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寓言兩則(亡羊補牢 南轅北轍)
課件片段說明(動畫展示) 北▲
結果:離楚國越來越遠
南 ▼ (楚國)
3、 引申闡發道理
(1)總結故事內容 ,復述故事。
(2)講說道理,理解“南轅北轍”詞義。
本來要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結合實際、課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訴我們做事要明確方向,如果方向錯了,無論條件多好,也不能到達目的。
四、興趣表演、加深理解
1、 自由閱讀,指名復述。
2、 小組結合,導演故事。
(1)分擔角色
(2)人物語言、動作、表情
3、總結小評,啟發教育。
做事要明確方向不能背道而馳。 聽取別人善意的意見。
五、作業布置
1、把《南轅北轍》故事講給別人聽。
2、根據自己學文體會,寫讀后感。
教學反思:
“平等和創新”乃是我們進行語文課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標之一。筆者以為,要想達到平等和創新的理想境界,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上善待學生的一言一行,真正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并實現教師自身由居高臨下的知識傳授者到平等對話中的首席的角色轉變,努力使平等和創新成為課堂的主旋律,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課堂教學中,教學契機稍縱即逝,需要我們敏銳地去把握。有時我們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會還我們一個驚喜。在教學《南轅北轍》一課時,當問到那人是否能夠到達楚國時,我們班司文帥同學,說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答案,我班同學一陣哄堂大笑,我沒有制止,而是請他說明原因,當他從地理的角度來說明問題時,班里沒有人笑了,這就是學生在學習中,對各科知識的一個整合,是學生進行思考后的結果,應該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