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課堂實錄與反思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86~87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經歷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并判斷其結果。
2、通過與同伴交流推理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歡迎來到華僑城小學
師:大屏幕上的這句話大家會讀嗎?誰來讀一遍?
生:welcome to our school
師:今天有很多外地的老師到我們學校參觀,看我們同學上課,讓我們一起把這句話送給他們好嗎?轉過身去,一起對客人說——
生齊:welcome to our school
cai課件繼續演示華僑城美麗的校園環境。
師:讓我們先和客人們一起欣賞一組圖片,這是什么地方?
生:我們學校。
師邊播放課件邊解說:華僑城小學是一所園林式、花園式的學校,一年四季綠樹成蔭,整個校園都掩映在綠樹與鮮花叢中,早在1994年我們學校就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學校。我們的校園環境這么好,主要是全校師生都有非常強的環保意識,都能自覺地地愛護我們的校園環境。
二、是誰撿起了校園里的垃圾
cai課件從美麗的校園環境一下切換到地面的一處垃圾上。
師:哎喲,不知哪位小朋友送牛奶盒時掉了一個,一陣風把一片黃葉也吹落下來了,這和周圍干凈的地面多不協調啊。瞧!有一個人走過來了,你看,他撿起了垃圾,這是誰呢?
生:顧笑童。
師:為什么?
生:頭發有點像。
生:我覺得有點像歐慧怡。
師:從哪兒看出來的呢?
生:頭發、還有發卡有點像。
生:我猜是陳善樂吧,因為早上我看見她穿的就是這件毛衣。
……
師:到底是誰呢?我再給大家提供一點線索吧。(課件演示撿垃圾的同學的側面,接著是整個正面)
學生看到畫面,一起笑起來,說:是陳善樂!
師:原來真的是陳善樂呀。讓我們為善樂這種自覺保護校園環境的行為鼓鼓掌吧。
師:剛才大家在猜這個人的時候,是怎么猜出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仔細觀察——尋找線索——認真分析)
師:這個過程,這種能力就是我們數學中所說的“推理”,這節課,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推理”。
三、了解我們的興趣班
1、他們參加哪個組
師:剛才我們帶客人們參觀了校園,下面再去了解一下我們的課外興趣小組吧。(課件出示第1題)
師指名讀題
學校組織了足球、書法和電腦興趣小組,淘氣、笑笑和小明分別參加了其中一項。笑笑不喜歡踢足球,小明不是電腦興趣小組的,淘氣喜歡書法。
師:誰能用最簡單的語言概括一下題目的意思?
(學生回答得不是很準確)老師引導他們:題目說了幾個人?幾個組?每人參加一個組,沒有重復,是嗎?到底哪個同學參加了哪個興趣小組?你能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進行推理嗎?
學生小組內互相討論,3分鐘后指名匯報。
生1:題目說淘氣喜歡書法,他肯定是書法小組的,剩下的笑笑不喜歡足球,那笑笑就是電腦小組的,小明肯定就是足球小組的。
生2,生3:略。
師:說得非常好!剛才三個同學的發言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聽出來了嗎?
生4:他們都是先確定淘氣是書法小組的。
師:為什么他們都要先確定淘氣呢?
生5:因為題目直接告訴我們了淘氣喜歡書法。
師:也就是說這是一條“直接信息”,是嗎?(板書:先抓直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