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美術的節奏教學案
小學 三 年級 美術 學科教案、學案一體化設計
課型
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課題
美術的節奏
課時
2課時
執筆人
教學目標設計1、觀察、體驗美術作品中的節奏感。
2、通過繪畫或剪紙等方式表現美術的節奏感。
教學方法設計情景教學法、觀察法、討論法等。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學生欣賞并回憶自己的經歷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生討論交流值日情形2.交流執勤員的行為規范 3、生上臺演示值日動作。4、欣賞作品,展開想象
教學重點難點:1、對美術節奏的理解 。
2、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圖形,表現美術的節奏。(一)課前準備教具學具:彩紙、剪刀、雙面膠、油畫棒等(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1、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欣賞并提出問題,通過欣賞這些重疊的圖形你有什么感覺?
師歸納:通過把大小、形狀相同或不同的圖案運用多種排列方式進行重疊排列,能產生不同的美感。
2、發展階段
2、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你們在生活中看見什么物體重疊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師示范步驟:先構思設計好圖形后畫出或剪出圖形再進行重疊排列。
4、啟發學生進行創作設計。
5、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感受節奏1、聽——音樂
2、看——兩幅繪畫作品
(1)繪畫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戶、柱子的有規律的排列、園林別墅中花草的間隔栽培。
(2)二方連續紋樣作品中垂直線、水平線、斜線、曲線的重復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復調和。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2、啟發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你們在生活中看見什么物體重疊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師示范步驟:先構思設計好圖形后畫出或剪出圖形再進行重疊排列。
4、啟發學生進行創作設計。
5、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互動設計5、設計構圖三、學習體驗學生作業,老師巡視指導四、展示成果,交流評價五、課堂小結1、談收獲2、課后拓展 教學參考資料:所謂四方連續紋樣,就是以一個基單元紋樣向四周重復排列、連貫延伸并可向外無限擴展的紋樣。四方連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整個四方連續圖案呈波浪形連綴,并在波浪形的骨架內所形成的四方連續圖案。
三、學生作業、老師指導畫出或剪刀動物、人物重疊排列。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五、課堂小結,拓展延伸師:請你談談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獲課后拓展:為商品設計四方連續紋樣。
板書設計美術的節奏1、設計單獨紋樣四方連續 2、重復復印3、涂色4、整理完成
課后反思節奏是構成美術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很廣泛。通過學習美術的節奏,讓學生觀察、體驗美術節奏的特殊美感,并嘗試通過繪畫、剪貼的形式表現簡單的二方連續紋樣和四方連續紋樣,培養學生設計和感受美的能力。教學中,我通過玩音樂節奏游戲、變美術節奏圖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觀察圖片、作品,結合“知識窗”和教師的講解,從而理解美術節奏的概念,了解各種不同的變化形式。學生在欣賞各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到美術節奏的美。所以在進行剪貼、繪畫創作時,學生都能較好的表現出自己喜愛的紋樣內容和排列組合規律,創作出豐富的二方連續紋樣和四方連續紋樣作品。但是對美術節奏在生活中的應用上,學生還缺少細心的觀察和發現,教師也沒有及時的展示和引導,使所學內容沒能與生活很好的結合起來,是一個小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