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樹》教學設計13
2、品讀第4自然段:
師:我們通過金吉婭“沉默不語”的外表走進了她的內心世界,感受到她的心里想著家人,體貼家人。這么體貼,為什么只給家人買了棒棒糖?讓我們再來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并劃出相關的句子。
重點出示: “我的錢就……只夠買這些棒棒糖了。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沒有!薄
。ü室馍佟笆裁炊肌比,使學生體會那個小女孩的一無所有。)
、拧≌f話:那個小女孩沒有……沒有……沒有……(禮物、鮮花、歡樂、愛……)
、啤±首x。
⑶ 師:多么可憐的小女孩,在圣誕節前夕什么都沒有。如果你就是金吉婭,你來到這棵掛滿心愿卡的樹前,會說什么?(學生自由說話──師生情景對話)
師:孩子,我們家并不寬裕,這點錢是讓她幫哥哥姐姐實現愿望的。
生:……
師:金吉婭,這是媽媽辛辛苦苦才攢下的錢,你該為自家人買禮物的呀。
生:……
師:孩子,哥哥姐姐都給你買了禮物,你卻要為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花錢,值得嗎?你可要想清楚啊!
生:……
師:孩子,你是多么善良,多么仁愛,多么體貼,多么富有同情心!
⑷ 出示:
學生齊讀。
、伞∧莻陌生的小女孩收到的僅僅是一個洋娃娃嗎?
。ㄕf話:不僅……還有……還有……還有……還有……)
⑹ 再次齊讀“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四、想象說話、寫話
1、如果金吉婭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會對她說什么?
2、那個陌生的小女孩會怎樣表達對金吉婭的謝意?
盡量用上以下詞語:如愿以償、善良、體貼、仁愛、同情、不僅……還……
讓孩子們在語境中學習遷移詞語,這是這個設計的一大亮點。詞語教學的最高境界是“表現”。表現,是人固有的言語生命的欲求,作為教師,要喚醒、順應、和養護這種欲求。學生學習詞語,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層面,更重要的目標是指向于“言語表現”,缺乏表現力度的詞語,是沒有生命力的僵死符號。因此,教學詞語,要結合課文內容,創設“語用”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寫話說話,在說和寫的訓練中,讓詞語在表現中最大限度地增殖。這樣,學生大腦中的“消極詞匯”能很快地轉化為“積極詞匯”,這樣的詞語,才是有效度的詞語。王老師讓孩子們借助這些詞語來抒發情感,則將詞語教學提升到了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