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精選12篇)
《找規律》 篇1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學內容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找規律》的第一課時。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為了能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喜歡的“六一聯歡會”為主線展開教學,通過“布置聯歡會場”──“填入場券” ──“參加聯歡會節目”(節目是由一些找規律、藏規律等內容組成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流程
(一)欣賞中感知
1.欣賞圖片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些美麗的照片,一起來看看吧!
(課件出示:西湖邊的“桃柳夾岸”、商店門口的彩旗等有規律的照片。)
2.感知規律
這些圖片美嗎?美在哪?
師小結:這些照片中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有規律的事物多美啊,這節課我們就來找規律。
【通過欣賞,學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們身邊有些事物是有規律的,有規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探究中發現
1.第一次探究
六一節快到了,同學們打算慶祝一下,開個聯歡會。瞧,他們正在布置會場呢!
(屏幕出示未布置完的會場)
看了這個會場,你想說些什么?
是啊,這些彩燈、彩旗和彩花掛的時候是有規律的,小組討論一下,有什么規律呢?
(小組討論后匯報)
大家已經發現了彩燈、彩旗和彩花布置的規律,但這個會場還沒布置完,如果繼續布置的話,該怎樣布置呢?下面我們就幫他們布置完吧!(學生匯報)
【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發學生自覺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使知識的發現過程融于豐富、有趣的生活活動之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
2.第二次探究
經過大家的努力,看看我們共同布置的會場漂亮嗎?(展示布置完的會場。)
【將學生們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在他們面前,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會場布置好了,小朋友們在會場中跳起舞來。(課件演示10個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并伴隨著“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又是按怎樣的規律站的?(音樂停,10個小朋友靜止。)
生1:跳舞的同學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
生2:我認為他們是按一個女同學一個男同學這樣的規律站的。
生3:我覺得他們說得都對。如果跳舞的10個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男同學帶頭就是按一男一女這樣的規律站的,女同學帶頭就是按一女一男這樣的規律站的。
你真會動腦筋,大家看。(課件演示10個小朋友其中兩人放開手排成一排的兩種情況)
【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加深對“生3”的回答的理解,突破難點。】
(三)活動中創造
1.出示入場券
你們想不想參加聯歡會啊?那就得出示聯歡會的入場券,你只要按入場券上的要求涂對了,畫對了,就能參加聯歡會。(學生拿出課先發下的
“入場券”,涂的涂,畫的畫。)
誰來當驗票員?(請一名學生上臺驗一驗另一學生的“入場券”)——同桌互相驗。
2.參加
聯歡會
(1)第一個節目是“請你跟我做一做”
①跟著老師做
我做一串有規律的動作,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跟著往下做。
②跟著一名學生做
(2)第二個節目是“請你跟我擺一擺”
①跟著老師擺
我在上面擺圖形,當我停下來的時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擺的那個圖形舉得高高的,好嗎?
②自己擺一條規律
我擺的規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們想自己來擺規律嗎?
(小組合作,用各種圖形創造一條規律。)
③小組匯報。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圖形創造一條規律,給學生一個運用新知充分發散思維的空間,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3)以其中一個小組擺的規律為例,我們來進行第三個節目──“變一變”。
①你能用其他形式把這條規律表示出來嗎?(引導學生用肢體動作等形式把規律表示出來。)
②你能把這個規律寫下來嗎?
【從具體的動作中抽象出它的變化規律,用數字、圖形等符號表示出來,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符號感”。】
(四)總結中提高
聯歡會結束了,通過今天的聯歡會,大家有什么收獲嗎?
《找規律》 篇2
找規律(第一課時)(五年級上冊)
趙莊中心小學:王景俠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 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 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一、觀察發現,引發規律
今天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老師這里有兩組電話號碼:13912341234 15867826568(粘貼到黑板上)現在我們來比賽一下,女生記第一組,男生記第二組,比賽哪組記的快!女生記的快,為什么呢?男生認為女生的號碼容易記,為什么呢?有規律。有什么規律呢?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其實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找規律”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1、“我們再一起做個游戲,我來做你觀察。發現了什么規律的時候,你就喊停,我就停。”
教師在黑板上畫了1個藍色的氣球,接著在藍色的氣球后面畫了1個紅色的氣球,接著又畫了1個藍色的氣球,再接著畫1個紅的氣球……,(看情況定)
老師(以驚奇的聲音)問道:“可以停了,你們發現規律了?”
“發現了!”“先不說,我來問問好不好,
找學生回答,你來說,我再往下畫,是什么顏色的氣球?”……
老師再問:“再往下畫,什么顏色?” ……
問全班:“如果按你們心里所想的規律,能畫完嗎?”……
你能用語言來描述一下你發現的規律嗎?”
“1藍色和1紅色的是一組。”(教師板書:氣球:每組2個:藍、紅)
(幫大家梳理了一下藍、紅氣球所表現的規律:每2個氣球一組,藍的在前,紅的在后,一直這樣反復。)
老師這兒還藏著一個問題,想挑戰嗎?”……
老師(放慢語速):“如果照這樣畫,第十五個氣球是什么顏色的?”
2、 (小組討論)
預設:(1)我是畫的(畫圖的策略)“你畫了--15--個圓”
(2)我是數的(列舉的策略)“奇數是藍花,偶數是紅花)老師再請這個女生重復她的意見,他拿起粉筆,在剛才的“紅藍氣球”上按照女生的描述詳細標示。
(3)我用的是除法(計算的策略)(每一個數字表示的意思):“兩個汽球為一組,15除以2等于7余1,往后推一個就是紅色……”
師:“還剩一個,我就關注這剩下的一個,全班同學思考,剩下的這個在第幾組?”…… 第八組
老師再追問:“剩下的這個氣球是第八組的第幾個氣球?”…… 第一個
“每一組第一個氣球都是什么顏色?”…… 紅色
“所以我們知道每組第一個氣球都是紅色,那么余一個的氣球肯定也是什么顏色?” ……紅色
師:現在有3種方法判斷第15個氣球是什么顏色這道規律題了,你喜歡哪種方法?……
師:“剛才這個問題很簡單,就兩個氣、球,反復來去,你們有沒有興趣嘗試更難的?”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那好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9頁請看最上面的彩燈圖片。
請同學們認真仔細的觀察圖片,那發現了什么規律?……
(教師板書:彩燈:每組3盞:紅、紫、綠)
照上面燈排列的樣子排下去,從左起第17盞燈是什么樣子的?……
17÷3=5(組)……2(盞)
師:根據余數2可以確定第17盞燈是什么顏色的嗎?……
師:那18盞燈呢?(解決沒有余數的問題)
師:沒有余數說明什么?第18盞燈是什么顏色的呢?
(比較后小結:用計算比較簡便)
2、現在請同學們用計算的方法幫老師解決一個問題。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59頁請看最上面的彩旗圖片。
這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列的呢?(彩旗:每組4面:紅、紅、黃、黃)
從左起第21面、23面彩旗分別是什么顏色?
四、聯系生活、加深理解
1、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報數的游戲,按照自然數的順序全班同學輪流報數。(要求記住自己的數)。老師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我們把報數的規則改一改,如果按照1、2、3這樣的規律報下去,你報的是第幾個數字?”
老師又修改了規則:我們再改一改,如果按照1、2、3、4、的順序報下去,同桌互相交流……
2、我們再來做個游戲,請同學們舉起你的左手,現在我們從大拇指開始數,一直數到小拇指,然后再從大拇指開始,那么26在哪個手指上?38呢?45呢?
3、“數學的偉大使命在于從混沌中發現秩序。”像白天、黑夜的更替,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都是大自然中有規律的現象。而我國的十二生肖屬相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它們每十二年是一輪。
指名一位同學說說:你今年幾歲?屬什么?
提問:今年多少歲的人與他屬相相同呢
五、總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六、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找規律》里面的的確確有些規律,而我們找到這些規律后可以推測,可以想到往后面任何一個位置上它的形狀啊顏色等等。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大自然中蘊藏著很多的有規律的現象,如日出日落,月圓月缺,潮漲潮落,春夏秋冬…,只要同學們能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勇于探究,你一定會獲得更大的收獲,如果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們能發現并利用這些規律,你們一定會創造未來幸福的人生!
《找規律》 篇3
教學設計理念:
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115-11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使學生發現圖形的循環規律。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
3、 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過程中隱含著數學知識。
教學準備:
cai課件 、學具(貼貼畫)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過有關規律的知識。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裝扮著我們的生活。這不,聰聰和明明這兩個小朋友就運用規律的知識來裝飾自己的房間。
課件出示聰聰的房間,播放語音
師:仔細觀察,誰能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可能有:
生1:窗簾的顏色排列有規律。(藍長條和白長條一組,重復出現);
生2:燈籠排列有規律。(兩個紅的一個藍的一組,重復出現);
生3:桌布的顏色排列有規律。
師給予表揚和肯定。
師:聰聰的房間已經參觀過了,現在我們和聰聰一起去參觀一下明明的房間。
課件出示明明的房間,播放語音。
師: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聰聰找出規律嗎?
生:愿意。
師:今天我們就來幫助聰聰“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通過創設情境引入新課,讓學生感覺比較自然親切。學生在參觀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觀察、發現階段,體現數學內容生活化,學生學習的是身邊的數學。同時還可以喚醒學生沉睡已久的舊知)
二、 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1、 找出墻面的規律
師:我們先來找一找墻面圖案的規律。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有些什么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
小組交流,生生互動,激發思維。師參與其中。
組織匯報,并根據學生匯報點擊課件演示。
師:哪個小組把自己發現的規律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
生1:我是斜著看的,斜著看每一斜行的圖形都相同;
生2:橫著看,上一行的第一個圖形移到最后,其他圖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豎著看,前面一排的第一個圖形移到了最下面,就變成了后面一排的圖案。
師激發提問:同學們斜著看,從上往下看,從左往右看,都發現了規律,我們再換一換方法,看看你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點名回答。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發現規律。
師:這種規律就像我們所學的一種什么現象引發的規律?
生:平移現象。(板書:平移)
師:如果按照這個規律再變化一次的話,將會是怎樣的結果?
《找規律》 篇4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課程數學第二冊88-89頁
教學目標 :
1. 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 通過涂色、擺學具、布置教室的活動,教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 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涂色卡、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實物拉出兩串紙花,每串只有兩種顏色,一串有規律,另一串沒有規律。請學生猜猜兩串花的顏色。
引導比較:哪一串猜對得多一些?為什么?
2.剛才我們看到這串花的顏色搭配有一定的順序的,所以容易猜中,像這樣按一定的順序排列的事物,我們就說他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事物,他們在裝扮著我們的生活。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找一找這些事物的規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尋
(一) 教學主題圖
1. 三年級的同學正在舉行班會課,他們把教師打扮的漂漂亮亮,大家看,圖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規律的?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課件出示主題圖
(學生小組合作,代表發言,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點擊畫面)
彩旗排列的規律。(彩旗三面一組,按紅、綠、黃交替出現,第一面和最后一面沒有顏色。)
燈籠圖的規律。(兩個一組,按圓形和三角形交替出現,后面一組是怎樣的?)
小朋友的隊伍的規律(一男一女,還有衣服的顏色)
彩花的規律(藍紅紅,三朵一組,問第7和第9、第10多是什么顏色?學生同桌互相輕輕地說一說,然后老師問,全班學生同時回答。)
最后一排的燈籠沒有規律。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仔細觀察,找到了這么多的規律,現在我們再看一些圖形,看看他們有什么規律。
(二) 變化中的規律。
1. 小朋友真棒,為了獎勵你們,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播放課件,學生跟著節奏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再聽三拍子的動作。)
2. 你們表演的動作真好看,可見,聲音和動作也可以有規律地進行。現在,我們再來欣賞。
3. 看課件(1)依次少1的變化規律等,(2)星星閃爍的規律和愛星閃爍的規律)
三.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1.接著擺,完成例題2、3。
獨立完成,再請學生上來在實物投影上擺一擺。
2.擺一擺、猜一猜。
a.擺一擺(設計規律,擺學具“○、△、 ”)。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規律,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用學具把它擺出來。
b.猜一猜。
師:小朋友真會創造,別的小朋友創造的規律是怎樣的呢?大家愿不愿意猜一猜。
小結:剛才,同學們找到了這么多不同的規律,可見,規律就在我們的身邊,現在,我們來找一找。
四.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1.聯系生活。
(1)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還有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誰來說說。
(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也是有規律的。)
(2)師: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我們一起看一看。
(課件顯示:生活中的規律。教師講述:馬路上的地磚把我們的大街打扮得更漂亮,窗戶一排排是這樣的整齊、美觀,一紅一綠的花草把杭州裝點得更美麗,紅綠燈在閃爍,告訴我們紅燈停,綠燈行,小朋友從小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爭做文明的小市民。))
2.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
師:在生活中,規律的用處真不少!運用規律,可以設計很多漂亮的東西。那么,讓我們用今天學到的規律的知識設計一下黑板的四周,看哪些同學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設計的有規律又很漂亮。
全課結束
《找規律》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字的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0~91頁。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正方形卡片。
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題
小朋友們,小華在自己的生日時,親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間。你們看(電腦出示情景圖),漂亮嗎?房間中哪些是有規律的?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先出示情景圖,吸引學生的注意,然后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規律,鞏固舊知。
小朋友們在小華的房間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規律。看來,生活中許多事物都是有規律的。我們今天就繼續學習“找規律”。
(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a.規律有很多種,小朋友們仔細觀察我們剛才找到的規律,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們真聰明,它們都是有一組重復出現的。
b.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看[電腦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這些圖形的擺放規律嗎?
拿出自己的學具擺一擺,把你找到的規律與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誰來告訴大家這些圖形的規律是什么?
[電腦出示數字]那么,后面應怎么擺呢?
[出示圖形與數字]再往后你會擺嗎?應擺幾個?為什么?
c.小朋友們,剛才我們找到的規律與我們在小華房間里找到的規律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電腦同時出示房間中的規律和例7的(1)]
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并不是重復出現的,而是依次增加1個圖形。
d.我們找到了這組圖形的擺放規律。那么,這兩組圖形的規律大家能找出來嗎?[出示例7的(2)、(3)]
四人小組共同用學具擺一擺,比比哪一小組最先找到規律。
哪一小組愿意將你們發現的規律告訴大家?(學生上臺講解,教師配合出示相應的數字與圖形)
在學生明白原來學習規律的特點后,出示新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發現新規律,并找出不同點。然后放手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探究,進一步了解這些規律的共同點。最后設計活動,仿照性地創造規律,鞏固新知。
e.誰知道這三組圖形的規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對,它們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數。
f.你能創造出一些像這樣的規律嗎?可以用學具擺,也可以在本子上畫。
誰來展示一下你創造出來的規律?
投影器展示,并讓學生說出規律。
2.教學例8。
a.大家看,這是小華創造出的規律[電腦出示例8]。
她創造的規律沒有圖形,只有數,你能找到規律嗎?四人小組可以討論一下。
誰把你找到的規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發現這個規律的?那么,后面的數是幾?為什么?[電腦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應填的數]
在例7教學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己探究例8的規律,并總結找規律的方法。最后,采用“我來考老師”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活動中積極思考,創造規律,將新知識逐步消化。
b.小朋友們這么快就找到了它們的規律。那你們知道這些數的排列規律與剛才我們自己創造的規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不管有沒有圖形,在數量上它們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數。找規律時,只要算出每相鄰兩個數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創造出一些規律來考一考老師嗎?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誰創造出的規律最好。
學生說出自己創造的規律,教師板書,并與學生共同參與,一起找規律。
三、鞏固深化
1.完成書上第90~91頁“做一做”及第92頁第4題。
要求學生說出規律和找規律的方法。
在完成基本練習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2.出示第92頁思考題。
比一比,誰是聰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規律。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找規律的第二課時,著重教學數字間的變化規律。這一課時教學的規律,不再是一組事物間重復出現的規律,而是相鄰兩項等差的規律。在教學時,首先出示情景圖,在學生找規律鞏固舊知的同時,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然后,轉入新知的探究過程,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引導學生找出以前規律的共同特點,然后將新規律與之進行比較找出其特點,抽象出數量間的變化規律。接著進一步抽象到數字間的變化規律,并引導學生掌握找規律的方法。最后,設計創造規律的活動,既讓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又與教師形成互動,不僅有助于知識的反饋,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了新知。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加深難度,出示思考性的題目,促使學生動腦,拓展思維。
專家評析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特點是將找規律一節的全部內容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漸進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知規律。此外,這節課設計讓學生自己創造規律這一環節,不僅起到了鞏固新知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能力,特別是最后師生互動的環節,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思維能力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拓展。
執教: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焦東路小學 李琦
《找規律》 篇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9頁~60頁例1,以及相應的“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發現簡單周期現象中的排列規律,能根據規律確定某個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物體或圖形。
2、使學生主動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3、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讓學生探索和發現規律的過程,體會畫圖、列舉、計算等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優化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初感規律
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個“猜一猜“的游戲,看誰能一猜就中!
1、 (課件顯示)猜一猜,猜一猜( )里什么圖形?(生猜圓形)下一個?學生跟說……
……
師:咦,同學們猜得真準,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呢?
2、猜一猜是什么顏色的磁鐵?
老師手里有綠色和紅色兩種顏色的磁鐵,請你猜一猜我第一次拿出來的是什么顏色的磁鐵?師出示第一次是紅色的,猜第二個是什么顏色?第三個呢?……
怎么一開始你們猜不準,現在都猜對了呢?說說理由。
小結揭題: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原來啊圖形的排列,磁鐵的排列都有著一定的規律。像這樣有規律的排列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帶著“火眼金睛“一起出發去找規律吧。[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觀察場景,感知物體的有序排列
1、(課件出示教材例1場景圖)師:我們一起看這一幅圖,從圖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燈、彩旗)你還發現了什么?
2、師:那這些物體是隨意擺放的嗎?(不是)對,這些物體都是按照一定順序、一定規律擺放的。仔細觀察一下,從左邊起,盆花是按什么順序擺放的?彩燈和彩旗呢?(同桌說一說)
3、全班交流三種物體的排列規律。(看著圖說)
(1)盆花顏色是藍紅藍紅……,2盆為一組依次出現的。
(2)彩燈顏色是紅紫綠,紅紫綠……3個為一組依次出現的。
(3)彩旗顏色是紅紅黃黃紅紅黃黃……4面為一組依次出現的。
三、自主探究,體會多樣的解題策略。(8`)
過渡語:你們觀察得特細致,說得很好,找到了他們排列的規律,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1、首先我們先看盆花(點擊出示盆花小圖)初步提問:在圖中,我們能看到幾盆花?如果繼續照這樣擺下去,從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第10盆花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2、深度提問:照這樣擺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顏色的花?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先猜一猜]這僅僅是我們的猜測,猜測就一定正確嗎?還得驗證?還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決過程畫在或寫在紙上嗎?
①提供足夠時空,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解決;
②待大多數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之后,再組織學生在小組里交流。
[教師注意每個小組交流情況,發現不同的策略,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作適當調整。]
3、全班交流。
引導:同學們已經在小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意見介紹給全班同學?[指名口答,根據學生回答師課件演示相關思考過程]
學生小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隨生適當板書:畫圖 推想計算]
(1)畫圖的策略:○●○●○●○●○●○●○●○ (○表示藍花,●表示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你一共畫了多少個“圓”?(統計用此策略的學生人數)
(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藍花,第2、4、6……盆都是紅花。第15盆是藍花。
教師提問:其他同學明白這種想法的意思嗎?(引導說出位置是單數的都是藍花,雙數的都是紅花)(統計用此策略的學生人數)
(3)計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組,15÷2=7(組)……1(盆),第15盆是藍花。
[學生說,師板書: 15÷2=7(組)……1(盆)答:第15盆是藍花。]
針對算式,教師提問:能說說2是從哪里來的?7什么意思?1呢?
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結合前面學生畫的圖解釋:點擊演示
○● ○● ○● ○● ○● ○● ○
師述:像這樣,每2盆花看作一組,把15÷2=7,那就有這樣的7組。
注意7的單位是“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為什么?
強調:第15盆花的顏色和每組中的第幾盆花相同?
四、獨立嘗試,逐步優化解題方法 (8`)
1. 同學們可真聰明,能用這么多好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那么照這樣排下去,從左邊起第17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呢?(師課件顯示“試一試” )
(1)學生獨立嘗試解答,師巡視。(指名計算方法的學生板演)
(2)展示學生不同想法。
(3)引導學生針對計算的方法質疑思考:為什么除以3?(每3個彩燈可以看作一組)17÷3=5(組)……2(個)余數是2代表什么顏色?為什么?18÷3=6(組),得數沒有余數,該怎樣得到答案?第18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
(4)重點比較:比較這幾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 (可爭論)
如果有學生不同意計算的方法簡便,可以提出第50個、第100個彩燈是什么顏色的問題,引導體會計算確實是簡便的方法。
2.師:掌握了最簡便快捷的方法,就要考驗一下你啦。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課件顯示“試一試”2[指名兩生上臺做,完后評講]
提問:每幾面彩旗可以看作一組?為什么21要除以4?5是什么意思?余數是幾時是紅旗?黃旗呢?
余數是1、2是紅旗。
余數是3及沒有余數是黃旗。
五、多樣練習,加深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1、(課件顯示)練一練第1題。師:我們上課開始就玩了猜一猜的游戲,大家都顯示出了自己的水平,現在又要來讓你們猜一猜了,有把握猜中嗎?瞧,小明和小芳在擺棋子。第21枚擺的是白子還是黑子?獨立計算。一人板書。講評板書時提問:為什么要除以3?沒有余數代表哪一顆棋子?
2、師:小明和小芳在棋下忙,小紅則忙著穿珠子!(課件顯示練一練第2題)
(1)照這樣子穿下去,你知道第18顆珠子是什么顏色的嗎?第24顆呢?比一壁,看誰第一個猜出來!
(2)學生獨立完成,2人板書。
(3)講評板書時提問:18÷4=4(組)……2(顆)4是什么意思?2個4的意思一樣嗎?余數2代表什么顏色?沒有余數又代表什么顏色?
3、畫圖形:練一練第3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②提問:比較一下,這三題有什么不同?
③啟發:能不能模仿上面的樣子,自己設計一個規律,并畫出第32個圖形?
[完后教師展示幾位,讓它們上臺自己說,體現主體,下面同學進行評價建議。]
[同桌相互交換,檢查,畫得對嗎?]
六、應用規律,解決生活中的規律問題 (6`)
過渡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于生活,接下來老師就和大家討論幾個學習、生活中的規律問題。
1、計算器:小華用計算器計算1÷11,計算器會顯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數點后面第100個數字是幾?[說明:顯示0.09090909,就只有0.09090909嗎?其實后面還有呢]
2、練習十第2題,知道生肖嗎?(播放相關介紹)
提問:你今年幾歲?屬什么?今年多少歲的人與你的屬相相同?除了11歲還有人與你的屬相相同嗎?
七、全課小結,回顧與反思學習過程:幾幾班同學們學得不錯,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說說有什么收獲?你會用哪些方法解決今天的規律問題?(你覺得哪種最簡便?)學得開心嗎?學得開心就笑一個,看著大家自信的笑臉,老師能感受到大家的學習不錯。這里也有一組笑臉。
八、提升練習(笑臉):瞧,這些笑臉里可有學問呢?你發現了嗎?
猜一猜: [3個層次][點燃激情般的 快速地]
1、 ……照這樣排,第24個是誰?
2、 …照這樣排,第24個是誰?
3、如果一共20個燦爛的笑臉,那這20個笑臉中紅色的有幾個?黃色的呢?
學生匯報,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優生簡單說說,這個問題我們下一節課將會繼續研究的)
結語:
我們今天找到了許多規律,用規律解決了許多問題。課后請你用自己的眼睛發現生活的更多的有規律的現象,并且用我們的所學到數學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吧。
《找規律》 篇7
一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 第116頁例2
二 教學目標 :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發現數的排列規律,認識新的數列即等差數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及推理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并發現等差數列的規律,能初步運用規律。
四 教具準備:課件
五 教學過程 :
課前輕松,請同學們互相猜謎語。
師:大家情緒這么活躍,能不能課堂上也這樣。我發現同學們,特別喜歡猜,這節課就讓同學們玩一玩,猜一猜,好不好?
正式上課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一位數學王國的小朋友,猜,他是誰?(課件出示 明明)明明覺的大家很聰明,想和大家來猜謎,你們愿意嗎?(愿意)
明明帶來了一堆小旗子,第一組他貼出了一面。(課件出示)第二組他會貼出幾面小旗子呢?你能猜出來嗎?
二、初步探索
1、小組討論,猜測明明第2組會貼出幾面小旗子。
2 、匯報: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 第二組擺出2面小旗子
(二) 第二組擺出3面小旗子
(三) 第二組擺出10面小旗子
……
3 、 揭示謎底
師:我們來看看明明是怎樣想的吧。(課件出示)
是幾面小旗子?(2面)
誰猜中了舉一下手。其他同學雖然你們和明明的想法不一樣,但是都很好,很有想法。
仔細看圖,你還能發現什么?(第2組比第1組多出1面旗子。)
大家愿不愿意繼續來猜猜明明是怎樣想的?我們來聽聽明明是怎樣說的吧。課件出示。(畫外音:我想讓小旗子有規律的擺放)
三、深入探討
1、師明確要求:老師來提一個要求,請同學這次繼續想出下面3組小旗子的擺放,如果同學們想和明明想的一樣的幾率大一些,可以多想幾種情況。先自己利用小旗子代替學具擺一擺。
2、 4人小組,討論交流,并把想法畫在紙上(播放音樂)。
3、匯報:(明確先說一說,每組擺了多少個小旗子,再說一說有什么擺放規律)
第一種 1 2 3 4 5 (課堂上生是指著所畫小旗子來說的)
規律:每次都比上一次多一面。
師在紙上畫出來,每組都比上一組多出一面。問:大家看明白了嗎?是有規律的嗎?誰和他們組想法一樣?
第二種 1 2 1 2 1
生說出每組小旗的擺放數量,讓大家共同找出其中的規律。
師:誰和他們組想法一樣請舉手。
第三種 1 2 4 7 11
生說完之后,師:這么多的小旗子,大家能數的過來嗎,你有更好的方法表示嗎?
生在黑板用數字上記錄,橫著記錄。
1 2 4 7 11
+1 +2 +3 +4
師引導生繼續發現 1 2 3 4 都相差1。
明確再繼續匯報時,一人指著圖說,一人在黑板上寫。
第四種:1 2 5 10 17 (板書)
第五種 1 2 4 8 16 (板書)
4、匯報后,揭示謎底
師:我們來看看明明是怎樣想的吧.
課件出示,先出示第3組,再出示4,5組。
請一個學生說一說明明是按著怎樣的規律去想的。
師:誰和明明的想法一樣,舉一下手,你們真棒。如果明明能像大家一樣再添上黑板上的表示方法,我想大家能看的更清楚,對嗎?
5、明確課題
師:同學們的想法真是又多又好。
真善于動腦筋!這節課我們探索的就是事物中存在的一些簡單的數量規律。板書:
6 、基本練習
(1) 師:剛才有的同學猜的小旗的擺放是這樣的
出示1 10 100 1000
最后一組,應是多少?(生齊答10000)
師:為什么?
提示:數量上是怎樣有規律的變化的?幾個1變成了10,幾個10變成100……
指明答后,師總結:也就是說,每次增加10倍,就變成了下一個數。
(2) 師:老師也擺出了幾組小旗,課件出示
2 4 8 14 22 44 58
師:你能不擺出圖片,就猜出老師空中所要擺的數字是幾嗎?規律是什么,想好后,可以像黑板上的樣子,寫出來。
指明訂正,出示正確答案。讓學生說一說,還有什么發現。(即增加數字都相差5)
四、鞏固練習
師:明明從同學們的討論中也得到了許多知識,現在他想帶同學們到森林中走一走,坐一坐運動,你們想去嗎?(想)不過,要去森林王國必須要闖過三關,你們能闖過去嗎?(能)
第一關 2 7 17 32 52
第二關 100 90 70 40
第三關 1 3 9
每一關都讓學生說一說答案,以及找出的規律。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三關都闖過了,我們就一起隨著明明到達森林里去吧。
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一段大森林里的動畫美景。)
師:大森林里這樣美,明明做起了運動。你知道他是怎樣運動的嗎?
出示練習十二第四、五題,學生完成。
五、拓展練習
師:聰聰看大家玩的這樣高興,也來了。他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拼擺游戲。
課件出示,練習十二思考題。
第四組該是幾個圓片,是多少,應該怎樣放呢?愿不愿意和聰聰一起想一想,分成4人小組,利用學具代替圓片,擺一擺想一想。
六、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發現同學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和推理。在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規律,希望同學們做個有心人,不斷的來發現它,創造它,豐富它,好不好?
《找規律》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15頁-116頁。教學目標:1.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找出直觀事物的變化規律。2.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規律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有規律的排列”,引導學生發現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教學設計思路:1.“看規律”,從教材情景圖導入,充分觀察,充分交流,充分評價。2.“識規律”,感悟圖形排列特征。(1)排隊游戲模仿規律,感受規律;(2)前到后,后前移(例題,擺水果圖);(3)后到前,前后移(做一做);3.“做規律”,用規律知識創造生活美。4.“賞規律”,感受有規形的審美價值。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規律的事物。小雯和小婧兩位小朋友就用規律的知識布置了自己的房間。看!這就是小雯布置的房間。(電腦出示:小文的房間)提問:誰發現了房間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有規律?集體匯報,讓學生各抒己見。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小婧看見小雯把房間布置地這么漂亮,他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間.(電腦出示),我們一起到小婧做客?(好)你看!這就是小婧布置的墻面和地面,可是,這里有規律嗎?(生反應)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找規律。板書:找規律。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1. 找墻面圖案的規律.師:墻面的圖案有規律嗎?如果有,有什么規律,先跟小組里的同學商量、討論一下。3分鐘后,誰來說?(1)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小組討論)(2)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說規律,注意語言表達清楚。 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等。(3)課件演示規律,深化認識。(墻面的規律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2.找地面圖案的規律。師:墻面的圖案有這樣的規律,那么地面的圖案呢?(出示課件)讓學生自由發言說發現。三、鞏固練習,加深認識1.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找出了墻面和地面的規律,真棒!下面我們休息一會,來玩個游戲,用我們剛才學習的規律來玩一個排隊游戲,怎么樣?游戲玩法:五個學生為一組,五個人輪流做組長,負責下指令,其他四人按要求排隊。用abcd代表四個組員,組長下指令:讓b排第一,該怎樣排,組員按指令行動。(請一組示范后其他小組在組內活動)2.教學例1(第一關,擺一擺)。過渡:為了讓我們玩得開心,小婧為我們設計了一個過關游戲。有膽量挑戰嗎?(有!)出示例1:◇◆□■ ◆□■◇ □■◇◆ __ __ __ __(1)請學生按規律,利用學具卡片擺出第四組圖形。(2)請學生說規律。(3)如果讓你接著擺出第五組,你會擺嗎?試試看!(4)在這五組中,你發現哪兩組是相同的。(師:經過了幾次變換,從第五組開始又重復了前面的排列,我們把這樣的排列叫做循環排列)3.擺水果圖。過渡:好客的小婧很高興大家來參觀他的房子,所以為我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可是,他只擺了三組,你能根據規律擺出第四組水果圖嗎? 剛才這兩道題,做對的舉手,哇,還真不少,順利攻下第一關。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二關。4.畫一畫(第二關)。填寫書本115頁例1并完成115頁“做一做”做一做: ☆★○● ●☆★○ ○●☆★ __ __ __四、聯系生活,運用規律(第三關)創作游戲:誰是小小設計師。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當作小手帕),利用老師給的學具為小手帕設計美麗的花邊或圖案,花邊或圖案要有規律。(1)生自由活動,教師巡視。(2)展示作品并介紹作品。(3)互相欣賞作品。五、欣賞有規律的圖片(機動)師: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規律,你能找出來嗎?誰來說說。(衣服的花紋,地板上的瓷磚,窗簾、斑馬線、交通紅綠燈……也是有規律的。)師: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我們一起看一看。課件顯示:自然界的規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規律,小數民族服飾上的規律等。六、總結1.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2.教師結語: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環境打扮得更美麗!
《找規律》 篇9
課題:
單位:江蘇省銅山縣大許鎮太山小學 姓名:李春紅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四年級數學(上)教科書第48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一想”,完成第49頁的“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系,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認識這種關系和其中的簡單規律,并能將這種認識應用到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
2通過觀察、猜測、操作、驗證以及與他人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用數學的觀點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好奇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學重、難點:
認識兩個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并能應用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小棒(10根)、紙片(10個)
教學過程 :
一、游戲導入
夾小棒
師:如果用兩個手指夾1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夾幾根小棒?
生動手夾一夾,說一說。
師:一只手可以夾4根小棒,那么兩只手,三只手,五只手,甚至是更多的手夾小棒,能夾多少根呢?這里面有什么規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
二、探索規律
1、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觀察
師:我們下面到小兔寶寶家去參觀一下吧!你們看到了什么?
讓生說一說。
2、出示問題。
師: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生回答,板書:9 10
7 8
12 13
3、提問:夾子和手帕是怎樣排列的?
生:一個一個排列的。
師:一個一個排列就是手帕、手帕、手帕……夾子、夾子、夾子……來排列的,它們是這樣排列的嗎?
生:不是。是按照一個夾子、一個手帕……這樣排列的。
師:對,它是按照夾子、手帕、夾子、手帕……順序排列的。(板書:夾子、手帕、夾子、手帕……)
師:最后一個是什么?
生:夾子。
師把板書補充完整。(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師:請同學們來觀察小兔和蘑菇的排列順序,說一說他們是怎樣排列的?最后一個是誰?
生:是按照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的順序排列呢?
師板書:小兔、蘑菇、小兔、蘑菇……小兔。
師:那么籬笆和木樁呢?
生: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師板書:籬笆、木樁、籬笆、木樁……籬笆。
4、小結:像以上這樣的排列,叫間隔排列。
板書:間隔排列。
5、師:如果我們把排在前面的物體叫作甲物體,排在后面的物體叫作乙物體。你能說說甲乙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
生: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
生:最后一個物體是甲。
師:你們說的真棒。(板書:甲、乙、甲、乙……甲)
6、師:請同學們觀察甲乙兩個物體的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甲比乙多。
生:甲比乙多1。
師:你真棒。
生:乙比甲少1。
7、師:同學們真厲害!下面就用你們發現的規律來試一試吧。
同位互相合作擺小棒和紙片。
擺三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兩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小棒的個數比紙片多1。
師:擺九根小棒,每兩根小棒中間擺一張紙片,擺了幾張?
生:擺了八張。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小棒是甲物體,紙片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師:擺七張紙片,每兩張紙片中間擺一根小棒?擺了幾根?
生:擺了六根。
師: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的個數間有什么關系?
生:紙片是甲物體,小棒是乙物體,甲比乙多1。
8、師:我們通過擺一擺再次驗證了剛才找的規律。想一想,在我們的周圍還有這樣有規律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生觀察、思考后說一說。
生:桌子和它們的間隔是間隔排列的。
生:窗戶上的鋼筋棍和空檔。
生:課程表,時間表與它們間的空隙。
生:走廊上的柱子和空檔。
生:鐘面上的數字和大格。
師:鐘面上有幾個大格,幾個數字?
生:十二個大格十二個數字。
師:數字和大格是怎樣排列的?
生:按數字、空格、數字、空格……的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順序排列的。
師:最后是誰?
生:是空格。
生:還可以看作是按空格、數字、空格、數字的順序來排列的,最后是數字。
9、師:這兩位同學說的真棒。同學們看看這兩位同學找的例子和剛才那幾位同學說的例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它們都是間隔排列的。
生:如果把數字看作甲物體,把大格看作乙物體,它們是這樣排列的:按甲、乙、甲、乙的順序,最后一個物體是乙。
師:我們大家來為他的發現鼓掌。
生鼓掌。
生:那么甲是十二個,乙是十二個,甲和乙相等。
師:板書:甲、乙、甲、乙……乙 甲和乙相等。
10、回顧游戲:
師:用兩個手指只夾一根小棒,我們用一只手夾了幾根小棒?
生:四根。
師:照這樣計算,兩只手能夾幾根小棒呢?
生:八根。
師:請你動手夾夾。
生夾一夾,說一說。
生:老師,我這樣夾(舉手給大家看),夾了八根。我還有一種夾法,用兩個小手指再夾一根,就夾了九根。再演示給大家看。
師:你真聰明,還有不同答案嗎?
生:那么兩個大手指間也可以夾一根,就是共夾十根。
師讓生到前面演示,其余生跟著做。
師:在這兒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它們又是怎樣排列的?
生:手指是甲物體,木棒是乙物體,它們是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排列的,最后是乙物體。
師:甲和乙的個數分別是多少?有什么關系?
生:甲和乙都是十個,它們相等。
師指著剛才在鐘面發現的規律,說:從游戲中我們再一次驗證了這個規律的存在。利用剛才的發現的規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想想做做。
1、第1題,讓學生讀題,說說誰是甲物體,誰是乙物體,再說結果。
2、第2題,讓學生說出思考過程和答案。
如有困難,師可用粉筆演示。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說出答案。
4、第4題,學生讀題后,說一說是怎樣排列的,再說出結果。
四、小結:
師: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學習了,有兩個物體間隔排列。
生:一個物體是甲,一個物體是乙,它可以按甲乙……甲的順序排列,還可以按甲乙……乙的順序排列。
生:有時甲比乙多1,有時甲和乙同樣多。
……
五、作業 :
1、一座石橋的一邊共有豎桿40根,每兩棵豎桿中間有一塊石板,這座橋的一邊共有多少塊石板?
2、
(1)把一根木料鋸30次,能鋸多少段?
(2)如果鋸成60段,需要鋸多少次?
3、一條路兩端都種樹,每3米種一棵,一共種了120棵樹,這條路全長多少米?
附:板書設計 :
乙 甲
9 10 夾子、手帕、夾子、手帕……夾子。
7 8 小兔、籬笆、小兔、籬笆……小兔。
12 13 木樁、籬笆、木樁、籬笆……木樁。
(1)甲、乙、甲、乙……甲 甲比乙多1。
(2)甲、乙、甲、乙……乙 甲和乙同樣多。
《找規律》 篇10
授課教師:南寧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陳國毅
指導教師:南寧市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方漢碧、肖煒青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88~89頁《找規律》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涂色、擺學具、布置教室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
2.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具準備:錄音帶、課件、動物頭像、星星、涂色卡、繩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創設過新年,學生布置教室的情境。
2.出示課本第88頁主題圖。
問:圖上畫了什么?這些彩旗、小花、燈籠是不是亂擺亂掛的?
教師指出:它們的擺放都有自己的規律,今天我們就來找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感受、認識規律
1.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彩旗”圖部分。
(1)指最后一面未涂色的旗,請學生猜一猜“會是什么顏色”。
(2)學生舉手回答。
2.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燈籠”圖和“小朋友隊列”圖。
(1)小組討論: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有什么規律呢?
(2)小組討論:下一個燈籠是什么顏色?下一個小朋友是男孩還是女孩?
(3)學生舉手回答。
3.課件出示課本第88頁的“花朵”排列圖(花朵顏色改為紅、黃、綠)。
(1)同桌討論:彩花的排列有規律嗎?請猜猜后兩朵未上色的小花應該是什么顏色。
(2)學生舉手回答。
4.小結:小花、彩旗、燈籠的擺放和小朋友的隊伍都是有規律的,都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的。
三、運用規律
1.出示課本第89頁涂色練習(第1題)的卡片(每個學生一張)。
(1)學生按規律涂卡片上的顏色。
(2)指名學生拿涂色卡片上實物投影展示作品。
2.準備學具(△、○、□),每個學生一份。
(1)學生自己設計規律,按規律擺學具。
(2)把擺好的學具拿到實物投影展示,讓其他同學猜規律。
3.聯系生活。
(1)問:你們有沒有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2)學生舉手回答。
4.布置教室。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星星、動物玩具、燈籠(每4人小組一份)。
(2)問:你們能按規律擺放星星、動物玩具、燈籠嗎?
(3)四人小組領取物品,交流合作,學生動手掛星星、玩具、燈籠。
(4)小組之間互相參觀按規律掛好的物品,如發現錯誤由學生自己提出解決方法。
四、全課總結(總結略)
《找規律》 篇11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
⒈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顏色,圖形、物品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種顏色、物品及圖形。
⒉通過涂色、擺學具、布置教室等活動,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推理和動手操作等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⒈通過涂色找出顏色的交替規律。
⒉通過操作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加深對圖形排列規律的認識。
難點:通過涂顏色而不是擺卡片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
四、教具、學具的準備:
教師準備彩旗和五角星,學生準備塑料片。
五、教學過程 :
㈠創設情境,激情引入。
師事先布置好教室,掛上彩旗和五角星。
導語 :小朋友們最喜歡過什么節日啊?
生:新年、圣誕節、“六一”兒童節……
師:“六一”兒童節是我們小朋友自己的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我們班準備開聯歡會慶祝;所以老師打算用這些彩旗和五角星來布置一下教室,你們學得好看嗎?(……)為什么你們會覺得這樣掛好看呢?它們是不是隨便掛的啊?(……)它們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掛的,是有規律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板書——)
㈡引導探索,認識規律
⒈師指著彩旗:老師的彩旗還沒掛完,要在這最后再掛上一面,你們猜猜,會是什么顏色?
⒉生猜中顏色(黃色)。
⒊師:為什么你們都猜黃色呢?
生:因為小旗是按照紅色、黃色這樣的順序一直擺下去的,所以紅旗的后面是黃旗。
⒋師:說的真好,彩旗的規律你們找到了,誰來猜五角星的呢?老師下面將會掛上哪種顏色的五角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⒌師:當然,光是老師一個人布置教室還不夠,老師還想請幾個同學幫幫忙,誰愿意啊?
從舉手的學生中一個小組選一個人,按照男、女的順序依次選,到第六組時,讓生猜師會選男生,還是女生。
⒍出示彩色卡片
師:看來同學們都會了,現在老師這里有一些彩色卡片,老師想在后面再補上兩塊,你能幫幫老師嗎?
生上臺操作,并說明理由。
7.師:老師的五角星是這樣設計的,如果讓你來設計,你的五角星又是怎樣的呢?
生做課本89頁涂五角星顏色的練習,強調顏色不限,但必須是有規律的。
涂好后,指明學生上臺展示,讓其他學生找出規律并評議。四人小組互相評議,看看是否都是有規律的涂色。
㈢動手操作,鞏固發展
⒈師:我們的學具盒里有著各種各樣的塑料片,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創造新的規律?把它擺出來。
生動手操作,師巡視,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適時引導。
⒉請兩名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進行操作,師指著一名學生的作品問:“他擺的有規律嗎?他的規律是什么呢?按照他擺的規律,下一個磁片會是什么?”
對另一名學生進行鼓勵:你能試著像老師剛才那樣提問題考大家嗎?
生提問題,其它人回答。
㈣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⒈拍手規律
師:我們的同學能夠自己創造出這么多規律,真是小小發明家,表揚自己一下(連續鼓掌表揚三次),你們發現了什么,剛才我們的掌聲有沒有規律?
生:有……
師:沒錯,我們是按慢慢快快快的規律拍手的,像拍手這樣你能設計一組有規律的動作出來嗎?小組討論一下,幾個人一起來設計。
請一名學生上臺展示,讓下面的學生找出其規律,然后帶動全班一起拍。
⒉聯系生生活
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規律,你還看到哪些東西的排列是有規律的呢?
生舉例。
㈤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不但會還會自己創造規律,老師真佩服你們,希望你們今后繼續努力,將來個個都能成為設計師。
一年級數學
《找規律》 篇12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及推理能力。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使學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教學重點、難點: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歸納及推理能力。教具準備:課件,學具每人一份。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初步感知規律師:孩子們,我們人類越來越懂得愛護小動物并喜歡和它們交朋友。如今,小動物們居住的環境可大變樣了。這不,今天老師剛剛接到邀請。小兔乖乖邀請咱們二年二班的全體師生到它家做客呢?你們高興嗎?生:高興師:那咱們就出發吧。大家看,一路陽光明媚,路邊花紅柳綠多么美呀!噢,就連路邊的樹木都這么整齊,咦,你們發現這些樹木有什么特點了嗎?(課件出示場景圖)生:一棵松樹,一棵楊樹,一棵松樹,一棵楊樹。師:一棵松樹,一棵楊樹,一棵松樹,一棵楊樹。像這樣重復出現的排列規律是我們一年級已經學過的。那么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找規律。(板書:找規律)師:我們這就來到了小兔乖乖的家。小兔乖乖為了防止大灰狼闖進去呀,還在自家安上了最新科技產品—密碼門。只有輸入正確的密碼,門才可以打開。它已經告訴郭老師了。1234、2341、3412最后應該是多少呢。我怎么忘了,對了,小兔告訴我密碼的設置有一定的規律。可能有什么規律呢?大家一同來幫老師想想。(課件出示小兔家,并在密碼門上出示給出的密碼)生:4123師:咱們找的密碼正確嗎?我們來試一試,郭老師輸入密碼后。咱們一起喊“小兔乖乖把門開開”好嗎?師:輸入密碼(出示家居客廳圖)二、自主探究,進一步認識規律師:小兔乖乖家可真漂亮,它家的墻面和地板更漂亮,想看嗎?生:想看師:小兔拿來了一部分墻面和地板的圖樣,我們來研究研究它們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出示墻面和地板的圖樣)師:我們先看看墻面,它的圖形排列有什么規律。 師:每行都有哪些圖形?每行圖形的排列順序是什么?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生:橫著看:每排都是圓、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這4個圖形,只是所在的位置不同,每一行的第一個移動到下一行的最后一個,其他的每個圖形到下一行時都向前移動一個格。(課件:隨機閃動)生:斜著看:從右上往左下方向的同一斜條上圖形都是一樣的。(課件:隨機閃動)生:豎著看:每列也都是圓、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這4個圖形,只是所有的位置不同,每列的每一個移到下一列的最后一個,其他每個圖形到下一列時都向上移動一個格。(課件:隨機閃動)師:噢,原來是這樣的我們一同來看看(課件演示圖形動態圖)師:墻面圖案有這樣的規律,那么地面圖案的規律呢?(電腦出示地面圖案)綠紅黃藍紅黃藍綠黃藍綠紅藍綠紅黃師:認真觀察,都有什么顏色?生:答師:地板的顏色的變化規律和墻面的規律是不是一樣的。生:(觀察)是師小結:像這樣每個圖形按一定規律,不斷改變自己的位置,叫做循環排列的規律。師: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規律嗎?生:美術課我們學的花邊設計有這樣的規律。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也是這種規律。三、實踐操作,鞏固規律師:小兔乖乖呀非常熱情好客,還為咱們準備了很多水果呢?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課件演示)師:孩子們,你們能找一找下一份應該是怎么擺放嗎?生:能師:誰來試試?師:再下一份呢?生:和第一行相同。師:“哦”,原來真的是一樣的,那么第6行呢?生:和第二行相同。師:恩,真不錯,難怪小兔家墻面和地板這么漂亮,小兔待客,這么井井有條呢,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學問的,看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呀。四.聯系生活,表現規律師:孩子們,我們學了這么長時間一定是累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我來請四名同學。師:他們站的有什么規律?生:一個男生,一個女生,一個男生,一個女生。師:按照今天我們學習的規律,我想讓第二個站在第一的位置,應該怎么辦。生:讓站在后邊去師:我想讓到第一個位置怎么辦,你們自己站一站。師:對嗎?生:對師:請回吧!師:輕松過后,老師來考考你們的眼力,老師出示一組圖形,我們來按照今天學習的規律來用你手中的圖形來擺一擺,第四行應該怎么擺?師:誰愿意到前邊來,幫助老師把黑板上的完成。師:他擺的對嗎?生:對師:說出你這樣擺的理由生:第一行的第一個移到下一行的最后一個其它三個到第二行時都向前移一個位置師:恩,有道理。對的小朋友請舉手,哦,有這么多小朋友都對了,真能干。這回我可增加難度了,請大家把書輕輕翻到117頁,完成117頁的第一題。注意:先用你充滿智慧的眼睛細心觀察,然后再動筆,有難度的同學可以請同伴和老師幫忙,開始吧!師:我找一位同學到前邊完成師:畫完的同學請坐好,用你會說話的眼睛告訴我你畫完了。師:他畫的對嗎?生:對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都對的請舉手。生:舉手。師:手放下吧,今天我們在小兔乖乖家玩的開心嗎?生:開心師:在他家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生:找規律五.拓展思維,創造規律師:你們看,數學不僅可以使我們變得聰明,還可以在生活中處處創造美。大家能用今天我們所學的數學規律,來創造一幅圖案嗎?生:能師:大家看,小兔家的房間這么漂亮,只有一個小小的地方它自己還不滿意,就是他家的窗簾他不喜歡,所以他想讓熱心的二年二班小朋友幫他設計一幅窗簾的圖案,大家愿意嗎?生:愿意師:那么就請同桌合作,利用學具袋里的材料,幫小兔設計出美麗的窗簾,比一比誰設計的最有規律,最有創意,開始吧。生:動手做師:好了,孩子們停下來吧,誰愿意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師:這些材料當中啊,有些是咱們上學期在學習對稱知識時用過的,今天可以說是廢物利用,有時候只要你多留心,好多資源是可以再利用的,其實節約就是一種美,看看你們的作品真的很棒。小兔乖乖看到大家幫他解決了自己的煩心事,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請回吧!師:孩子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著我們的生活,也正是因為數學規律的合理應用,才使得我們的生活環境多姿多彩,所以,我們要善于用自己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規律,用勤勞的雙手去運用規律,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裝扮得更加美麗!師:好了,孩子們,這堂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生:老師再見!師:孩子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