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學設計
小結:情由景生,景由情起。詩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就是這首詩歌的魅力所在。
四、品詩味,解詩境,再感愁緒。
1、練習:詩人看到()()()()()(),聽到了()()。表達了詩人()的情感。
2、再讀詩歌。想一想,怎樣讀?(語速要慢,讀出詩人的愁緒)
五、拓展練習,學習解讀詩歌意境。
a) 練習背誦,看誰能快速背誦詩歌?(小組競賽)
b) 欣賞《濤聲依舊》。在歌聲中練習寫下《楓橋夜泊》全詩。
c) 欣賞以下幾首詩。(附后)
這幾首詩歌都是描寫愁的,讀讀詩歌,,想想詩歌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愁緒?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一)《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二)鄉愁(余光中——中國臺灣著名詩人)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三)回鄉偶書二首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