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基礎知識點整理
明暗交界線:亮部與暗部的分界線(光線和球成0度角的位址)。
投影:球體擋住光線在桌面上形成的陰影。
反光:桌面反射光照射球體所形成的偏亮部分。
1.中國寫意畫講究用筆和用墨,用筆包括落筆,行筆,收筆.用墨包括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的運用。
2.傳統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是勾、皴、點、染。
3.繪畫中的色彩美是指統一與變化中的美。
4.色彩的差別大是強烈對比。在色環中相隔150——180度,色彩差別小的弱對比。在色環中相隔60度以下。
5.美術課可以分成繪畫課、手工課、欣賞課,手工課常運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6.透視的基本規律是近大遠小,可分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成角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角與畫者相對,平行透視是指物體的一個面與畫者相對。
7.要畫好人物物速寫,需要了解人體的大體比例、結構和動態規律,還需要依靠對形象的記憶和理解。
8.選取恰當的形象或物體作為畫面內容叫取景構圖又叫布局或經營位置,應注意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空間以及線條色彩等在畫面中的結構組織形式。
9.剪彩紙的特點是形式多樣、質樸簡潔、內容豐富、富有極強的裝飾性。其步驟是起稿、固定畫稿、刻鉆剪、裱貼
10.三原色是指紅、黃、藍。三間色是指橙、綠、紫。
11.橙色是由紅和黃組成,綠色是由黃和藍組成,紫色是由紅和藍組成的.
12.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淺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本身面貌,可以通過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
13.冷色是指藍、綠等給人涼冷感覺的色彩,曖色是指紅橙等給人溫暖感覺的色彩。
14.中國畫從表現手法上可以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15.任何物體都可以用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四類基本形體去概括。
16.素描的基本調子是三大面五調子,三大面是指受光面、背光面、反光面。五調子是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
17.美術字可分為宋體、黑體、變體三種。黑體美術字外形呈方形或長方形且筆畫粗狀,筆畫粗細基本相等。
18.單獨紋樣是指與四周無聯系的紋樣,它是圖案的基本單元。左右上下四面相連的紋樣稱為四方連續紋樣。
19.角隅紋樣是裝飾邊角的紋樣,可分為對稱式和均衡式兩種。
20.將一分形進行有秩序的反復排列稱為重復具有一種秩序的美感。
21.形有秩序的逐漸變化,就叫漸變。
22.對稱軸或對稱中心兩側相同就叫做對稱,具有一種規則、整齊和穩定的美感。
22.成人的身高為7.5個頭長,少年為6個頭長。
23.“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長度平均分成三份稱為上庭從發際到眉間,中庭從眉間到鼻尖,下庭從鼻尖到下下巴
24.素描可以分為結構素描和明暗素描。
25.以畫馬見長的畫家是徐悲鴻,以畫蝦見長的畫家是齊白石,以畫竹見長的畫家是鄭板橋。
26.山水畫的方法:組織山水畫的方法有近景有遠景,就可以構成不同特色的觀察空間.近景可以用勻、皴、點、染的方法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簡略勾、皴,也可以用渲染的方法來畫。山水畫的步驟是先根據醞釀構圖,然后再畫近景或主要景物。再畫遠景或陪襯景物,最后用濃墨點苔或有重點地著色和整理。
27.點 線 面 組成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是一切造型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