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情傾聽,放懷表達——《聽聽,秋的聲音》教學設計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教材簡介】
《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現代詩,是一篇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從秋天所特有的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設計理念】
以“秋天是一個遼闊的音樂廳”為情境,以朗讀為抓手,對教材進行提煉、取舍。確定兩個教學支點:1、秋的聲音是什么?2秋的聲音在哪里?實施板塊研讀,感悟濃濃的秋情。在“以讀為本”的基礎上,進行多方整合,實現讀思整合、讀寫整合、語文和音樂的整合,最終實現語文和生活的融合!
【教學流程】
生活導入:
同學們,每年的金秋時節(也就是這個時候)對于我們桐鄉人民來說有一個重大的節日,你們知道嗎?(菊花節)
(播放菊花的圖片)秋天的菊花五彩繽紛,所以有人說秋天是一幅畫!不過有位詩人卻說,秋天不僅是一幅美麗的畫,它還是一座遼闊的音樂廳!他在這座音樂廳里聽到了許多美妙的聲音,你們想聽嗎?揭示課題:《聽聽,秋的聲音》。
一、初讀體驗
1、聽錄音
你聽到的秋的聲音是什么?(刷刷、蛐蛐)
2、找出相關的小節,把自己當作里面的角色讀讀。
二、品讀想象
(一)第一小節典型引路
1、指名讀第一小節,體驗、評讀。
2、比較讀
a大樹被風吹動,“刷刷”,是黃葉落下來的聲音。
b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
分組朗讀,交流體會。
3、齊讀第一小節,進一步體會詩的語言。
(二)第二小節體驗遷移
指名讀第二小節
學生體驗:你們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了一只怎么樣的蟋蟀?你來讀讀。
(三)第三小節激發想象
師:秋的聲音是黃葉的“刷刷”聲,是蟋蟀的“蛐蛐”聲,秋的聲音還是——(齊讀第三小節)
師:大雁已經在這里度過了春、夏、秋,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它最放心不下誰?它又會反復地交代些什么呢?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
集體反饋,相機品讀。
三、讀讀寫寫
引讀第五小節
師: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秋的聲音。(課件補充秋天特征的畫面,配輕音樂和教師的朗誦)
同學們,你們的心中一定有許多秋的聲音,是嗎?請你模仿一、二小節的形式,用詩的語言把它記錄下來好嗎?
聽聽,
秋的聲音,
“ ”,
。
學生練筆
交流,相機補充板書。
讀讀板書上的“聲音”,“秋天是一幅畫,秋天的一首詩,讀了同學們的創造,你覺得秋天它還是 !
讀到這里,我們可以自豪地說:
“聽聽,我們聽到了秋的聲音。”
回歸生活
同學們,明天就是菊花節的開幕式。讓我們走出課堂,走向菊海,去盡情地傾聽秋的聲音!
【板書設計】
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