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教學目標〗
1.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
2. 讓學生在推理過程中領悟出相應的方法,從而對現象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出其結果。
3. 通過將自己推理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培養合作意識。
〖教材分析〗
把“對現象的推理”作為教學內容在教材中還是第一次,這是新課程的一大亮點。這種類型的問題原本只出現在數學奧林匹克教材中。如今,這些生動有趣而又易于學生接受的知識溶入數學課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編排上一個大膽的嘗試與創新。立足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教材在問題設計的難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個可以直接判斷的條件,學生只要找準關系句,就能較為輕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關結論。讓學生親身經歷對生活現象判斷的過程,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是教材編寫的重要目的之一。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1. 講述。
我們的老朋友,淘氣、笑笑和小明來咱們班做客了,他們還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問題。
2. (電腦)演示。
(1)小伙伴們,你們好!這個學期,我們學校組織了足球、航模和電腦興趣小組。真是太棒了!根據自己的愛好,我們三人分別參加了其中的一項。
(2)演示:
(3)提問:同學們,你能猜出我們在哪個興趣小組嗎?
(評析以學生熟知的人物笑笑、淘氣作為情境的主角,通過多媒體的生動演示,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小伙伴真的來到了他們中間。拉近了問題與學生的距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自主求知
1.交流。
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把你的想法與同桌說一說。
2.反饋。
(1)師:你們是怎樣想的?你們愿意跟大家交流嗎?
(2)還有別的想法嗎?
教師適時板書:淘氣喜歡航模→航模小組
笑笑不喜歡踢足球→電腦小組
小明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足球小組
3.提問。
(1)你覺得這三句話中,哪一句最重要?
(2)為什么?
4.共識。
“淘氣喜歡航模”這句話最重要,因為通過它不僅直接知道了淘氣是航模小組的,還能幫助我們判斷其他兩個人是什么小組的。
5.激趣:除了用閱讀分析的方法來思考外,你還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嗎?
6.畫表格:
足球航模電腦淘氣 笑笑 小明
(1)觀察:橫著的三行表示什么?豎著的三列呢?它是怎樣記錄信息的呢?
(2)交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注意:思路的不同,既可以橫向思考,也可以縱向思考。
7.評價:用畫表的方法思考問題有什么好處?
8.概述:像剛才這樣,我們從一句或者幾句話中,得出了另外一個新的認識,這個過程就叫做推理。
板書課題:生活中的推理
9. 聯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推理?
10. 整理。
推理時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話,往往能直接得到一個結論,還能幫助我們進行下面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閱讀、畫表格都是推理常用的好方法。
(評析教師不是忙于教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先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信學生的能力。不管是對文字的閱讀理解,還是通過畫表分析,教師都給學生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按不同順序去思考問題。教師充分發揮引導者的角色,抓住學習契機,啟發學生對推理的方法進行歸納和提煉。大膽改進教材,書中的表格只根據條件進行一次判斷,畫一次“√,×”而教師引導學生對條件作出多次、多向的判斷,把表格畫滿“√,×”,這樣,更加便于學生觀察。使學生對推理方法的理解由模糊到清晰,從而真正達到自主建構知識的目的,為解決后面一系列問題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