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板書課題:
掌聲 2、初讀課文:
(課件出示英子的兩張照片。)
這是本課的主人公──英子不同時期的兩張照片,第一張展現的是過去的英子。第二張展現的是現在的英子,仔細看看這兩張照片,讀讀課文,你能聯系課文說說,過去的英子是怎么樣的英子?現在的英子是怎么樣的英子嗎?你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的?生找到第一、四小節。
點評:通過圖片,讓學生有興趣自己讀課文。在讀課文的同時,學生也會根據圖片,自己對比閱讀找出第一、四小節。
3、精讀課文:
⑴ 對比分析第一、四自然段:
生找到課文的第一和第四小節。
(課件出示第一小節。)
那時的英子是怎么樣的英子?
你能不能再去讀讀課文的第一小節走進英子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一下那時的英子是怎么樣的英子。
(生再讀課文。)
點評:學生開始讀文感悟不深,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教師通過話語讓學生知道要再讀課文去體會深層含義。
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⑵ 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生說到,師板書:
師提問小兒麻痹癥是什么病?生介紹小兒麻痹癥,教師課件出示。
點評:指導學生讀課文要輕重緩急,抓住重點詞語,讀出心情、語氣。
(課件出示第四小節的文字。)
師提問:讀讀這一小節,這時的英子又是怎么樣的英子呢?
師板書:
快樂 生讀,讀出快樂的語氣。
生齊讀第一、四小節,對比讀。
點評:整體對比閱讀,感受英子掌聲前后的不同變化。為提出疑問作鋪墊。
2、分析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看了不同時期英子的照片,感受了英子不同的心情,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會質疑為什么憂郁的英子變得快樂了?
師在黑板上打下問號提醒學生注意讓學生讀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來找找原因。(同學們的兩次掌聲。)
引導學生簡單地復述這個故事。
點評:三年級要求能夠在讀懂的基礎上做簡單的復述。本課以第三人稱寫,文字比較簡單,易懂,容易復述。
在課文中找出描寫兩次掌聲的句子:
生劃句子,讀句子:
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分析在第一次同學們給英子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說再讓他們找找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英子很自卑。)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我從這句話中體會。
(英子下不了決定,她在猶豫該不該上去,同時我感受到她的內心很痛苦,很自卑。)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