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案 讓大家認識我
一、教學重點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制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類型
工藝制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范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 學生活動 | 教學意圖 |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 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范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著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3、教師總結并演示實驗結果:對折——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為完整的葉子(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么形狀的? 6、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 7、師生共同將“名字樹葉”貼在“集體大樹”上。圍繞“集體大樹”,請“名字樹葉”的小作者逐個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如:姓名、年齡、 愛好等等。全班同學給以掌聲鼓勵,使介紹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 學生觀察,發現這是一棵不完整的樹。 學生發言,討論問題 學生辨認其制作方法:是剪或撕出來的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分組,派代表來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樹葉形狀。 觀察課件中的樹葉,體會創新。 學生設計制作自己的“名字樹葉”。 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觀察一下,有多少同學的愛好是一樣的,找到愛好相同的同學,做對好朋友. 學生體會對集體的熱愛。 | 引入情境,創設想象空間。 以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共同發展。 引起學生興趣, 幫助學生自主地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 發揮媒體作用采用直觀的方式引發學生興趣,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學生創新提供素材。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依據學生基本能力分層次輔導,培養學生互教互學能力。 培養學生審美評價及語言表達能力,體驗成功后的快樂。 引導學生要熱愛集體。 |
七、課后反思
通過一系列撕、剪、貼、畫、說、看、玩等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能力。但同時要注意學生年齡較小,練習速度不一,教師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輔導。另外,要注意引導學生不亂扔廢棄紙屑,留住邊角紙料,備于以后的課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