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教學設計、反思及點評
11. 獨立嘗試:第86頁第2題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推理出這三位老師所教的科目。
(1)學生獨立嘗試。
(2)全班交流、修改、評價。(教師操作電腦進行對應演示)
(三)運用內化
1. 第87頁練一練1。
(1)創設情境。
淘氣和笑笑還帶來了他們的老師和同學,他們正在操場上做游戲呢!你們想認識誰呢?
(2)講述條件。
小紅、小青、小芳、小麗四個人中,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紅、小麗高;而小紅又比小麗高。依教材中的圖你能猜出她們的名字嗎?
(3)獨立嘗試。
(4)分組交流。
(5)全班反饋。
請2~3組推選的發言人完整地說出推理過程,其他同學對他們的發言進行修改和補充。(教師操作電腦,移動名字卡片到正確位置。)
2. 第87頁數學游戲。
認識了女同學,我們再來認識一下男同學。請你根據他們所占的位置,推理出他們各自的名字。
3. 第87頁練一練2。
(1)創設情境。
小玲也氣喘吁吁地跑來了,她為什么現在才來呢?原來,為了和同學們交朋友,她把自己心愛的玩具都拿來了。你能把這些玩具都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嗎?
(2)獨立操作。
拿出操作圖片,把玩具放入正確的柜格中。
(3)交流反饋。
指名回答,其他學生補充,電腦演示。
注意:交流時,方位交代清楚是重點。
(4)養成教育。
小玲是個多么愛整潔的孩子呀,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得井井有條,大家都應該向她學習。
(評析本環節的教學有兩大特色。第一,巧妙地創設情境,將所有練習和上面的例題串接起來。使整個教學在“認識朋友”的大情境中融為一體,要認識更多的朋友,就要通過自己的推理猜出他們的名字,學生始終處于這種情感的驅動中,使原本枯燥的數學問題也變得更加有“人情味”了。第二,教師準確把握題目的難度、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膽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嘗試,再通過與同伴的交流、全班的交流來修正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事實表明,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推理方法后,完全能適應這種活動,學習效果很好。)
(四)總結回顧
1.指導看書:今天這節課你學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情感交流。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朋友,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財富,遇到煩心的事可以向朋友傾訴。你們認為,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祝愿同學們都能結識越來越多的真心朋友。
3.齊唱歌曲《找朋友》。
(評析總結回顧,既是對知識的回顧,也是情感體驗的交流。這節課,教師把關注情感進行到底。一曲《找朋友》更是把整節課的氣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學生都感到這節課上得很有趣,不僅學會了推理的方法,還理解了朋友的真正意義。)
〖教學反思〗
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有意識地對推理的方法進行了提煉和改進。第一,讓學生明確推理時一般要先找到一個關鍵句,作為推理的突破口,這句話一般不僅能直接得出一個結論,還能幫助進行其他的判斷。第二,完善了畫表格打“√,×”的方法,課本只要求學生根據條件作直接判斷,這樣表格中就出現了很多空格,為了更便于學生的觀察,我要求學生不僅要作出直接判斷,還要通過進一步的判斷,用“√,×”填滿所有空格。這兩點設計有效地提升了學習的效果,學生也能輕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