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趣味化研究》集體備課
在二年的課堂上發現也能夠真實必要的激勵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完了《畫自己》一課時,無意中轉到一個平時不愛說話,學習一般的楊華跟前時,我看到他的畫面上有三個人,旁邊亂七八糟的飛舞著一些各色的小點點,我有些生氣,但還是忍了忍,問道:“你畫的是什么呀?”她不慌不忙的說:“我畫的是爸爸和媽媽結婚了,中間這個是我,我在給他們撒禮花呢!”聽著他稚氣的回答,我真慶幸自己沒有發火,我舉起了他的畫第一次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我清晰的看到他小臉上洋溢的快樂。從此她同學回答問題特別積極,只要有微小的進步,就用親切、溫和的話語,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這樣班上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學習興趣更濃。
三.組織學生討論、爭辯,激發學習興趣。
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討論、爭辯,讓他們各抒已見,互相啟發補充,使問題獲得完美的解決,提高他們的學問積極性,使他們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萌芽了解決此問題的欲望。
比如我在四年級講《我設計的自行車》《筆的世界》時,首先讓學生來說說對現在使用的自行車、筆有什么不滿意的,然后提出改進意見,最后要求學生自由合成4人一組,設計一輛自行車,并象產品說明書一樣附以說明。先讓各組討論所做自行車的款式及功能。學生一下子討論開去了,課堂氣氛一下熱鬧起來,學生之間各抒已見,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組內討論得出結果。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更濃了,積極性也提高了,同時也給了學生有互相交流的機會。討論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同時激發學生興趣。
任何一本學科我相信都不是獨立的,需要和其他的學科巧妙地運用。
(一) 音美結合,創設情境
比如在教學的導入部分,采取創設情境的方法,運用音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視聽結合,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清晰明確,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另外,在課堂上配以合適的音樂,可以創設出具體、真實的環境氛圍,顯現和諧、鮮明的形象,促使學生的感、知覺發展,并通過直觀感受誘發他們創造性的想象,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其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很快地進入學習的角色。同時,課上播放適宜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技能,在學生作業時配合以合適的背靜音樂,能使學生創作出精美超水平的作品。如上《迷彩服》這一課。剛上課我先請學生欣賞關于動物的flash歌曲,隨著歌聲的播放。學生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在學生作業時播放了《高山流水》,那是一首琵琶獨奏曲。優美抒情的音樂,創設了理想的氣氛,為學生的發展性學習提供寬松的環境。從而同學們在悠揚的樂聲中專心地、快樂地完成了作業。
(二)體美結合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美術課內容更加有難度,接觸了人物的繪畫,我想如果想把人物畫的生動有活力,就要善于觀察人物在動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四肢發生了什么變化?課間我也和學生走到了外面一起活動,他們在班任的帶領下有的跳大神,有的打口袋,我提醒學生們仔細的觀察,他們在親身經歷的肢體變化后,在上課的鈴聲響起后,我先讓學生整理思路,運動時候肢體的變化。結果他們在我播放的圖片和實際的課外運動后把人物和場景都處理的很好,而且也很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