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迷人的動畫片教學案
三 年級 美術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欣賞評述
課題
迷人的動畫片
課時
2課時
執筆人
教學目標設計1、指導學生欣賞動畫片,使學生發解動畫片的不同類型。
2、在欣賞各種動畫片的同時,使學生發解夸張與變形,是動畫片藝術表現上最主要的特征。
3、在欣賞動畫片的同時,還使學生了解動畫片的制作過程。
教學方法設計討論法、情景教學法、欣賞法等。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學生欣賞歌曲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看動畫片,思考動畫制作過程2.探究動畫片類型3、引導學生發現動畫片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1、了解動畫片的主要類型以及最主要的特征。
2、簡單說出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一)課前準備教具學具:動畫片vcd(二)課堂教學1、引導階段
教師把收集到的國內外各種動畫片的圖片資料展示給學生欣賞,也可利用幻燈片,投影片,錄像帶,vcd甚至電影片等各種教學媒體,播放給學生觀看,以便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也可以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把自己收集得來的各種動畫片的圖片資料,互相交流,欣賞。
2、發展階段
教師可選擇一些學生所熟悉的和所喜愛的動畫片,說說這些動畫片表現的內容和藝術特點。
讓學生歸納一下,動畫片有那些類型,以及動畫片要經過那些工序才能完成。 教學參考資料:
動畫片,英語稱為“卡通”(cartoon),含義是活動漫畫,我們中國也稱“美術片”。動畫片,它采用“逐格攝影”(又稱“定格攝影”)的方法,將一系列互相之間只有細微豪華而動作連續的畫面拍攝在膠片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播放《名偵探科南》片頭歌曲,激起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內容。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1、多媒體出示課題《迷人的動畫片》,由小天使帶領大家一起進入課堂。提問“你們知道動畫片的制作過程嗎?”知道學生看課本圖片。2、多媒體出示,欣賞一組動畫片。找一找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動畫片的不同類型。逐一介紹不同類型的動畫片,同時欣賞 vcd動畫片段。介紹過內外優秀的動畫片,讓學生了解過去和現在我國動畫片在國際中的地位。在欣賞過程中知道學生觀察動畫片的特點。3、多媒體播放vcd《動畫片的發展歷史》提問“為什么這么喜歡看動畫片,它有什么特點吸引你呢?”引導學生發現動畫片的特點。教師指導。多媒體出示“色彩、人物、內容”三個方面,并逐一欣賞圖片和動畫。最后總結出動畫片夸張變形的特點。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三、學習體驗學生作業,老師巡視指導四、展示成果,交流評價五、課堂小結1、談收獲2、課后拓展上(電視動畫片則攝錄在磁帶上),然后以一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來,能獲得形象活動自如的藝術效果。動畫片,有短片,長片和系列片多種,題材和形式廣泛多樣,在世界影壇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電視領域中更受重視,為少年兒童和成年觀眾所喜聞樂見。
動畫片由于用繪畫方法來表現角色的每個動作,因而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工作。一般說,一部10分鐘的短片,片長900英尺,等于1.44萬格畫面,以每張動畫拍攝2格計算,大約要會制七千多幅圖畫。一部90分鐘的長片,就要繪制六萬多張圖畫,需幾十個畫家進行一兩年工作。20世紀80年代后,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運用電子計算機來完成動畫的中間過程,大大提高了動畫片的攝制能力。動畫片的繪畫形式,基本彩“單線平涂”的方法,即在單線畫的形象上,涂上各種均勻的色塊。有少數動畫片,為了保持某種繪畫風格,如水彩畫,炭筆畫,蠟筆畫等,畫面具有濃淡色彩和明暗層次的效果。但繪制這樣的動畫片是十分艱巨的。動畫片,最早誕生于法國。1877年。巴黎的光學家兼畫愛e.雷諾根據“視覺暫留”的原理制成一種新的玩具活動視鏡。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獲獎。1879年他對活動視鏡又作了改進,根據動畫片的基本原理,利用一只餅干筒,發明了活動視鏡影戲機。可以使連續畫的畫帶無限地延長,能夠表現更長的活動圖畫。雷諾繪制了《喂小雞》,《游泳女郎》,《猴子音樂家》等二十多個動畫小節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動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