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攝影師》教學反思
針對這樣的一個情況,我進行了反思,當我在讓一部分學生進行表演時,其他同學的任務是什么?他們該在這個觀賞的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呢?課堂上,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別人在發言的時候,要學會傾聽,別人在表演的時候要學會欣賞,并從中找到閃光點和不足。作為教師的我,應及時給他們安排好任務,讓他們知道這個觀看不是一笑了之就行了,而是親身參與,幫助點評,幫助改正。雖然這樣的一次表演經歷并不成功,但是我并不放棄這樣的一個學習形式,還因為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于是我總是在課堂上有意無意地尋找一個讓學生自主表演,自主創新的機會。
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語文《小攝影師》一課時,通過有感情的讀、繪聲繪色地講、設身處地地演等多種形式的理解體驗,使學生感受到高爾基這樣一位十分有聲望的大作家,對少年兒童的關愛,同時也為"小攝影師"失去了自己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攝影機會(他忘記帶膠卷了)而感到惋惜。在基本上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文本給我們創設的情境中,我給了學生一個熟悉文本、進一步了解高爾基的途徑:
一、整體感知時,現境激情
在我發現我們的學生對于表演課本劇有著濃厚的興趣后,而且有這樣一個契機讓他們通過自己對課本的領悟,進行內化后表演給大家看,同學們自然是熱情極高。我準備了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表演,先是四人小組自主表演,然后推薦幾組不錯的上臺表演,相機理解幾個重點詞句,如“擺弄、吩咐”等,更深刻地理解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
在表演的時候,我原本只是想讓學生能夠脫離課本,并有幾個簡單的動作,因為我們班的學生課堂紀律不好,上課聽課的習慣也沒有,所以要讓他們主動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課上是很不容易的,為了讓語文課變的有趣,我就想用這樣的一個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那些平時不怎么聽課的學生也能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感知課文的內容,從而讓他們愛上語文課,這個也是我一直以來最想改善的。但在表演的過程中,我卻驚奇地發現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學生扮演小男孩,他先是在窗口那里徘徊,探著腦袋往里看,而扮演高爾基的學生則坐在教室里,手拿報紙聚精會神地看著。這個時候,突然從窗外飛進來一個紙團,高爾基連忙拾起紙團打開一看,這個時候,由旁白在旁邊念紙團上寫的內容,我覺得這個也是一種學生集體智慧的閃現。接著,高爾基向窗外望去,對蹲在路邊的小男孩說道,我讓他們放你進來。等小男孩進來后,擺弄了很久正準備拍照時,才發現自己的膠卷忘記帶了,與剛進來時的興奮和激動形成鮮明對比,然后扭身就走,高爾基沖到窗戶旁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而男孩已經飛奔而去。表演到這里嘎然而止。
二、學生融情時,及時點撥
吸取了上次的失敗教訓,我在表演開始前,就指派給了他們幾個任務:
1、當評委,選出你認為表演得最好的小組。
2、當導演,你覺得哪里表演的好,哪里不好,可以怎么改。
3、當觀眾,發現在欣賞的同時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表演過后,我問了學生幾個問題,讓他們幫我解答我的困惑
1、“鞠躬”、“打量”、“擺弄”、“趕緊站起來”等詞中,你看到了什么?
2、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