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教案 大家都來做(精選2篇)
一年級美術教案 大家都來做 篇1
課 題
大家都來做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教 材
一年上級冊
第 周
總課時
第 1 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圖形。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過程和方法
以交流的方式倒入,讓學生在思考中獲得新知識。組與組之間進行評比,最后評出繪畫效果優秀組。
情感、態度、價值觀
強調學生在排列創作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內容
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圖形。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物體的造型。
教學策略
以交流的方式倒入,讓學生在思考與實踐中獲得新知識。在游戲中認識規律。
作業 要求
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繪畫。要求:貼近現實、巧妙構思、富有想象。
教的準備
1、物質準備:圖片資料、范畫、石子、沙子、瓶蓋或一些體育用具
2、精神準備: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已有水平。
學的準備
材料: 石子、沙子、瓶蓋或一些體育用具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
復習回憶
呈現新知
分析交流
學習新知
練習指導
鞏固新知
展示欣賞
交流評價
教 學 互 動
設 計 意 圖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
師生交流準備的物品,及所帶的材料可以編排成那些物體和造型。
1、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
2、引導學生思考座談,并開展想象,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人人參與,把瓶蓋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或造型。
組與組之間參觀、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比賽,看看哪組的作品最棒。
交流
觀看
分組討論,互說想法。
根據自己的想法創作完成。
學生練習
引導欣賞,拓展想象空間。
啟發大膽想象。
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
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
教學環節
教 學 互 動
設 計 意 圖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回顧小結課外延伸
活動延伸:運用 所學的知識,回家后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拼擺組合。
回答
將教學延伸到課外。
教學反思:這節課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 :
大家都來做
范圖
范畫:
想象型創作作品
一年級美術教案 大家都來做 篇2
課題:大家都來做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節造型與表現相結合的課程,學生通過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排列、組合來表現具象與抽象事物,也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精神。
教學目標 :
1、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2、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3、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 :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1、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導入 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三、講授新課:
1、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2、發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3、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四、課后拓展
1、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2、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