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生日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借生日說課稿范文 篇1
開展說課活動,促進了教師教學思想的交流。經常開展說課活動,說課與評課相結合,逐漸清除了老師評課中的一些顧忌,大家都能坦率而誠懇地暢談自己的看法,越來越覺得彼此教育思想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交流不同的意見也覺得更自然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借生日說課稿,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說教材】
《借生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講述的就是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給她一只布熊,因為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給媽媽,并將布熊送給媽媽。語言雖然淺顯,但是體現了母女之間濃濃的愛!
【說學情】
我們班有57名學生,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熱情、活潑、開朗、愛說愛笑,在家里是聽話的好孩子,對父母充滿著依賴和感激。可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讓孩子們顯然不知道什么是體貼,什么是關心?我希望通過本堂課的教學,能夠喚起孩子心底的感動,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懂得去體貼他人。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方”、“饣”。
⑵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⑶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的原因。
2、方法與過程:
⑴ 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⑵ 培養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能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并學會討論解決。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能夠喚起孩子心底的感動,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懂得去體貼他人。
【教學理念】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
1、角色轉變:教學中,我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給學生更多的發揮與施展才能的空間。
2、讀中悟情: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學中,我將非常注重學生對課文的朗讀。但在讀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訴他們該怎樣朗讀,而是給學生創設情景,分角色朗讀課文,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
【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程序如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看老師寫個字。板書:借
師:認識嗎?
生:認識,借。
師:你向別人或別人向你借過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向同學借過筆、本、書,也借過別人畫筆橡皮,讓孩子自由說借東西的經歷。
師:好的,看來好多小朋友都有過借東西的經歷。但你們借過這個嗎?板書:生日
師:你們借過嗎?
生:沒有。
師:可真夠奇怪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8課借──
生:借生日。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讓孩子觀看課件,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然后放手讓孩子看拼音讀課文,勾畫生字,讀準生字,讀通課文。接著我和同學們一起玩氣球對對碰的游戲,鞏固生字,了解詞語意思,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讓孩子在快樂中認讀生字和詞語。
然后我用課件演示4個要會寫生字的筆順,直觀形象,并設計了這樣的一道題,讓孩子在語言環境中感受4個生字的意思。
三、讀中感悟,悟中言情
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而要一年級小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有一定困難,因此,我有效的引導顯得更為重要。
課文中的人物對話飽含這母女之間的真情實感,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母女之間的對話,分角色朗讀課文是孩子最喜歡的。因此,我創設情景配樂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孩子在讀的時候,體會小云的疑惑納悶,引導學生想一想:小云的媽媽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嗎?體會媽媽并不是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想著別人。在第二次對話中,抓住小云的話,讓學生思考:小云為什么把生日借給媽媽?讓孩子感受到在媽媽的影響下,小云懂得關心媽媽,體現小云的天真可愛。然后,我繼續創設情境,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媽媽聽到小云要把生日借給她,會對小云說什么呢?
在重點句子的品讀中讓孩子感悟到母女之間的真情,我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精心照顧我們、關心我們、愛護著我們;所以,我們也應該向課文中的小云一樣,多關心自己的媽媽,愛自己的媽媽。板書:愛
給全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讓我們一起祝他們生日快樂,全班同學唱生日快樂歌。
欣賞古詩《游子吟》
四、探究學習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嗎?不知道趕快問問吧。可要用心記住啊!
2、父母生日時,親手做一份小禮物(一幅畫、一件紙工等)送給父親或母親,并說一句祝福的話。
五、板書
18 借生日
媽媽 小云
愛
借生日說課稿范文 篇2
《借生日》是一年級的一篇課文,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借生日》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說教材
《借生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最后一個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課在全冊中起著“鞏固識字,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并能討論解決的作用。
課文講述了家庭生活中很平常的一個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給他一只布熊。因為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并將布熊送給媽媽。全文語言淺顯易懂,體現了母女真情。依據課標中的要求,本課在全冊中起著 “鞏固識字,能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 “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并能討論解決”等作用。
二、說學情
從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來看,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大多活潑、可愛,愛說愛笑,同時又都上過幼兒園,加上三個月來的學習和培養,他們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絕大多數的學生識字速度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受到他們的歡迎,但課堂上注意的時間持續比較短,好動、好玩。另一方面,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很多同學在家中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他們的心里沒有關心別人,體貼別人的概念。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應該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感受母女間的情感,從而喚起學生的共鳴,學會關心他人,懂得去體貼他人。
三、說目標
(一)本課要完成的學習目標具體如下: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方字旁和食字旁兩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的原因。
(二)重、難點:
重點: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難點:從故事中體會母女間的情感,懂得如何關心家人。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安排用兩可是完成,主要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生日蛋糕圖片,師生一起輕聲合唱歌曲《生日快樂》。唱完后,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過生日嗎?誰知道生日是指哪一天?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嗎?在過生日的時候,你們最希望的是什么?2、平日里,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聽說過借生日嗎?(板書并齊讀課題:借生日)
2、看了課題,你有沒有要問的嗎?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吧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提出自讀要求: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課文,注意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反復多讀幾遍,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讀順。[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小組合作學習:讀生字,用喜歡的方法識記,比一比誰認的生字又快又多。3、全班交流匯報:生展示自學生字情況,開火車讀詞語。反饋時,學生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3遍。(課件出示生字、詞)[在學生產生讀的愿望和興趣后,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要求,學生會積極主動、愉悅而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同時,讓學生畫出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讀文識字:再讀課文,數一數這篇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把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借助拼音認字,指名讀,口頭組詞,交流識字方法。認識新偏旁“食字旁和牛字旁”連線鞏固:點蠟燭游戲識字:走迷宮、摘蘋果。
五、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生字
3、指導朗讀"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沒見過媽媽過生日,小云感到疑惑,要突出"從來",讀出納悶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師生讀,同學與同學讀。
4、小云的媽媽說自己把生日給忘了,媽媽真得是忘了嗎?(小云的媽媽并非忘記了自己的生日,而是只想到別人),學生自由發言,播放音樂《我的好媽媽》(五)擴展訓練、活躍思維。
六、板書設計:
借生日
小云——————————媽媽
(愛)
七、說教法
1、導課上:直奔主題,引出生日。
2、重、難點突破上:讀中悟情。在讀中,通過自己的范讀,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心去感受和體會朗讀課文時輕快活潑的基調。
3、提問設計上: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作業設計上:調查父母及其他親人的生日,引導學生做一個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七、說學法
1、識字方法:本課為最后一單元的課文,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許多的識字方法,在這里可以很好的鞏固。
2、閱讀方法: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
3、自學能力:因為全文淺顯易懂,所以在教學中不應有太多的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互相合作探究解決問題,進而理解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