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課堂教學實錄
師:什么叫結結實實? 板書:結結實實
生讀: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師:課文中有幅插圖,就是寫那個人把牢補得結結實實的。看看這幅圖,哪個是養羊的人?用自己的語言把圖的意思表達出來。
(指名1人反饋)
師:能不能說得具體些,旁邊站的是街坊鄰居,他們會說些什么?
生:……..
生:你真活該……
師:這個鄰居也太兇了。(學生笑)
生:現在羊丟了,你吃虧了吧?
師:吃虧了,當然吃虧了,已經丟了一只羊了。
師:那么這個養羊的人又會說些什么?
生:……
生:……
師:是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找出課文描寫鄰居好言相勸的句子,同桌扮演角色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
反饋:一組同桌扮演
師:這街坊就是指什么?請問鄰居,養羊人丟了羊,你替他感到——?(口語交際)
生:我替他難受,著急。
師:聽你剛才的朗讀就明白你很著急。
師:請問牧羊人,你當初覺得怎樣。
生:丟了就丟了唄。(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眾學生笑)
再請學生分角色讀
第二組同桌扮演分角色讀(學生興致很高)
師:女士優先,你先選角色。
指名分角色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師引讀:因為他不聽勸告,所以第二天早上—— 生接讀:他去放羊,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從窟窿鉆進去,把羊叼走了。
師:如果養羊人繼續不聽勸告,結果會怎么樣?
生:羊可能就沒了。
師:損失慘重。幸好那個人補上羊圈。(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現在誰能把這個故事連起來說一說,可以用黑板上的詞語說。(指名2人說)
師評價:你說得很具體,還用上了“結結實實”。
師:你能用自己的語言加以組織,非常了不起,祝賀你。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出自何處?我給你們講個故事:
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師:這個故事實際上不是講羊真的丟了才補牢,它想告訴我們的是?
生:“亡羊”就是失去了一樣東西。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生:做錯了更要去彌補。
師板書:發現問題 及時補救。
師:是啊,發現問題,及時補救,還來得及,所以原句就是“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板書: 而 未為遲也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類似“亡羊補牢”的事嗎?可以是自己身上發生的,也可以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
指名說
生1:一個朋友養了一只小白鼠,因為小白鼠做錯事,朋友決定一個月不給它飯吃。我勸朋友給它飯吃,朋友不聽了。過了幾天,朋友終于給它喂食了,小白鼠這才沒有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