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藝術下冊《房子為我們遮風雨》《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未來的房子》
第一課題 《房子為我們遮風雨》
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培養學生愛心與親情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步提高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并通過有趣的搭房子游戲活動,充分表達熱愛自己的家的感情。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根據自己帶的材料小組搭建一組漂亮的房屋,表達出自己對家的感受與體驗。
教具準備:
1.歌曲《好房子》錄音帶。
2.各種各樣的房屋圖片。
學具準備:
大的紙箱盒子、膠帶、剪刀、手工刀等工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復備學生活動復備
1、組織紀律,檢查學生工具
2、唱一唱:
《好房子》
3、說一說:
自己家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特點?你喜歡自己家的哪些地方,選擇適當的詞匯表達你對自己家房屋的感受。
4、看一看:
用課件講解各種各樣的房子,讓學生體會不同風格的房屋特征。
5、提出作業要求:
讓學生根據自己帶的材料分小組搭建一組漂亮的房屋,表達出自己對家的感受與體驗。
6、做一做:
到室外讓學生用自己帶的材料小組搭建一組漂亮的房屋。
6、評一評:
對學生搭建的房屋進行評比打分。 1、靜息,等待老師上課。
2、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好房子》。
3、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
“寬敞、明亮、安全、幸福、干凈、整潔、擁擠、破舊等”
4、看各種各樣的房子,學生體會不同風格的房屋特征。
5、聽老師講解作業要求。
6、學生到室外用自己帶的材料分小組搭建一組漂亮的房屋。
7、與同學分享體驗建房的快樂。
課后小記:
第二課題 《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教學目標:
通過對各地民居的欣賞,讓學生在對自己生存的空間的感受中擴大文化視野,了解人類居住環境的演變過程,對祖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認識。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對自己生存的空間的感受中擴大文化視野,了解人類居住環境的演變過程,對祖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認識。
教具準備:
1、中國民居系列圖像資料。
2、不同民居相關的音樂、舞蹈作品的vcd光盤及音樂磁帶。
學具準備:
收集不同的民居圖片的資料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復備學生活動復備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
2、出示課題:《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3、看一看:
讓學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圖片的資料。
4、說一說:
提問:你收集到的圖片是什么地方的房子?他們有什么特征?
5、看一看:
觀察老師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圖片,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民居風格特點。
6、議一議:
大膽想象、按自己的理解說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白天風格的房屋建筑形式?如:蒙古包為什么是圓尖頂?窯洞為什么到現在還得到陜北人民的喜愛?傣族的竹樓為什么架得那么高?江南水鄉得民居為什么是黑瓦白墻……?
7、老師課堂小結。 1、 1、放好工具、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