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推理”課堂實錄與反思
師:為了讓表達的同學思維更清晰,聽的同學聽得更清楚,我給大家提供一張表格,你覺得誰是那個小組的就在那個小組打個勾。誰愿意來說?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表格,讓一名學生上臺一邊說推理的過程一邊在表格里打“√”
足球電腦書法淘氣 √笑笑 √ 小明√
師:這樣是不是一目了然了?
2、他們分別教哪個班
師:同學們的興趣小組找到了,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師排課的情況。
指名讀題:學校興趣班開設了美術、音樂、體育和英語四門課,張老師、李老師、王老師和趙老師分別教其中一門學科。
李老師不是美術老師, 王老師從不在操場上課,
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 趙老師上課很少講中文。
師:誰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題目的意思?
生:有四位老師,教四門學科,一人一門,不重復。
(老師剛才的示范起到了作用,學生馬上就會這樣簡單概括題意了。)
讓學生用剛才填表格方法獨立思考,再跟同桌交流。
一名學生上臺展示表格并匯報推理過程:題目說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所以張老師是音樂老師,趙老師上課很少用中文,說明趙老師是英語老師,李老師不是美術老師,那他就是體育老師,王老師從不在操場上上課,王老師就是美術老師。
生2、生3:略。
美術音樂體育英語張老師 √ 李老師 √ 王老師√ 趙老師 √
師:你們聽出來了嗎,這三位同學的發言有又什么共同特點?
生4:他們都是先確定張老師和趙老師的學科的。
師:為什么可以先確定張老師和趙老師的學科呢?
生5:因為題目本來就告訴我們“張老師上課要用鋼琴,趙老師上課很少說中文。
生6:因為他們是“直接信息”!
師:你真厲害!剛才學的知識馬上就會用了。推理時,先抓住直接信息,確定了張老師和李老師所教的學科,剩下兩個老師就很容易定下來了。
生7:為什么剩下來的李老師不是美術老師就是體育老師呢?也可能是別的學科的老師啊?
生8:題目本來就只說了這四門學科,沒有別的學科啊。
生9:去掉音樂和英語就只剩下體育和美術了嘛。
師(對生8):你明白了嗎?
生8:明白了。
生10:老師,我覺得題目還是有點不好,它說“王老師從不在操場上上課”,王老師就是美術老師嗎?美術老師有時也要到操場上畫畫的。
師:是哦,有道理!美術老師確實有時會帶學生去操場上寫生的,那怎么辦呢?(這一點我事先沒有考慮到)
生11:但是根據題目說的“李老師不是美術老師”,也可以斷定李老師是體育老師啊,王老師就是美術老師了。”
師(對生10):你能接受嗎?(生10點頭)不過你提出的意見很有道理,題目確實不嚴密。怎么說才比較好呢?
生11:改為“王老師很少在操場上上課”就行了。
師:好的,我接受你的意見,以后出題一定要嚴密。
3、她們叫什么名字
師:下面我們再去看看體育課排隊的情況。
指名讀題、先在書上獨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
上體育課時,老師讓小紅、小青、小芳和小麗四個人排隊,已知小青不是最高的,但比小紅、小麗高;而小紅又比小麗高。你能標出她們的名字嗎?
(圖略)
指名上臺匯報推理過程(略)。
老師簡單總結:你們最先確定的哪位同學?然后呢?(隨著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中一一標出每個同學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