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學案例與反思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
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千克,噸,教材安排先認識千克和克,再認識噸.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輕重的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所以不能只靠觀察得到認識.為了使學生獲得克,千克的明確概念,我為學生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如:每個小組一個臺秤,天平和一個體重計,還有許多鹽,水果等物品.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再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開展各種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稱一稱,算一算,比一比等實踐活動中去體驗,去感受.
本節課的教學以實踐活動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是來源于生活的,使學生體會1克,1千克有多重.本節課主要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異質分組,為成員之間互相幫助提供了條件,組內設有組長,匯報員,記錄員來組織和調控整個學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動手"做數學"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同時養成學生樂于與同學交流想法的習慣.
設計思路
1.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結合實際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豐富的情境,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數學價值;同時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矛盾,引起思考,激發學生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發現的問題.
2.構建新知.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以"自主探索"為核心,將"合作交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如猜盒子,稱物體,稱體重等,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3.應用拓展.
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中處處用數學".利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有一流的教學設施,為教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班級現有學生42人,其中大部分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樂于動腦,敢于向困難做斗爭.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觸的事物及思考問題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出現了個體差異.針對這些問題,我采取的對策是:創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利用有趣的數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挖掘教材及學生的潛力,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教師自制兩個相同的盒子,其中一個是空的,另一個里面裝滿砝碼,將每個盒子系上細繩.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個盒子能將繩子拉斷 (學生爭先恐后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將繩子向上拉,裝砝碼的繩子被拉斷.)
師:同樣的盒子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學生猜到一輕一重,之后讓學生掂一掂這兩個盒子,感受它們的輕重.)
(給孩子創造了猜測和判斷的機會,讓他們在判斷中樹立自信心.)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現在我們做"背一背"的游戲好嗎 (教師選擇三名學生,一位同學背另兩位同學,并說一說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