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與編碼》教案(精選3篇)
《數字與編碼》教案 篇1
教材原有的教學內容是通過調查郵政編碼的編排使學生了解編碼的編排方法。我增加了調查學生比較常見、而且將來使用頻率也比較高的身份證號碼,使教學內容更貼近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教學活動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基于以上理念,我合理利用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將其作為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用網絡資源學習這部分內容,并制定出下面的教學目標。
了解身份證編碼的編排方法,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初步學會編碼。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觀察比較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及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的思維品質。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郵政編碼和身份證編碼,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學會編碼;難點是怎樣科學合理地編碼。
為了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構建了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探索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即課外調查收集,課內創設情境-自主探究-拓展思維-實踐應用幾個環節。
1、調查收集。
學生通過與家長交流了解自己的身份證號碼以及身份證號碼中包含的信息,了解所住位置的郵政編碼。
2、創設情境。
現在我們學生中有很多學生家長是從事商業,所以在導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有趣的商業秘碼,這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學生也因此說出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數字編碼,如車牌號碼、火車編碼、郵政編碼等。再由學生選擇與自己聯系密切的編碼進行研究,學生很自然選擇了熟悉的郵政編碼和身份證號碼,進而引出本課的主要研究對象。
3、自主探究。
現在小孩出生后就已經有了身份證號碼,課堂上他們將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與同學的比較,觀察身份證號碼中包含的信息。根據學生查詢到的信息,教師提出疑問:“身份證中的每一種信息分別是由哪幾位數字所表示的呢?”使學生產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①調查身份證號碼編排的方法。當學生產生探索欲望和興趣之后,教師考慮到應當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的方式去探索身份證號碼的編排方法。可以在網頁里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身份證號碼,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各地區的身份證號碼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數字,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促進了各個層次學生的多向交流和共同發展。
②體會身份證號碼編排的特點。身份證號碼的編排雖然很長,但很科學。通過觀察,學生發現全班同學的身份證中沒有重復的號碼。這時學生提出疑問:我的身份證號碼中怎么有“X”?“如果是孿生兄弟身份證號碼會不會是一樣的?”教師可以適時點撥學生到身份證的編排方法里找一找,哪一位數字能夠區分相同地區相同年齡、性別的人,學生發現最后一位數字“個人信息碼”可以區分,切身體會到身份證號碼編排的唯一性、科學性和合理性。
4、拓展思維。
為了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及空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的思維更開闊,了解常見編碼的編排方法,以豐富學生的編碼知識,擴大學生信息量,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4.實踐應用。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討論怎么為自己編制一個學籍號。
本課的教學設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運用多種學習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闊空間。.通過讓學生收集身份證號碼、郵政編碼等數字,使這些廣泛存在于生活、為學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數學”一下子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數字與編碼”這一看似很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有趣。.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尋找編碼的一般規律,在較高層位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嘗試自己編排學籍號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驗并認識到了
《數字與編碼》教案 篇2
數字與編碼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了解身份證的編碼方法,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初步學會編碼。
2、 讓學生在收集信息,編碼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意識,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3、 在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身份證編碼,體會編碼編排的特點,學會編碼。
難點:對收集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 。
教具準備:
1、 多媒體教學課件。
2、 課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編碼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編碼現象,引出課題:數字與編碼
二、探究身份證號碼的規律
1、 請同學們觀察一組身份證號碼:你從中得到哪些信息?
2、 (大屏幕出示)身份證的號碼信息。
3、 結合具體的身份證實例加以說明:33012719790415 5925
三、實踐與運用
1、 同學們互相介紹自己的身份證號碼。
2、 猜一猜,你的身份證號碼可能是多少?
3、 “小馬虎”在課前收集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能幫幫他嗎?
4、 聽故事想問題。
一個小伙子偷了一戶人家的東西之后猖狂逃跑,并連夜趕制了一張假身份證去登記住宿,結果被服務員一眼認出,你猜到底哪里出現問題?
四、總結與提高
1、我們說了這么多關于身份證的知識,你們知道身份證有哪些作用嗎?
2、(大屏幕出示)溫馨提示
身份證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定個人身份證件,將來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不要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3、昨天,橫沿村的一個老奶奶告訴我,讓我幫她找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學生,她知道這個同學是我們學校的,校徽上寫著5125,我們該怎樣找到這位學生呢?
4、 請你給自己設計一個編碼。
5、 讀一篇短文:《假如生活中沒有編碼》
《數字與編碼》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身份證的一些常識及其編碼的科學性,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編碼、應用編碼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探究編碼的特點,學會數字和編碼的基本方法。
活動準備:
自制cai課件、卡片、記錄單、設計單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像,引入新課
播放三段錄像,分別是:購買彩票選號的情景;打電話撥號的情景;寫信封上的郵政編碼的情景。
師:從剛才的幾個錄像片段中,你能發現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嗎?
生:都用了數字、編碼……
師:今天張老師就和大家一塊兒來學習關于數字和編碼的知識。
揭題板書:《數字與編碼》。
二、出示材料,反饋信息
師:昨天老師布置大家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和調查了一些身份證號碼,誰愿意來說一說?請學生匯報調查了哪些人的身份證號碼。
學生自由發言。
讓學生自己上臺在電腦上輸入調查來的身份證號碼并進行簡單的介紹,對學生踴躍參加實踐活動提出表揚。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號碼的位數相同嗎?
生:有的是15位,有的是18位。
板書:18位、15位。
三、分組討論,探索規律
1.請同學們分組交流課前了解到的關于身份證編碼的知識。(課件配樂)
2.師:老師也帶來了我兩個好朋友的身份證號,貼卡片。
360102760216232 130601197211083652
各組同學匯報了解的有關身份證編碼知識,教師穿插提問,并相機板書。
(1)身份證號碼有18位和15位之分。為什么有兩種?以后要不要統一?
(2)前兩個數字表示省份。(如36代表江西省。)你還知道別的省的代碼嗎?
(3)第3.4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所在的城市。(如01表示南昌市。)
(4)第5.6位上的兩個數字表示戶籍所在的縣(區)。
(5)第7—12(或新號碼的7—14)位上的數字表示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
提問:為什么7月用07表示而不直接用7呢?
(6)年、月、日后面的兩個數字表示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
(7)老身份證的第15位、新身份證的第17位表示某人的性別。(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
師:老師也了解了一些關于身份證號碼的知識,派出所的戶籍管理人員告訴我:新版身份證的最后一個數字是個人信息碼,有的也用x表示。
3.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調查討論和小組合作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身份證的信息,張老師也由衷的佩服大家。
4.師:根據這些規律,誰能說說剛才同學上臺輸入的這些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一些什么信息?多讓幾個學生試試,及時表揚。
師:身份證號碼要表達的意思既然可以用文字表達,那為什么還要用數碼來表示?與學生共同探討,總結出編碼的優越性和科學性。
師:這么幾個簡簡單單的數字就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的簡明、科學,這也就是編碼的優越性。
5.情境1:張老師的身份證
課件出示老師的身份證號碼:360102820531333,請學生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關于張老師的信息?多讓幾個學生試試。
6.情境2:小馬虎的難題
(課件:我是“小馬虎”,在課前我也收集了一些身份證號碼,我收集的是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嗯……現在我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們能幫幫我嗎?)
師:“小馬虎”在課前收集了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課件出示:
360103197012210412 320623450607331
320623440101040 360102197209280161
同桌討論,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
師:謝謝大家幫小馬虎解決了這個難題,你們真了不起!張老師也為我們大家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的這種品質感動。我先代表小馬虎謝謝大家!
7.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二條之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身份證是我們每個同學將來都會擁有和面對的實際問題,我們長大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身份證。
a、你長大后身份證號碼可能是多少?(編寫后在組內交流)
b、學生上臺匯報,說說自己這樣編的理由。
c、下位和給你的小伙伴或者老師匯報。
教師可告訴學生:其實在戶口簿上就有我們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讓學生回家以后進行驗證。
8.師:我們說了這么多關于身份證的知識,那么身份證到底有什么用?
學生回答。(如:登機、貸款、開戶、更改戶籍資料等等。)
教育學生:身份證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定個人身份證件,將來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不要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9.師:還有哪些編碼也需要保密的?教育學生對密碼要進行保密,并結合課件向學生簡單地介紹銀行1米線的有關知識。
四、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1.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運用數字編碼的例子。(電話號碼、車輛號碼、郵政編碼、商品編碼、學號、報刊雜志的刊號等等。)
2.數字編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編碼有許多學問,用到許多數學知識,課件展示一組圖片(郵編、門牌、公交站牌、國內統一刊號、車牌號等),學生可以一邊大聲說出哪里運用了數字編碼的知識。
3.師:感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自行研究,成立編碼研究小組,如果需要的話,我也非常樂意加入你們的行列,成為一名編碼研究員。
五、運用編碼,設計學號
1.師:其實,在我們班上每個同學都有一個自己的編號,這也是我們身邊的編碼,那是什么?
生:學號。
師:如果我還想從這個號碼中知道每個同學的性別,那怎么辦呢?
引導學生得出:加一位性別代碼。
2:小小設計師:
師:這樣的學號在我們班夠了,如果放在整個學校中使用,你覺得怎么樣?下面我們進行一個“小小設計師”的評比,請大家運用所學的數字編碼知識,以小組為單位,給全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看誰編寫的學號既能盡可能多的反映出這個同學的信息,又科學合理!好,開始你們的設計吧!
課件配樂,教師巡視。
3.成果大展示
以組為單位上臺匯報時,讓他們說說設計意圖,再提問:怎樣設計學號能體現出是男生還是女生?怎樣設計學號才能保證學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不變?
引導其他同學對上臺匯報的各種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同時把優秀的設計方案張貼到黑板上。
4.頒發小小設計師上崗證。(配樂)
5.課件調出一張該班某學生的學籍表,介紹學校現行學籍編碼。
6.小結:大家真能干!在短短的時間里就給全校同學編了一個學號,而且反映出了這么多的信息,老師一定把你們的這些好建議、好做法轉告給校長,以后如果需要重新給每個同學設計學號的時候一定采納大家的這些方法和建議,你們樂意嗎?說不準到時候還要請大家回母校幫忙呢!
六、活動小結,拓展訓練
1.學生暢談這次實踐活動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表現給予評價。
2.師:(課件出示申奧成功的圖片)這是什么時候的場面?
申奧成功了,我們贏了,到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都將聚焦我們的首都――北京!這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驕傲!
那我們又能為奧運做些什么呢?
3.師:最近組委會發來了一份方案征集啟示。誰來讀一讀?
(組委會的方案征集啟示:為所有運動員編號,要求根據這些編號我們能準確地看出這名隊員的性別、國家和參賽項目。)
4.師:請大家課后成立奧運志愿者小組,試著為運動員編號,去繼續研究編碼的規律,然后把我們的發現公布在我們學校的網站上,好嗎? (課件出示學校網站的班級鏈接頁面)
相信我們所有的同學都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爭當北京奧運的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