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與油畫欣賞(精選5篇)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 篇1
15
課型:欣賞 評述 課時:1課時
教材分析:
中西方繪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政治、宗教、審美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工具材料的明顯不同,因此在各自文化傳統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表現形式。代表中國文化精神的傳統中國畫和承載西方文化靈魂的傳統油畫是傳達東西方審美情結的兩大體系,是世界范圍內繪畫藝術的兩種最主要形式。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比較中國畫和油畫的經典作品,使學生初步認識中國畫和油畫的不同形式特點,表現上不同的側重點和審美的不同著眼點。
2 通過了解中國畫和油畫兩大畫種產生和發展的簡要文化背景,了解中國畫和油畫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特色。
3 提高對美術的認識,關注世界的多元化。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了解中國畫和油畫兩大畫種產生和發展的簡要文化背景,了解中國畫和油畫所反映的不同民族特色。
板書:
中國畫與油畫
中國畫 油畫
風格迥異的藝術 注重神韻的表達 事物的客觀再現
多元化的分類方式 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人物畫、風景畫和靜物畫
工筆畫、寫意畫、兼工帶寫 寫實油畫、抽象油畫
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繪畫技法的不同 潑墨法、積墨法、破墨法 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
不透明一次著色法
平涂筆法、散涂筆法、厚涂筆法
工具材料的差異 文房四寶、顏料、 顏料、畫筆、畫刀、畫紙或畫布、
調色盤、筆洗等 上光油、外框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中西方繪畫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政治、宗教、審美等因素的影響,加之工具材料的明顯不同,因此在各自文化傳統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表現形式。代表中國文化精神的傳統中國畫和承載西方文化靈魂的傳統油畫是傳達東西方審美情結的兩大體系,是世界范圍內繪畫藝術的兩種最主要形式。
二 欣賞
播放課件
教師逐個講解評述詳講《韓熙載夜宴圖》 《拾穗》
《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畫史上的名作,它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韓熙載家開宴行樂的場景。韓熙載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游。畫中人物以韓熙載為表現中心,作者細致描畫了他從夜宴開始以后幾個不同階段的神情與活動,精細地把握住了他情緒變化的脈絡。在全圖四十余個人物的刻畫上,作者力求以形傳神,通過人物的動態表現反映其內心狀況,同時營造多種群像組合形態,透出生動和諧的形式美感。畫家還善用細節傳情達意,如以侍女的探頭聽琵琶暗示演奏技藝之高,以盤中水果點明節令,以案上燭火表示時間等等,都值得細心去體會。這幅長卷線條準確流暢,工細靈動,充滿表現力。設色工麗雅致,且富于層次感,神韻獨出。
顧閎中:生卒年不詳,江南人。五代南唐著名畫家。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朝為南唐畫院翰林待詔。擅長畫人物,用筆圓勁,間有方筆轉折,設色濃麗,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意態,形象生動。代表作《韓熙載夜宴圖》。
學生對《八十七神仙畫卷》《花籃圖》《芙蓉錦雞圖》《群蝦圖》從構圖,設色,線條表現及歷史背景進行作品分析討論。
《拾穗》作者米勒油畫,83.5×111厘米,1857年,法國巴黎盧浮宮藏《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描寫了一個農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黃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無際,麥收后的土地上,有三個農婦正彎著身子十分細心地拾取遺落的麥穗,以補充家中的食物。她們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麥垛,似乎和她們毫不相關。我們雖然看不清這三個農婦的相貌及臉部的表情,但米勒卻將她們的身姿描繪有古典雕刻一般莊重的美。這是一幅十分真實的、親切美麗而又給人以豐富聯想的農村勞動生活的圖畫。從中不難看出畫家對勞動的甘苦,特別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義是有著切身的深刻體驗的。整個作品的手法極為簡潔樸實,晴朗的天空和金黃色的麥地顯得十分和諧,豐富的色彩統一于柔和的調子之中,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樣,雖然所畫的內容通俗易懂,簡明單純,但又寓意深長,發人深思,這是米勒藝術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大師,他的大量的以農民題材為主的油畫、素描、版畫至今仍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與鼓舞。
學生對《倒牛奶的女傭》《自由引導人民》《日出 印象》《開著的窗戶》從構圖,設色,線條表現及歷史背景進行作品分析討論。
三 分析對比講述中國畫與油畫同異之處
播放課件
中國畫概述
中國畫簡稱“國畫”,其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在中國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用中國傳統的毛筆、墨汁和顏料,在特制的宣紙或絹上作畫。不但有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之分,而且有工筆、寫意之別。在世界美術領域中,中國畫具有鮮明的民族形式和獨特風格。
中國傳統繪畫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強調筆墨的變化和情趣。它運用線條和墨色,通過勾皴點染和墨色的干濕濃淡,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中國畫講求“以形寫神,神形兼備”,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注重抒發畫家的主觀精神世界。繪畫創作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畫家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把握,由表及里地強調對精神特征的理解,通過畫家的主觀精神因素,包括修養、品德、秉性等,與客觀世界相融合,從而創造出具有深刻內涵的美的形象和境界。
中國畫的空間處理也比較自由靈活,既可以用“以大觀小”法,畫重山疊嶂,也可以用“走馬看山”法,畫長江萬里,打破了時空觀念的限制,使畫面產生一種時間藝術的“流動美”。中國畫在構圖中還講究形與形的呼應,色與色的襯托,并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以產生獨特的形式美和藝術感染力。
另外,中國畫是融詩、書、畫、印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富有東方特色的藝術情趣。
中國畫的裝裱也有自己的講究,一幅完整的國畫,需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于保存、流傳和收藏,是離不開裝裱的。
總之,中國繪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單純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強調神似。它以毛筆、水墨、宣紙為特殊材料,建構了獨特的透視理論,大膽而自由地打破時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與想象力,這種出色的技巧與手段,不僅使中國傳統繪畫獨具藝術魄力,而且日益為世界現代藝術所借鑒,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難怪繪畫大師畢加索說:“真正的藝術在東方。”
油畫概述
油畫是西方繪畫藝術中一個主要的畫種。它起源并發展于歐洲,到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
油畫發展初期的歷史條件奠定了古典油畫的寫實傾向。
17世紀是歐洲古典油畫迅速發展的時期,不同國家的畫家依據自己生活的社會背景、民族氣質,在油畫語言上進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畫技法也日臻豐富。
19世紀末西方油畫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油畫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現自然為藝術創造原則,藝術家將油畫形式作為表現自己精神與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構造作品。
20世紀油畫由于不同的藝術觀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約藝術形式呈現多種傾向,傳統油畫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為藝術觀念的形式體現被強化,甚至被推向極端,油畫形式語言受到高度重視。
隨著藝術觀念的不斷擴大,導致油畫材料與其他材料相結合,產生了不歸屬某一具體畫種的綜合性藝術,油畫因此也走向失去在西方作為主要畫種的地位的趨勢。
中國畫的分類
一、中國畫按題材內容可以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
二、中國畫從表現形式可以分工筆畫、寫意畫、兼工帶寫
三、中國畫從設色上可分為水墨、青綠、金碧、淺絳等
四、中國畫根據畫面內容可以分為傳統繪畫、現代繪畫
油畫的分類
一、油畫從表現內容上可以分為人物畫、風景畫和靜物畫
二、油畫從風格上可以分為寫實油畫、抽象油畫
中國畫的筆墨技法
一、中國畫的筆法
1.執筆法
2.中國畫用筆有中鋒、側鋒、逆鋒、順鋒等方式
3.中國畫運筆方法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分講究,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
二、中國畫的墨法
1.潑墨法
2.積墨法
3.破墨法
油畫的技法
一、油畫的主要技法
1.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
2.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
3.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也稱為直接著色法。
二、油畫的筆法、刀法
1.油畫的筆法
①平涂筆法:平涂筆法即隱藏筆跡的筆法。
②散涂筆法:使顯露筆跡的筆法,從畫面作畫開始,即全面散開著筆。
③厚涂筆法:在作畫過程中使用厚的顏色,用彈性強的畫筆涂擺筆觸,造成畫面凸凹的肌理感。
2.油畫的刀法
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是由筆、墨、紙、硯來構成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除此之外還有顏料、調色盤、筆洗等。
油畫的工具和材料
油畫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
顏料、畫筆、畫刀、畫紙或畫布、上光油、外框等。
四 小結
隨著繪畫歷史的進程,學生能夠感受到東西方藝術的樣式,特征并形成體系,對經典作品能夠準確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并顯示出濃厚的欣賞興趣。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菊花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畫一張,分步步驟圖一張,空白生宣紙1張.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花卉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的水分表現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 新課
我們在四年級時已學過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荸薺和櫻桃,西瓜等,今天,我們學習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菊花.(板書解題:菊花中國畫)
三,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
你們知道菊花什么時候開花嗎 (指名回答)(——它是深秋時獨自開放)
(——深秋之日天氣已經開始變冷,為什么菊花還會開花呢 )因為菊花不怕冷,不畏嚴寒,故它能在深秋獨放,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能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從中尋覓出不同的寓意.我們可以從唐代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的兩首詠菊詩中看看他是如何贊美菊花.其一:"颯颯西風滿院裁,香寒蕊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借菊花不在春天開放,嗟嘆生不逢時,流露出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抒發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其二:"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陣陣香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則充滿革命的豪情,表達了他對起義軍的勝利前景的自信.
你們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競然使人們產生這么多的遐想,實屬不易,今天我們就用菊花這種傲然的精神來學畫菊花吧!
2,讀畫
菊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到處可看到各種各樣的品種,又因近代以來經過園藝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然而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畫的*小菊花.(出示范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菊花,看看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 (——菊葉,菊枝,菊花).再看看菊葉有什么不同 菊花又有什么不同 菊枝呢 (——菊葉有大有小,有淡,有濃,花有全開的花,半開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沒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開的花,菊枝干勁有力地襯托著葉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狀的花瓣組成的 ——由尖頭橢圓形組成的.
(2)再請同學們觀察課本21頁中菊花和菊葉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側鋒畫出菊葉,未全干時勾出葉脈).
(3)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
寫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備.其作畫程度不像工筆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據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對象.而今天所學的"菊花"為小寫意畫,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3,作畫步驟
邊講邊現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菊花的花和葉,均需枝干支撐,花須掩葉,葉則映枝.畫法一般先畫花頭,后穿枝條.而后添葉,也可先畫花頭,次畫葉,最后穿枝.以自已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如枝頭有含飽未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點出.[師示范畫后板書]
②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
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畫后板書](出示分步步驟圖)
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鳥畫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這幾朵菊 花安排在畫紙的適當的位置上.可先用鉛筆輕輕的畫個大慨,以便掌握整體.
畫花:用狼毫小筆蘸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花蕊用綠色填上.
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
畫葉:用大白云濕毛尖蘸少許的墨在盤中間調幾下(可調少許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畫葉(這樣畫出的一筆,就有深有淺,墨色比較活).
(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境衛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 優缺點
3,提出今后應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課外學習
欣賞以菊花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思考畫家是怎樣表現菊花的,怎樣通過菊花表達作者思想感想的 如有時間也可以寫生或者臨摹一幅菊花寫意圖.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 篇3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繪畫的發展史,和中國繪畫都有著那些的表現技法.
增強學生們的知識和對美學的認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讓學生主體參與,在繪畫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在哪兒里.
教具:范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首先,把自己準備好的國畫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把他們的目光吸引過來.接下來看過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國畫哪些是油畫,問一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
二,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分別的介紹作品的內容和具體要表現的含義.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把畫面設計成什么樣子的呀 你都想在畫面上畫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畫成紅色的,因為它向征著熱情等等.
三.組織教學.體驗發現.
大家可以看一下羅中立的>這幅作品,我們通過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 他的手里拿著飯要什么呀 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相互的交換一下意見.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通過今天的美術課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識,要想表現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要畫一幅作品,我應該怎樣去體現.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讓同學們自己去總結作品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同時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國繪畫的工具和分類外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東西.
六,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在了解中國繪畫的同時讓他們自己去書店或家里找一些有關中國繪畫的書籍,去總結其創作意圖.
板書設計:
中國畫和油畫
一. 中國畫:
工具: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
分類:工筆,寫意人物.動物.山水.花鳥
二. 油畫:
工具廣泛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畫與油畫的各自特點。
2、感受中國畫的藝術境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中國畫與油畫的各自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中國畫的藝術境界,掌握欣賞中國畫藝術的基本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作品,激發興趣。)
把已準備好的油畫作品和中國畫作品展示給學生欣賞,并讓學生們對比區分,找出這兩幅畫面中不同的地方。
二、通過欣賞比較,了解油畫與中國畫的特點。
(一)西方油畫花卉作品與中國花卉作品的比較
1、欣賞西方油畫花卉作品
(1)意大利 卡拉瓦喬 《水果籃》
(2)北歐 丟勒 《野兔》
2、欣賞中國花卉作品
明代 徐渭的兩幅作品 《魚蟹圖》
(二)西方油畫人物作品與中國人物作品的比較
1、欣賞西方油畫人物作品
(1)十七世紀西班牙宮廷畫家 委拉斯貴支 《教皇英諾森十世》
(2)意大利 卡拉瓦喬 《女占卜者》
(3)十七世紀荷蘭畫家 倫勃朗 《戴金盔的人》
2、欣賞中國人物作品
(1)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圖》
(2)《對話的人》
(三)油畫與中國畫的特點
西方油畫最突出的特點是求真寫實,追求真實地表現事物的形貌色彩。
中國畫最突出的特點是追求真實地表達人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中國畫的藝術境界
(一)中國畫的藝術境界:追求筆墨韻味與情感思想合二為一
1、“以形寫神”的重要理論
2、推動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兩位關鍵人物:蘇軾和倪瓚
(二)中國畫藝術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真實地表達內心的思想情感
1、南宋 梁楷 《潑墨仙人圖》
2、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圖》
3、南宋 鄭思肖 《蘭花圖》
四、總結延伸
中國畫與油畫欣賞 篇5
12課 中國畫與油畫
教學領域:欣賞評述
總課時數:21,2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繪畫的發展史,和中國繪畫都有著那些的表現技法.
增強學生們的知識和對美學的認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讓學生主體參與,在繪畫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動自己的地方在哪兒里.
教具:范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激發興趣
首先,把自己準備好的國畫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看,把他們的目光吸引過來.接下來看過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國畫哪些是油畫,問一問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今天我就來告訴大家.
二,創設條件.自主參與
分別的介紹作品的內容和具體要表現的含義.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把畫面設計成什么樣子的呀 你都想在畫面上畫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畫成紅色的,因為它向征著熱情等等.
三.組織教學.體驗發現.
大家可以看一下羅中立的>這幅作品,我們通過這幅作品能想到什么呀 他的手里拿著飯要什么呀 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相互的交換一下意見.
四,引導創新,應用實踐
通過今天的美術課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識,要想表現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方向嘗試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我要畫一幅作品,我應該怎樣去體現.
五,反思小結,鞏固提高
讓同學們自己去總結作品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同時在掌握了最基本的中國繪畫的工具和分類外我們更應該進一步的去挖掘更加深刻的東西.
六,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在了解中國繪畫的同時讓他們自己去書店或家里找一些有關中國繪畫的書籍,去總結其創作意圖.
板書設計:
中國畫和油畫
一. 中國畫:
工具:毛筆.墨.中國畫顏料.宣紙.
分類:工筆,寫意人物.動物.山水.花鳥
二. 油畫:
工具廣泛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中國畫傳統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學會欣賞中國畫作品,并從中領會到畫的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務.
2,學習中國畫寫意菊花的簡單畫法,進行筆墨基本功訓練.
教具:
1,學生用具:中國畫顏料,墨汁,毛筆兩支{一支為狼毫小筆用于勾勒線條,一支為羊毫用于點,染色(如大白云)},調色盤,水罐,一張舊報紙代替墊布,八開生宣紙.
2,教師用具:繪畫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畫一張,分步步驟圖一張,空白生宣紙1張.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認識,練習用毛筆,宣紙作寫意花卉畫的技巧.
教學難點:本課難點是用筆用墨和掌握適當的水分表現不同的濃淡墨色.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 新課
我們在四年級時已學過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荸薺和櫻桃,西瓜等,今天,我們學習用中國畫的寫意畫法畫菊花.(板書解題:菊花中國畫)
三,講授新課
1,啟發談話
你們知道菊花什么時候開花嗎 (指名回答)(——它是深秋時獨自開放)
(——深秋之日天氣已經開始變冷,為什么菊花還會開花呢 )因為菊花不怕冷,不畏嚴寒,故它能在深秋獨放,而正是它的這種特性,能引起人們的心理共鳴,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從中尋覓出不同的寓意.我們可以從唐代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的兩首詠菊詩中看看他是如何贊美菊花.其一:"颯颯西風滿院裁,香寒蕊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借菊花不在春天開放,嗟嘆生不逢時,流露出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抒發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壯志.其二:"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陣陣香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則充滿革命的豪情,表達了他對起義軍的勝利前景的自信.
你們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競然使人們產生這么多的遐想,實屬不易,今天我們就用菊花這種傲然的精神來學畫菊花吧!
2,讀畫
菊花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到處可看到各種各樣的品種,又因近代以來經過園藝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然而最常見的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畫的黃色小菊花.(出示范圖)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菊花,看看它們是由那幾個部分構成的 (——菊葉,菊枝,菊花).再看看菊葉有什么不同 菊花又有什么不同 菊枝呢 (——菊葉有大有小,有淡,有濃,花有全開的花,半開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沒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開的花,菊枝干勁有力地襯托著葉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狀的花瓣組成的 ——由尖頭橢圓形組成的.
(2)再請同學們觀察課本21頁中菊花和菊葉的步驟圖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畫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側鋒畫出菊葉,未全干時勾出葉脈).
(3)寫意花卉的技巧特點:
寫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畫.講究用筆筒練流暢狀物形神兼備.其作畫程度不像工筆畫那樣.把色,染步驟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據繪畫藝術效果的需要,綜合勾,皴,擦,染,點等手法表現對象.而今天所學的"菊花"為小寫意畫,下面看看老師是如何所畫它的!
3,作畫步驟
邊講邊現場演示(貼出空白生宣紙),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菊花的花和葉,均需枝干支撐,花須掩葉,葉則映枝.畫法一般先畫花頭,后穿枝條.而后添葉,也可先畫花頭,次畫葉,最后穿枝.以自已的習慣為準,沒有定法.下面介紹一般畫法:
①畫花:先用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黃色.如枝頭有含飽未放的花苞.用淡綠色為小底藤黃色點出.[師示范畫后板書]
②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畫后板書]
③畫葉:先用毛筆蘸淡墨(可調少量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點畫,趁墨色未干時用濃墨勾葉脈)[畫后板書](出示分步步驟圖)
師小結:畫花和葉運用了兩種不同的手法這兩種手法就是小寫意花鳥畫的最基本的枝法特點.
4,帶領學生臨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這幾朵菊 花安排在畫紙的適當的位置上.可先用鉛筆輕輕的畫個大慨,以便掌握整體.
畫花:用狼毫小筆蘸濃墨從花心往外有層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黃色.花蕊用綠色填上.
畫枝:用筆可曲可直,要有節奏,不可太光,可中鋒,可側鋒要留下用筆的痕跡,用色一般同葉色.
畫葉:用大白云濕毛尖蘸少許的墨在盤中間調幾下(可調少許墨綠),筆尖再蘸一點濃墨,大筆畫葉(這樣畫出的一筆,就有深有淺,墨色比較活).
(巡回檢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時表揚與糾正)
四,巡回指導
1,突出重點:詳細講解勾線用筆方法與點染要領,指示學生注意筆墨的濃淡,干濕變化.
2,提醒學生注意環境衛生,不要亂甩毛筆,要用專用的抹布或吸水紙來吸墨,揩桌,擦畫具等,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五,小結
1,展示畫好的作業
2,評價作業 優缺點
3,提出今后應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課外學習
欣賞以菊花為題材的美術作品,思考畫家是怎樣表現菊花的,怎樣通過菊花表達作者思想感想的 如有時間也可以寫生或者臨摹一幅菊花寫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