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教學設計與反思
四、全課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怎樣辯認東北、東南、南北、西南呢?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頁例4及做一做,練習二第1、2、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它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能辯認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體會位置與方向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第8頁例4的掛圖(標明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刪去人物及話語)。
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學生盡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于周遭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并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雖然對于“方向”這個詞語學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經常提到、用到。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喝西北風等等,這里只是對方向詞語的理解,而對方向的具體內涵與認識則比較表面、膚淺。同時,這個內容比較抽象,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建構。
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課主要例題圖是一幅城市的生活小區圖,比如圖書館、少年宮、動物園等。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復習實景中與地圖上的東南西北,即:先讓學生說說教室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及自己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坐著誰,再由9名學生站成方隊說位置,引出新課的教學內容并探討新知。
2、在實踐與操作的活動中感受方位概念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空間觀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間觀念,必須有動手做的過程。這個做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更是嘗試、想象、推理、反思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才能逐步加深方位概念的本質理解。通過讓學生指一指、認一認、貼一貼、做一做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并獲得數學經驗。
本節課的教學,我比較重視利用學生熟悉的素材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實用性。當然,我覺得本節課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對于地圖上的這四個方向掌握還不夠。從學生課堂練習反饋中,我發現學生對于描述實景中的這四個方向還不錯,但是到了地圖上去顯得有些不夠熟練。如:在描述自己家與學校的位置時特別明顯。
在后面的教學中,教師還要對此內容加強練習,幫助學生牢固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