作出的音樂帶給人類的卻是幸福與心靈的震撼,同學們課前都找了好多有關貝多芬的資料要匯報,卻不知說哪一點好,但我相信此時,再讓你談貝多芬,一定會有了新的體會,請課下將貝多芬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制成小冊,名為“貝多芬與他的音樂”或“貝多芬——音樂與人生”
五.板書設計: 月光曲
貝多芬 同情窮苦人民
盲姑娘 熱愛音樂、懂音樂、懂事}愛
皮鞋匠 疼愛妹妹
月光曲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感情的變化。
2、在理解內(nèi)容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分析人物言行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月光曲》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2、初步學習分辨事物和聯(lián)想。
教學方法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啟發(fā)法
教具:電腦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 揭示課題
二. 檢查預習
1、 認讀生字詞
2、 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師糾正讀音
3、 通過預習你對課文有哪些了解?
4、 學生質(zhì)疑
三、了解課文大意,理清文章層次
第 二 課 時
一、 復習,引入新課
1、 板書課題:月光曲
2、 請生簡述《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
3、 質(zhì)疑:這節(jié)課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引導生從內(nèi)容及人物質(zhì)疑)
二、 體會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1、 生快速閱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來?
2、 品讀句子,再聯(lián)系上下文,小組討論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貝多芬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這樣說?想象他當時的心情怎樣?
3、 交流討論情況,重點體會以下幾方面:
(1) 貝多芬進屋是被兄妹的談話所感動;
(2) 貝多芬彈一曲是看到兄妹窮,但又愛音樂,產(chǎn)生了同情心;
(3) 貝多芬又彈一曲是因為發(fā)現(xiàn)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激動;
(4) 貝多芬飛奔回店是因為創(chuàng)作了一首新曲子很興奮。
根據(jù)生回答板書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關鍵詞
4、 小結
(1)通過剛才的討論交流,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獲?
師述:這些感情的變化其實就是貝多芬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原因。
(2)這些結論我們是通過什么途徑得到的?根據(jù)生述板書學法。
找
分析言行 問
議
說
體會心情
理解內(nèi)容
三、 學習體會第三節(jié)
1、 文中哪里最讓貝多芬感動?(課件出示兄妹對話)
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那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2、 用剛才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組討論,體會兄妹說話時的心情變化。
3、 交流討論情況
(1)妹妹說第一句話時是(渴望)的心情,因為她知道貝多芬來到小鎮(zhèn),很想
聽貝多芬彈琴;
(2)哥哥說話時是帶著(難過的、遺憾的)心情,因為家里窮他不能滿足妹妹的心愿;
(3)妹妹說第二次話時是帶著(安慰)哥哥的心情,因為他不想讓哥哥為了她而難過。
4、 指導朗讀兄妹的對話
(1) 同桌分角色練讀。
(2) 指名生分角色朗讀。
(3) 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5、 聽了兄妹談話,你有什么想法?
6、 小結:貝多芬正是被這對窮兄妹間的真摯的情感所感動了,才進了屋,才有了后來獻給兄妹倆的《月光曲》。大家想聽這首曲子嗎?
四、初步辨別聯(lián)想與實在事物
1、 請生劃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調(diào)的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2、 小組討論:讀句子,根據(jù)內(nèi)容畫一畫。
3、 請生展示作品,并讓大家評議。
4、 課件出示選擇題,讓生選擇《月光曲》曲調(diào),并說理由。
選一選:a、舒緩——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緩
c、舒緩——激昂——明快
5、 欣賞《月光曲》
6、 請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曲調(diào)的變化。
7、 大家是通過什么途徑體會到《月光曲》的曲調(diào)的?
8、 哥哥為什么會想到這些?
9、 師述: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聯(lián)想可使文章的內(nèi)容更豐富,但聯(lián)想要以實在
事物為依據(jù)。而同樣的音樂,讓不同的人聽,由于各人的經(jīng)歷不同,可能會有不同的聯(lián)想。
五、擴展,體會文章中心
1、聽音樂,想一想:
盲姑娘靜靜地聽著,仿佛看到( )。
我靜靜地聽著,仿佛看到( )。
2、你們認為貝多芬想通過這首曲子表達些什么?
3、窮兄妹倆聽了貝多芬的曲子,他們很幸福。從貝多芬那兒他們也獲得了自信,今后他們會怎樣面對生活呢?
板書設計:
月 光 曲
聽:談話 (感動)
貝多芬 看:貧窮 (同情)
彈:一曲 又一曲 (激動)
記:曲子 (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