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說課
一、說教材《給予樹》人教版第五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整一個單元課文的基調是“愛”,而《給予樹》就是其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圣誕節前夕,金吉婭用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同時也揭示了“給予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優秀品德”的人生道理。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 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
2、用心體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上下文,學習金吉婭的話和母親心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體貼之意。
《給予樹》這篇課文的主旨在于在深入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使學生受到愛的教育。教育實質就是塑造學生的靈魂和思想,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把體會金吉婭的“愛”作為了情感目標。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興高采烈、沉默不語”等重點詞語的理解,以及人物的感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的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金吉婭無私給予的仁愛之心。
這篇文章的文本價值就是讓學生從金吉婭對別人的關愛中受到愛的教育,讓這種愛在孩子的成長中一直影響他。而課文的最后一句話,在理解上確實有點難度,離孩子的生活有一點點的距離,于是把它作為了教學難點。
四、設計理念
《給予樹》這篇課文以“愛”為線索,突出體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抓住“愛”進行教學。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重點語句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利用感悟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同時,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使學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五、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1、情境導入法:過年是孩子盼望的日子,從春節說起,創設情境,先讓孩子們說說春節,他們一定會有興趣的。再拿圣誕節和我們的春節做比較,孩子們更有求知的欲望了。
2、讀思議結合:這個故事不僅需要學生朗讀體會,還要求學生思考,比如金吉婭買了洋娃娃送給陌生女孩,對自己會有什么影響,又如媽媽的心情前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等等.采用讀思議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受.
教學要簡單而細致,經過適當點撥,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通過閱讀體會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認識金吉婭的付出和作出的選擇是屬于一種犧牲自我的關心別人的行為。
(二)說學法:
設計教學時,我以情感為主線。以“愛”貫穿始終,通過品讀詞語對文章中的語言文字進行理解、積累。通過師生、生生等多種形式的對話來發掘文章的情感內涵。
學生的學法準備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