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鐘教學設計與反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意圖基本得到體現:
一、讀中悟
《花鐘》第一段的描寫尤其美。所以,在教學中,著重于學生體會到各種花的美,并讀出這種美。通過兩種句式的表達,學生體會到同一意思的不同表達方式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這樣就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既而提出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花朵開放的樣子”,朗讀自己喜歡的花的句子,鼓勵學生帶著自己的想象和動作讀。
二、適當的運用多媒體
語文課姓“語”,有著自己的學科特點,“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必須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確,恰如其分的情境布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信息知識……構成了一個美侖美奐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信息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導入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見識一下現實生活中的花鐘;認識各種花;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
三、給學生提供“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可以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角色變成小喇叭;可以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可以通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老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
四、注重學法的指導
本課中寫到的花很多,那我們學生當然要認識這些花,但這不是重點,因為不是常識課,那如何既能讓學生對花有所了解,又不失語文課的本色?這在課設計之初就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我以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體悟為抓手,通過①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②讀本課的生字新詞③讓學生說說這些詞語中哪一些可以用來描寫花,你知道它寫出了花的什么?(其中有一些同學可能找不準,就可以讓他們到課文里找一找,這個詞語在哪句話中,讀一讀看,這個詞是在說什么?適時的提醒同學,當我沒法知道一個詞的意思時,可以把它放進句子里去讀一讀,很多時候我們就會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④通過同一個意思可以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達的比較,進而讓學生進一步嘗試幫午時花與夜來香也來變變美這樣一個由讀到說到嘗試運用的過程,雖然不是很新穎,但我覺得比較適合學生理解這篇課文,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理解一個詞語,如何去讀一篇文章。
本課的不足之處有很多,如施教過程中,曾有學生說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他把薔薇說得很美,美在把薔薇比作了笑臉。在學生的理解水平說把薔薇比作了笑臉未嘗不可,但是從老師的經驗來說這就是錯誤的,因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擬人句,那這就要想是不是需要把這個修辭手法告訴學生呢?如果不告訴那萬一考試時碰到又怎么應對呢?告訴吧,以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能接受嗎?猶豫不決,課堂時間可是有限的,只有含糊其辭課后再說。
不足之二:每次提出的問題有一定難度之時,學生們就睜大眼睛看著我,其時我心里也急呀,于是乎急著想給學生一些啟發,急著想看到學生舉手,話不知不覺就多了起來,于是乎學生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少了許多,他們只是圍著我的思路在轉,思維空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得到的答案也就單一了許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而且是非常要不得的,以后即使冷場也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