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猜測、推理、驗證──《找規律》案例設計
提醒學生要有規律地排列。)生2:○□○□○□......
生3:□○□○□○......
生4:○○□□○○□□......
生5:○□□○○□□○......
師:能說說你是按照什么規律擺的嗎?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擺法,也能簡單地表述其中的規律。學生發言非常勇躍,一些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也躍躍欲試,這時我及時給予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新課:
1.觀察發現規律。
師:小東家的廚房裝修得可漂亮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指導看書)
小東家的墻面和地面在設計上,隱藏著規律,比一比,看誰最快找出來。
[留給學生觀察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
學生觀察思考后,匯報:說說你找到的規律。
生1(上講臺指著圖):"墻面"中間的斜線上有4個☆,向上一斜線有3個△,向下一斜線有3個○,再向下有2個□,這邊也有2個□,最右邊的下方是△,最左邊的上方是○。
生2:“地面”這一圖中每一斜線是的顏色真是一樣的。
生3:“地面”第一行的第一格是綠色,第二行的第一格是藍色,第三行的第一格是紅色,第四行的第一格是黃色……。
師進一步引導: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么關系,第二行與第三行有什么關系,……每相鄰兩行有什么關系?小朋友再想想,然后在小組里合作交流。
[教學這一過程時,學生通過觀察、獨立思考,發現了不少“規律”,但仍沒發現主要的“規律”。因此,這時我進一步指導學生觀察,最后通過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
學生合作交流,小組匯報。
生4:第一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行的圖形;第二行的□向后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行的圖形;……
生5:豎著看,第一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二列的圖形;第二列的第一格□向下挪到最后一格,就得到第三列的圖形;......
生6:……
[學生邊說,老師邊移動教具,共同驗證規律,最后引導學生歸納規律的特點是:每一行都是前一行的第一個圖形往后挪形成的。]
2.按規律,畫一畫。
指導看書115頁例1:他們之間有什么規律?先仔細觀察,再討論。
師:按這樣的規律排下去,下一組是什么圖形呢?
請一學生上臺演示,其他學生填寫在書本上。
3.動手操作,創造"規律"。
老師家也想象小東家那樣,用四種瓷磚(紅、白、黑、黃)設計出既美觀,又有規律的墻面,你能開動腦筋,幫我設計嗎?
[學生紛紛動手操作起來,大部分學生能分組合作擺出各種方案。]
小組展示、匯報:說說你設計的圖形有什么規律。
生1:紅、白、黑、黃 生2:紅、白、黑、黃
白、黑、黃、紅 黃、紅、白、黑
黑、黃、紅、白 黑、黃、紅、白
黃、紅、白、黑 白、黑、黃、紅
生3:紅、白、黑、黃 生4:黑、黃、紅、白
黑、黃、紅、白 黃、紅、白、黑
紅、白、黑、黃 紅、白、黑、黃
黑、黃、紅、白 白、黑、黃、紅
[第二、第三個學生的方法比較新穎,師:這里又有什么規律?讓學生詳細說一說。]
(三)練習反饋
完成做一做,讓學生說一說你發現了他們之間的什么規律。
[老師巡視時發現:有些學生沒注意觀察,仍以為是第一題的規律,出現作圖錯誤,有些學生還不會應用“移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