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評課稿
總體來說,俞老師的這堂課有讓我學習的地方,也有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借鑒,改進。
花鐘評課
朱紅燕
俞艇老師執教的《花鐘》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主要教學了第一、二自然段。在教學中,俞老師教態大方、自然、得體,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會感到有壓力,能夠暢所欲言。
俞老師對字詞的教學非常到位,運用了各種形式。如根據字典中的意思進行選擇,利用圖象等,學生能在課堂上扎扎實實地進行字詞的掌握,這個環節把握得非常好。
當然,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動力,興趣得到激發,教學效果將會得到提高。在教學中,俞老師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多媒體操作帶領學生走進花的世界,有了具體、鮮明的形象,能給學生真切、直觀、具體形象的感覺。運用多媒體操作,美麗的花卉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審美中,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而當學生還沉浸在美的感染中時,俞老師趁機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體驗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對各種花兒開放所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學會感受祖國豐富的語言文字,也同時學會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能表達相同的內容。
俞老師也比較注重學生寫的訓練。在教學中,除了課文中出現的這些花外,俞老師又出示了5種花,趁熱打鐵讓學生進行仿寫,這種仿寫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之后,學生的回答也讓我們看到了學生在學著用,有些仿出了味道,有些雖然還比較稚嫩,但可以看到他們的進步。如果經常仿寫,學生作文水平定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