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案 《瓢蟲的花衣裳》(精選4篇)
一年級美術教案 《瓢蟲的花衣裳》 篇1
《瓢蟲的花衣裳》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第八課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通過對觀察瓢蟲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
3、通過觀察、分析、嘗試、探究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瓢蟲基本特征,學會2-3種制作瓢蟲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瓢蟲資料、半圓形物品(例如:瓶蓋、半個乒乓球等)、好看的紙(如:彩紙、糖紙、包裝紙等)、剪刀、膠棒、透明膠等
2、教師準備:實物投影、課件、瓢蟲圖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組一張方形吹塑紙、剪刀、膠棒等
引導階段
1、小組匯報資料的搜集情況;
2、欣賞瓢蟲圖片,感受外形及色彩的美;
3、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欣賞感知
1、出示教師范作,分組欣賞:老師使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樣做出來的?
2、欣賞分析,猜一猜:書上的作品使用什么材料,是怎樣做的?
3、小組交流:怎樣用自己手里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小瓢蟲?
(通過欣賞教師作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達對事物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以及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探究嘗試
1、嘗試練習:小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小瓢蟲。
2、介紹方法:邀請有創意的小組把新方法介紹給全班的同學。
3、教師演示:折紙法、團紙法。
(探究嘗試制作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小組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
創新實踐
1、提出創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在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幾只小瓢蟲。
(2)動作快的小組,可以為小瓢蟲布置一個漂亮的家。
2、學生分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以寬松的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發揮,引導學生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結果,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展示評價
1、以“穿花衣裳的小瓢蟲”作品展來展示各組學生作品,共同欣賞。
2、引導學生自由評價:你覺得哪個組的作品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對老師或同學說一說。
3、總結評價:肯定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
4、結束語: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做出那么漂亮的小瓢蟲,和小瓢蟲成為了好朋友,你們高興嗎?老師真是太喜歡同學們的作品了,要是今后我們能把更多的廢舊材料搜集起來,做成工藝品,既美化了環境,又裝飾了生活,那不就更好了嗎?
(引導學生積極的交流創作體會,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肯定性評價。)
一年級美術教案 《瓢蟲的花衣裳》 篇2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觀察瓢蟲,能夠說出它的外形特征;并能用2-3種方法來制作瓢蟲。教學重點是:能表現出瓢蟲的外形基本特征。教學難點是:學舌感能用自己的方法來制作表現瓢蟲。從教學目標就可以看出本節課表現的方法比較多,是一節綜合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加以想象設計表現瓢蟲。
一個有趣的導入能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先將畫有兩片樹葉的背景掛圖粘貼到黑板上,學生看到后產生了好奇心,我再接著說“今天有兩位客人要到這里來做客”引出瓢蟲(將瓢蟲作品粘貼到樹葉上),再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瓢蟲的原因(喜歡它的顏色、斑點等)自然的導入到新課,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將課題中“瓢蟲”兩字用畫的方式體現。整個導入部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欣賞了作品。課前我就組織學生收集瓢蟲的有關資料,這樣鍛煉了學生自己查找資料的能力,有助于他們學習。課堂上再讓學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瓢蟲,即能豐富其他同學的知識面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能讓他們體驗到一種成就感。
教學中為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瓢蟲的知識我還彩印了許多瓢蟲的圖片,在展示圖片同時加以簡介瓢蟲的有關知識,使學生對這些知識記憶更深刻,并及時教育學生要保護有益的瓢蟲。在本課教學中我沒有做范畫,而是用教材中的作品指導學生欣賞并鼓勵學生向作者學習,鼓勵他們大膽的展開想象。組織學生評比作品時,我還讓學生針對作品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學生在學習他人制作優點的同時看到別人制作中的不足之處,會起到警示作用,對自己今后的制作或繪畫也有幫助。
我的教學設想得很好,但在具體實施中也存在著許多不足。首先在準備方面我認為做的就不夠。我準備的瓢蟲圖片不都具有代表性,有的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顏色也較少,如果找到幾種花樣特殊點的圖片就更好了。由于查找時網上沒有標注瓢蟲的名稱所以使學生欣賞時心中會留下疑問。我的鼓勵性的語言少且平淡。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還需加強,學生在介紹自己了解的瓢蟲時注意到讓他們展示帶來的圖片就更好了。學生在制作前應先強調先畫一只瓢蟲,就會避免學生在課堂中作品完不成。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中優缺點的簡評。在教學中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會虛心接受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并在今后的教學中糾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年級美術教案 《瓢蟲的花衣裳》 篇3
教學目標 :
1、觀察瓢蟲,能夠說出它們的外形特征,讓學生養成愛護益蟲,保護環境的習慣。
2、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習和掌握用幾種方法來表現瓢蟲。
教學重點:
瓢蟲的結構
教學難點 :
如何拓展學生的想象、瓢蟲衣裳圖案的設計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課題導入 :
1、講述一個七星瓢蟲的故事(錄像),老師有一個瓢蟲的故事,大家要認真聽、認真看并回答問題:
(1) 瓢蟲有什么特點。
生答略
師小結:富有光澤,有斑點,且左右對稱,色彩也很豐富,有黃色、紅色、黑色、灰褐色等。
(2) 瓢蟲有幾部分組成。
生答略
(3) 瓢蟲有什么本領。
生答略
師小結:原來我們熟悉的七星瓢蟲本領這么大,那同學們要不要愛護它們呀?
2、師總結:瓢蟲也像同學們喜歡穿上漂亮的衣裳。瓢蟲也有自己美麗的花衣裳。
引出課題——《瓢蟲的花衣裳》
三、新課教授(發展階段)
1、瓢蟲的種類。
瓢蟲約有5000種,我國有300種左右,大部分是益蟲。
農民伯伯喜歡叫它們“花大姐”,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答:略。
2、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
瓢蟲有幾個部分組成,說一說,都有哪些漂亮的衣裳。
主要有:
身體:呈半球狀,翅膀為半圓形、上面還布滿花點。飛行時,翅膀展開為半圓;休息時,倆翅膀合成一圓形。
頭部 :基本為半圓形,頭上有一對觸角。
腳 : 有三對
3、(拓展想象)你們想瓢蟲可以有哪些漂亮衣裳呢?
小組討論:除了花紋,顏色對比也要強,指瓢蟲背上與花紋的色彩對比。
如:
4、看書上使用了哪些材料,他們又是怎樣進行交流的?
(學生討論)答:略
師小結:有的用繪畫形式、還有的使用橡皮泥、彩色紙等制作美麗的瓢蟲。
5、同學們想怎么打扮瓢蟲呢?
學生1:我想為瓢蟲畫上美麗的花衣裳,用繪畫來表現
學生2:我想把美麗的飄蟲做出來,用橡皮泥或彩色紙等來制作
學生3:我想自己變成美麗的瓢蟲,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四、分組活動(學生實踐活動)
1、活動開始:(學生自由組合分成5個大組)
二組為繪畫、二組為手工制作、一組為化妝瓢蟲
2、師建議可以個人創作,鼓勵集體創作。
3、學生實踐活動開始,教師巡視,并參與活動。
五、展示成果(每小組推薦若干名同學)
1、繪畫:說一說你們設計了多少種瓢蟲的花衣裳。
2、制作:都給瓢蟲做了多少花衣裳。
3、化妝:展示瓢蟲的花衣裳,表演(童樂聲起)
把瓢蟲的花衣裳穿在自己的身上翩翩起舞。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課題拓展
欣賞蝴蝶標本
師小結: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植物身上都有漂亮的圖案。只要小朋友認真觀察就能發現自然界存在許多美好的事物。
一年級美術教案 《瓢蟲的花衣裳》 篇4
《瓢蟲的花衣裳》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自由寬松的教學環境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2、通過對觀察瓢蟲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
3、通過觀察、分析、嘗試、探究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瓢蟲基本特征,學會2-3種制作瓢蟲的方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瓢蟲資料、半圓形物品(例如:瓶蓋、半個乒乓球等)、好看的紙(如:彩紙、糖紙、包裝紙等)、剪刀、膠棒、透明膠等
2、教師準備:實物投影、課件、瓢蟲圖片、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范作、每組一張方形吹塑紙、剪刀、膠棒等
引導階段
1、小組匯報資料的搜集情況;
2、欣賞瓢蟲圖片,感受外形及色彩的美;
3、展示本課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欣賞感知
1、出示教師范作,分組欣賞:老師使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樣做出來的?
2、欣賞分析,猜一猜:書上的作品使用什么材料,是怎樣做的?
3、小組交流:怎樣用自己手里的材料做成一只漂亮的小瓢蟲?
(通過欣賞教師作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分析制作材料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達對事物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以及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
探究嘗試
1、嘗試練習:小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小瓢蟲。
2、介紹方法:邀請有創意的小組把新方法介紹給全班的同學。
3、教師演示:折紙法、團紙法。
(探究嘗試制作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小組活動意識和創新意識。)
創新實踐
1、提出創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在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幾只小瓢蟲。
(2)動作快的小組,可以為小瓢蟲布置一個漂亮的家。
2、學生分組合作,教師巡視指導
(以寬松的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鼓勵學生的個性發揮,引導學生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結果,探索各種造型方法,以達到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
展示評價
1、以“穿花衣裳的小瓢蟲”作品展來展示各組學生作品,共同欣賞。
2、引導學生自由評價:你覺得哪個組的作品最漂亮?把你的想法對老師或同學說一說。
3、總結評價:肯定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
4、結束語:同學們用自己的雙手做出那么漂亮的小瓢蟲,和小瓢蟲成為了好朋友,你們高興嗎?老師真是太喜歡同學們的作品了,要是今后我們能把更多的廢舊材料搜集起來,做成工藝品,既美化了環境,又裝飾了生活,那不就更好了嗎?
(引導學生積極的交流創作體會,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美術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給予肯定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