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學案例與反思
師:知道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后,現在你能解決剛才的問題了嗎?請你們再次帶著這個規律計算。
算完后,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算一遍,用筆算的方法或用估算的方法都可以。
[反思]
為了使學生體會出學以致用的觀點,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一知識不學不行,不學我就解決不了問題。在教學時,我重組教學內容,將有關0的除法安排到學生需要的地方。學生有了上述心理,自然也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來了。此外,在教學中,我適時滲透驗算方法,使學生自覺養成做后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本節課教學的最大特點是樸實無華、扎實高效。所有知識都是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并親身體驗出來的,在這里教師真正起到了一個引導者、組織者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學習內容來自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學習內容來自學生生活實際,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可使學生更有效。因為,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知識經驗,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同時也體現了學習生活化的理念。例如,在新課開始時,我創設了幫老師選參加跳繩人員的生活情境,學生對這類事感興趣,符合兒童善于表現自己的心理特點,很好地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下發現問題,并敢于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
2、學習需求來自學生。
引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點,充分激發學習動機,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時,教師能夠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跳出教材,辨證地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該著力的地方花時間、下功夫。一是能改編教材的編排體系,將例題中的兩題同時出現,便于學生比較;二是將探究有關0的除法的規律放到例題中進行,教師不直接告訴,而是把這個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地表現自我,創造條件地展現學生的聰明才智(0為什么不能做除數),進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
3、學習過程重視體驗
新課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所謂體驗性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現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可見,體驗性學習是知情合一的學習,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數學學習活動,它旨在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學習科學的知識和方法,體驗探究的樂趣。在教學《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時,學生在試一試、辯一辯、算一算等過程中,給自己提供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自我表現和自我實現的實踐機會,從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規律,掌握了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