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介紹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發明經過的科學故事,文章寫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從生活中的一個偶然發現中受到啟發,通過反復試驗,最終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從而說明任何發明創造都來源于實踐的道理。
教學中,我重點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在讀中學習和積累語言;二是弄清聽診器發明的過程。重點抓住第二自然段進行指導朗讀,感悟,最后進行寫字指導,造句練習,說話練習和實踐活動。這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學們都能復述課文,還有很多學生說起自己的小發明還很頭頭是道呢!
教學這一課,感覺將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主要是教學每一自然段所用的方法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同時設計的練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處于思維變化的過程中,學生不知道下一步老師會怎么安排學習,充滿了期待,自然常常開小差的學生也能較持久地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同時每種設計緊緊圍繞語文的訓練進行,每一步學習都要求讓學生動動手,動動腦,動動口。學生想開小差都沒時間。可見,在今后的教學中,學習設計十分重要。要變單一的幾人對話為全體學生的綜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