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小攝影師
3. 小攝影師
一、教學要求
(一)引導學生體會高爾基關心、愛護少年兒童的真摯情感,教育學生尊敬、熱愛對祖國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們。
(二)認識本課 13個生字,理解“明媚、擺弄、吩咐、轉告”等詞語,要求掌握的字詞要逐步學會運用。會用“突然”造句。
(三)初步學會讀以人物對話為主的文章,并能復述故事。
二、教學重點
表現高爾基熱愛孩子的詞句段。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 新課;范讀課文,自讀課文,讀后討論;教學生字詞,寫字。
第二課時:復習生字,學習課文第一、二段。
第三課時:學習課文第三、四段;指導朗讀;復述課文;鞏固練習。
四、教具準備
高爾基的畫片、膠卷。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及介紹高爾基:你們知道高爾基嗎?(板書:高爾基(j9),教學“基”)高爾基,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前蘇聯領袖列寧曾稱贊過他。世界人民敬愛他,連小孩子也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是他說的。他非常熱愛孩子,《小攝影師》(板書課題)寫的就是高爾基關心、愛護少年兒童的生動故事。
(二)結合教學第一組生字。
攝(sh8)影師 (突出“攝”的字形分析,讀準字音。)
膠卷(ji1o ju3n) (突出“卷”的字形分析;出示實物。)
記者(zh7) 報社、雜志社采訪寫文章的人。
雜(z2)志社(sh8) (聯系兒童生活經驗解釋。)
(三)范讀課文。
(四)讀后討論,弄清故事梗概。
1.課文中寫了哪些人?(結合教學:秘(m@)書)誰是主要人物?你喜歡誰?
2.故事寫一件什么事?(提示:小男孩要給高爾基做什么?高爾基同意了嗎?結果怎樣?)
(五)自學課文,注意課文先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六)復習第一組生字,教學第二組生字。
第一組:高爾基(j9)秘(m@)書雜(z2)志社(sh8)記者(zh7)
攝(sh8)影師膠(ji1o)卷(ju3n)
第二組:貼(ti5)(動作演示,重點讀準字音。)
突(t&)然:事先沒預料到的,一下子發生了。(提示是“穴”頭)
吩咐(f5nf)):交代別人要做的事或應注意的事。
側(c8)過臉:(動作演示。舉例:側過身子、側面)
(七)指導寫字。
高爾基 突然 照相 貼在 吩咐 攝影師 側過 膠卷 秘書 記者雜志社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課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一開頭要告訴讀者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還要告訴讀者故事中的人物和事情。
板書: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2.你們讀讀課文想想,故事有沒有把這四點說清楚。
3.結合學生回答交代清楚:
故事發生在1928年夏天,離現在已經60多年了。地點是在列寧格勒,是前蘇聯一個大城市。當時高爾基就住在列寧格勒。人物是高爾基和小男孩。事情:小男孩要給高爾基拍照。
4.指點:以后讀故事,先要弄清這四方面的內容,這樣故事就比較容易讀懂。
5.描述:一個夏天的早晨,陽光是這樣地明媚。(明媚:景色鮮明好看。舉例:我們常常說“春光明媚”,也可以說“明媚的春光”)在這美好的早晨,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正坐在窗口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想一想,這里為什么用“突然”?故事就從這兒發生了。
6.指名朗讀紙條上的內容。
你們看這張紙條寫得好不好,好在哪兒?(稱呼很有禮貌,后面用的“您”;介紹了自己的身分;說清楚來意;主動答應條件。)
齊讀小男孩寫在紙條上的話。
7.這紙條是誰寫的?高爾基從窗口向外望去,看見了一個小男孩,他是什么樣兒的?誰能描述一下?
8.下面用3個小節寫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老師和同學分角色讀。
9.講清對話形式,并讓學生注意標點符號的使用。
①用得比較多的形式是:______說:“_______。”
②緊接著上面的人說話,往往把說的話寫在前面,把誰說的放在后面,例如:
“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
“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高爾基說。
③還有一種對話,中間有停頓,或插進人物的動作描寫,或插進人物說話時神情的描寫,就把這些描寫放在中間,把說的話分別寫在前面和后面,例如:
“是的。”小男孩站起來,鞠了個躬。“請讓我進去吧!”
④男女生對讀,老師讀敘述的話。
10.小結:小男孩要給高爾基照相,高爾基同意了。
(三)學習第六至第九自然段。
1.自讀課文,注意弄清下面的問題:
①小男孩進來后,怎么給高爾基照相?
②高爾基怎么讓小男孩照相?
2.現在請誰來做小攝影師,老師做高爾基,你們怎么給高爾基照相?
“仔細打量”眼神應該怎樣?(結合解釋“打量”,上下仔細地看)
小男孩擺弄了很久,他怎么“擺弄”?(結合解釋“擺弄”。他可能舉起鏡頭看看,再調照相機;再舉起鏡頭看看,……)“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小男孩怎么樣?(因為能給高爾基照相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小男孩非常認真地對待。)
當高爾基側過臉,對著小男孩微笑時,小男孩應該做什么動作?(表演按快門,拍下這張微笑著的高爾基的照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小男孩哭了。這個舉動高爾基沒有想到,因此在這兒用了一個什么詞?(“突然”)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男孩為什么哭了?誰來讀讀小男孩的話?
3.表情朗讀課文,表演。
①同座練習分角色讀。
②同座練習分角色表演。
③指名分角色表演。
小結:高爾基讓小男孩照相,但因小男孩忘了帶膠卷而沒拍成。
第三課時
(一)學習第十至十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高爾基知道小男孩把膠卷忘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從他“趕緊”站起來,“大聲喊”我們可以想象高爾基怎么為孩子著想。讀高爾基大聲喊的話,把那種急切的、竭力想成全孩子的心情讀出來。
3.從哪些詞里我們感到小男孩的難過、著急?(“已經”“跑出去”“哭著”“跳上”)
4.齊讀這部分課文,體會人物心情,讀出相應的語氣。
小結:小男孩把膠卷忘在家里,趕緊跑了出去。
(二)學習第十二至十五自然段。
2.思考:為什么高爾基不見雜志社的記者,卻希望小男孩再來?(高爾基工作忙,沒時間接待記者,但是高爾基熱愛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讓孩子失望,努力幫助孩子做成自己想做的有益的事。)
3.小結:高爾基希望小攝影師再來。
(三)指導朗讀人物對話。
1.根據人物身分,讀出相應的速度和語調。
高爾基,成人,偉大的文學家,說話速度應慢些,穩重些。他熱愛孩子,與小男孩的談話要顯得特別親切,還要根據標點符號,讀出不同的語氣。
舉例①:
“是你扔的紙團嗎?”要讀出親切的、詢問的語氣。
“你怎么了?”要讀出非常關切的語氣。
“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聲音要加大,讀出急切的、熱烈的語氣。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第一句語調很平靜。第二句則表現出對小男孩的惦念,語氣非常懇切,表現出盼著小男孩回來。)
教師邊指導,邊示范,邊引導學生練習讀。
舉例②:
“是的。”“請讓我進去吧!”
(表現急切的愿望,語速快。)
“一切準備停當。”讀出非常高興、天真的語氣。
“我把膠卷忘在家里了。”傷心懊惱、邊哭邊說。
讓學生自己練習,再指名讀。
2.分角色朗讀。練習復述。
3.評議。
(四)課堂練習。
用“突然”造句。
(五)作業 。
讀寫詞語。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